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原生观赏鱼是指有一定观赏价值但尚未被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或市场交易的野生淡水鱼类.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原生观赏鱼的专著,系统收录了我国的463 种原生观赏鱼,介绍了每种鱼的拉丁学名、地理分布、观赏价值和资源状况等,井对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163 种原生观赏鱼进行了固文并茂的详细介绍。本书体系构成完整,分类规范,内容编排兼顾科学性、实用性及观赏性,本书内涵丰富,文字简明精炼,图片精美珍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对我国原生观赏鱼的研究、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具有现极的作用.《/p》《p》《br/》《/p》《p》《br/》《/p》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在编写中参考了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507种(2571种及亚种),隶属于26目115科506属。书中给出了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列出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对中国鸟类特有种名录进行了核定,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鸟类。书末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
本书共记录珊瑚礁鱼类30科250多种,从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态分布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描述。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南沙群岛毗邻世界珊瑚礁核心区域,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本书首次全面收集了南沙群岛珊瑚礁鱼类种类图谱,为我国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和珊瑚礁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国家动物博物馆馆藏天牛模式标本图册》采用表格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馆藏的天牛类模式标本3科9亚科49族128属270种/亚种。共记录馆藏天牛模式标本643号,其中正模标本179号,新模标本1号,配模标本17号,副模标本437号,指定了正选模标本2种2号,副选模标本2种7号,核对文献选出地模标本3种3号。展示图片的标本共404号。
在日常生活中,从哺乳动物到昆虫,从水生动物到飞禽走兽,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姿态和表情。通过绘画的方式详细描绘这些动物的外形和结构,有利于我们 加清楚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为艺术创作提供灵感。本书分为6章。第1章讲解较为常见的哺乳类动物, 读者踏上动物结构的探索之旅。第2章聚焦于鸟类,考虑到某些鸟的肌肉结构相似度较高,便将这些鸟放在一起进行展示,以便理解和比较。第3章涵盖两栖及爬行类动物,这些动物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肌肉和骨骼结构展示图。第4章讲解鱼类,由于它们的肌肉多呈扁平状,因此主要展示骨骼结构。第5章和第6章分别介绍节肢类动物、棘皮及软体类动物,这些动物的骨骼多为外骨骼或无骨骼,肌肉形态也以填充外骨骼为主,因此重点描绘和展现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本书适合动物结构
本书依据世界海洋生物目录(World Register of Marine Species,WoRMS)网站所提供的分类系统。当WoRMS数据库关于某个门类的分类系统不明确时,本书参考最新发表的该类群权威分类系统学文献,以及《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和《中国海洋物种和图集》两部专著所采用的分类系统。本书共记述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18门4585种,每种均有中名、学名及分布信息,同时还列举了一些物种的同物异名。本书涵盖了我国常见的底栖动物种类,将成为我国海洋底栖生物和生态学研究的实用工具书,进一步服务于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开发。
本书是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 的 *卷哺乳动物 ,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哺乳动物的演化与现状、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现状、本红色名录评估对象的分类系统、中国哺乳动物编目(2021)、中国哺乳动物分布格局和受保护状况;介绍了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依据的评估等级和标准,还介绍了咨询专家、评估队伍,以及建立数据库和开展初评、通讯评审、形成评估报告的过程;总结分析了评估结果,介绍了中国哺乳动物濒危状况,分析了野外灭绝的和区域灭绝的物种,分析了受威胁物种比例、哺乳动物的分布和濒危原因等,并将评估结果与《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2020-2)进行了比较分析;*后,分析了中国哺乳动物保护成效与远景。各论是图书的主体,对评估的700种中国哺乳动物物种的相关信息,即分类地位、评估信息、地理分布、种
鲟鱼是一类古老、珍稀和濒危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是世界上鲟鱼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开展鲟鱼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鲟鱼环境生物学-生长发育及其环境调控》是作者30余年来在鲟鱼环境生物学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凝练和总结,不乏他们对研究工作和研究对象的独到见解。内容涉及鲟鱼的早期发育特征、环境因子对其早期发育的影响、个体发育行为、体型形态对水流的适应、生长的环境调控、生长的营养需求、性腺发育调控、盐度适应与渗透压调节机制、生态毒理响应等诸多方面。不仅丰富了鱼类生物学知识,而且为改进鲟鱼物种的保护技术和开发