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人文主义地理学
    •   ( 219 条评论 )
    • 大卫?利雷David Ley) /2023-05-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当代地理学发展过程中,人文主义地理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从综合的角度集中解释这一人文主义方法的尝试。本书集合了该领域权威作者的作品,全方位、全角度地阐释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各个方面。

    • ¥103.5 ¥138 折扣:7.5折
    • 这里是中国精美珍藏礼盒(套装共3册)豪华首刷版 赠5张精美明信片和1个“华夏文明”帆布袋 礼赠佳品新年礼盒礼品书 星球研
    •   ( 40 条评论 )
    • 星球研究所 /2020-01-01/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这是一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精美图书知识礼盒。 “这里是中国”系列紧紧围绕“中国”这个主题,由星球研究所历时多年打造。它从地理的视角出发,书写中国的地理变迁,从人文的角度,书写中国人的智慧创造。《这里是中国》从空间的角度,讲述中国广阔地域和自然之美;《这里是中国2》从时间的角度,讲述百年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这里是中国3》从文明的角度,悉数华夏大地上的城池家园、智慧创造与人文精神。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到处是景致,处处有故事。这套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山河,让我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 ¥429 ¥599 折扣:7.2折
    • 肯尼亚国家地理
    •   ( 36 条评论 )
    • 沈镭 /2019-11-01/ 科学出版社
    • 《肯尼亚国家地理》系统分析肯尼亚地理区位和行政区划演进、民族与人口特征及自然地理条件,深入探讨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外贸易与投资、农业开发及其综合区划、政治体制与对外关系、军事与国防政策等多方面国情,充分描述肯尼亚国家地理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中肯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情况,为中国制定对肯尼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开展相关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 ¥171.4 ¥238 折扣:7.2折
    • 中国湖泊调查报告
    •   ( 133 条评论 )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24-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湖泊水质、水量和生物资源调查”工作基础上,并适当参考以往文献数据编写而成。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中国主要湖区概况,分别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云贵高原,以及蒙新与青藏高原湖区对中国湖泊分布、水量、水质和生物资源的现状 进行了概述;下篇是各个湖区面积大于10km2的主要湖泊水文、生物和水质等调查数据所反映的分区湖泊现状。最后在附录中列出了中国2693个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名录及其基本属性信息。 本书较为系统地展示了我国主要大型淡水湖泊现状,对我国湖泊学研究、湖泊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撑价值。

    • ¥187.2 ¥260 折扣:7.2折
    • 深渊科学——地质、环境与生命新前沿
    •   ( 62 条评论 )
    • 彭晓彤等 /2023-06-01/ 科学出版社
    • 深渊,又称海斗深渊或超深渊,专指海洋中深度大于6000m的海沟和断裂带区域。受探测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目前对深渊区域的了解十分有限,它代表了海洋科学中最后的前沿领域之一。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深渊科学专业书籍,在介绍深渊基础知识的同时,阐述了深渊背景下奇特的地质、环境和生命现象,以及发生的过程及机制。

    • ¥121 ¥168 折扣:7.2折
    • 中国边疆地理
    •   ( 40 条评论 )
    • 张耀光等 /2020-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五篇24章。*篇中国海疆自然地理概况与自然资源,阐述了中国近海特征、海岸带与大陆架、岛屿以及中国海疆自然资源等;第二篇中国可管辖海域与海洋权益的维护,论述了中国可管辖海域的地理格局、中国历史上海疆与海权、中国海疆权益的维护等;第三篇中国海岛行政建制与人口,阐明了中国海岛的行政建制与沿革、海岛人口等;第四篇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产业,探讨了中国海洋经济、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海盐业、造船工业、港口与港口布局、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沿海省区的海洋经济;第五篇中国海岛经济,包括海岛经济的发展与产业布局,以及台湾、海南、香港、澳门等海岛省份与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与布局等。

    • ¥260 ¥360 折扣:7.2折
    • 中国经济地理
    •   ( 54 条评论 )
    • 吴传钧 /2018-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钧主编。全书分全国总论和区域分论两篇共22章。与以往经济地理教科书按传统国民经济各部门论述的形式所不同的是,本书总论部分着重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带有全国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和建议,包括环境、资源、人口、粮食、能源。运输、工业化和城市化等8大方面的论题;区域分论部分,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类型地区进行分析,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的经济特区海南岛,国内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塞上江南的宁夏,热带风光的西双版纳,干旱区的新疆和河西走廊,我国经济联系紧密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区,条件富有特色的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以及边疆重点建设地区的

    • ¥274.4 ¥380 折扣:7.2折
    • 新疆地貌格局及其效应
    •   ( 58 条评论 )
    • 程维明 等 /2019-02-01/ 科学出版社
    • 基于中国数字地貌类型、遥感影像、DEM、ICESat、地质、土地利用、气象和水资源等多源数据,《新疆地貌格局及其效应》深入研究了新疆地貌特征、地貌格局及其效应。在新疆地貌特征上,分析了新疆地貌的形成条件与演化机制,从形态特征、地貌成因和图谱结构三方面分析了新疆地貌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新疆数字地貌类型研究了新疆地貌的区划方法,并划分为地貌区、地貌亚区和地貌小区3个等级。在新疆地貌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分析了新疆主要盆地和各大山地的地貌格局、区域地貌差异性、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演化过程。在新疆地貌效应的研究上,以赛里木湖为实验区,研究了湖泊面积增长与天山山脉供水冰川退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新疆典型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关键气象因子的响应;基于地貌特征与水资源分区分析了新疆的耕地资源变化及差异情况,并对新

    • ¥158.8 ¥220 折扣:7.2折
    • 中国政区地理
    •   ( 21 条评论 )
    • 刘君德靳润成周克瑜 /2019-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概念与原理,主要论述了政区地理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并系统阐述了政区各组成要素以及政区形成发展影响因素和政区划分依据原则。中篇为演变与发展,主要论述中国历代各级政区沿革及演变规律。下篇为改革与探索,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国政区改革的各种新模式及不同类型政区改革的应用研究。 本书可作为人文地理、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专业科技人员及师生参考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政府部门有关领导和管理干部的业务指导用书。

    • ¥259.2 ¥360 折扣:7.2折
    • 中国交通地理
    •   ( 32 条评论 )
    • 陈航张文尝,金凤君 /2020-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简要回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及其成就,系统评价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条件、区域背景与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交通运输地理的全貌、地域组合的结构特点与类型、发展演变规律及其产生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分别探讨了各交通部门的发展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征与今后发展方向,各大区域及港澳台地区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结构类型、分布特点与运输流向等。全书包括:总论、交通网络地理、运输与客货流地理、区域交通运输地理4大篇,共24章。这次重印时新增一章,即第二十五章,近1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变化。

    • ¥237.6 ¥330 折扣:7.2折
    • 中国资源地理
    •   ( 18 条评论 )
    • 李润田 李永文 /2018-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系国家 九五 重点出版图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是我国资源地理综合研究的*部专著。全书在全面总结我国近50年来有关资源地理研究成果与国外资源地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源地理的总体特征、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资源管理与保护,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全国资源地理进行了分区与阐述。 本书可供资源、环境、地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对政府有关决策管理部门亦具于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以作为高校相关专业教材。

    • ¥230.4 ¥320 折扣:7.2折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一带一路“篇
    •   ( 2 条评论 )
    • 郭华东 /2025-04-01/ 科学出版社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一带一路”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7)、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七大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专注新方法和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一带一路”篇》针对19个具体目标汇集了25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典型地区、国家、区域和全球四个尺度上针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监测和评估成果,包括21套数据产品、19种方法模型和20个决策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利用科技创新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探索和实践,充分揭示了地球大数据技术对监测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应用价值和

    • ¥142.6 ¥198 折扣:7.2折
    • 东海区大陆海岸带陆海统筹水平及海岸带复合系统演化
    •   ( 2 条评论 )
    • 李加林 /2025-02-28/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海岸带开发与陆海系统发展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海岸带开发为陆海统筹研究的切入点,有助于揭示人类活动对陆海系统演变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更好实现陆海统筹发展。本书以东海区大陆海岸带为研究区,并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台州市和温州市作为案例,综合分析东海区大陆海岸带开发强度和景观格局,探究海岸带开发演变规律;构建陆海统筹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揭示东海区陆海统筹水平演变特征;基于理论梳理和统计学分析,探究海岸带开发对陆海统筹的影响机制,为完善陆海统筹相关研究做出适当补充,为丰富海岸带开发相关研究做出尝试。

    • ¥106.6 ¥148 折扣:7.2折
    • 自然资源管理与政策
    •   ( 46 条评论 )
    • 邓祥征等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推动自然资源利用领域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本书首先明确自然资源的定义,总结当前中国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的基本内容;然后,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资源、能源矿产资源、林地资源、草地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分析不同自然资源管理和政策的差别;后,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当前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107.3 ¥149 折扣:7.2折
    • 澳门陆域生态系统及其管理
    •   ( 4 条评论 )
    • 逯非欧阳志云林真光 等 /2023-1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在澳门开展的陆域生态系统调查和生态保育管理对策研究完成。全书共12 章。内容涵盖澳门陆域生态系统格局;陆地植物,昆虫,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陆域水生生物及其中重要物种的分布;土壤环境,海岸带,城市生态空间的生态服务和敏感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以及基于公众问卷调查得到的澳门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向等。最后根据调查及研究成果,对澳门陆域生态系统管理提出建议。

    • ¥193 ¥268 折扣:7.2折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中国篇
    •   ( 1 条评论 )
    • 郭华东 /2025-04-01/ 科学出版社
    •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中国篇》聚焦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SDG7)、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七大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专注于新方法新指标的探索、可持续发展进程的跟踪评估,以及多指标交叉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针对16个具体目标汇集了28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中国和典型地区两个尺度上针对SDGs指标的研究、监测和评估成果,包括20套数据产品、18种方法模型和25个决策支持。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国利用科技创新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探索和实践,充分揭示了地球大数据技术对监测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开拓了在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框架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方法支撑“203

    • ¥142.6 ¥198 折扣:7.2折
    • 全球与区域生态退化治理技术发展状况及其应用评价
    •   ( 3 条评论 )
    • 甄霖等 /2022-07-01/ 科学出版社
    • 《全球与区域生态退化治理技术发展状况及其应用评价》针对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与退化生态系统等典型退化类型,以全球和我国生态退化诊断一生态退化分布一生态治理技术需求一生态技术评价一生态技术筛选为主线,分三个部分系统分析与评价生态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部分综述生态技术评价的总体研究框架,分析生态退化演变过程,建立生态技术识别方法、评价指标与模型方法和集成平台;第二部分应用构建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与模型,评价我国重大生态工程、重点监测示范区生态技术应用效果,推介适用的技术方案;第三部分刻画全球典型生态退化区生态技术演化特点,对关键技术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方案。

    • ¥241.9 ¥336 折扣:7.2折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变化
    •   ( 50 条评论 )
    • 赵林,盛煜等 /2019-06-01/ 科学出版社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变化》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多年来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多年冻土及其变化过程,并重点阐述了活动层水热特征和多年冻土相关特征的变化过程及其模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变化》紧扣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其变化这一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多年冻土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趋势、研究的重点区域和数据获取方法、多年冻土分布特征、活动层水热特征、多年冻土温度和厚度、多年冻土地下冰和碳储量及其碳源汇效应等过程,以及结合模型对多年冻土水热过程及其变化进行模拟。《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变化》利用长期野外考察、定位观测试验的成果,突出理论结合实际,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及其变化与气候、环境等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为中国冰冻圈科学研究尤其是青藏

    • ¥193.5 ¥268 折扣:7.2折
    • 中国土系志·湖北卷
    •   ( 16 条评论 )
    • 王天巍 著 /2017-11-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土系志 湖北卷》在对湖北省区域概况和主要土壤类型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和基层分类单元土族-土系的鉴定和划分。《中国土系志湖北卷》的上篇论述区域概况、成土因素、成土过程、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土壤分类的发展以及本次土系调查的概况;下篇重点介绍建立的湖北省典型土系,内容包括每个土系所属的高级分类单元、分布与环境条件、土系特征与变幅、代表性单个土体、对比土系、利用性能综述和参比土种以及相应的理化性质。*后附湖北省土系与土种参比表。

    • ¥142.6 ¥198 折扣:7.2折
    • 黄渤海及其海岸带碳循环过程与调控机制
    •   ( 29 条评论 )
    • 王秀君韩广轩王菊英 /2023-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对近年来在黄渤海及其海岸带碳循环过程与调控机制方面合作研究工作的总结,重点介绍黄渤海与黄河三角洲碳源汇关键过程和滨海湿地、河口及海域碳循环关联研究的**成果。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改良对黄河三角洲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储量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土壤呼吸、CO2扩散及其生态系统CO2和CH4交换的动态变化,黄渤海表层沉积物碳埋藏的空间分布及来源,黄渤海水体颗粒态有机碳、无机碳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区域驱动机制,黄渤海海-气CO2交换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调控机制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下近岸海域及海岸带有机与无机碳循环过程与碳汇调控利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129.6 ¥180 折扣:7.2折
    • 背景噪声被动源成像方法
    •   ( 1 条评论 )
    • (法)若斯兰·加尼耶//(美)乔治·帕帕尼古劳|译者:李信富//... /2024-11-01/ 科学
    • 本书是一本经典地震学教程,它系统地阐述了走时估计和背景噪声互相关成像的原理与方法,内容涵盖了格林函数估计的噪声互相关方法、走时估计的驻相法、传统检波器阵列成像方法、背景噪声反射体成像、背景噪声成像分辨率分析、弱散射介质中背景噪声走时估计、弱散射介质中背景噪声互相关成像、均匀介质中的虚源成像、散射介质中的虚源成像、光强度互相关成像、随机介质中波传播回顾及数值分析与概率论的基本理论等。 本书内容全面,深入浅出,既可以作为高校地震学专业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地震科技工作者背景噪声互相关成像或面波成像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论教材, 是开展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 ¥142.8 ¥168 折扣:8.5折
    • 陆地生态系统质量综合监测技术
    •   ( 1 条评论 )
    • 王绍强//张雷明//肖治术//王军邦//王锋等| /2024-06-01/ 科学
    • 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陆地生态系统质量监测指标与监测技术体系,基于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台站研究成果,阐述了生态要素水、土、气、生观测指标体系与技术规范;利用目前 为前沿的叶绿素荧光观测技术、区域生态功能监测技术和生态过程模型,基于无人机和机器学习的植被监测技术等分别对森林、草地、农田、湿地和荒漠及区域尺度生态系统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对未来生态系统的质量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供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文明建设等监测与评价研究,以及生态学、环境学、农学、林学和草原学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 ¥287.3 ¥338 折扣:8.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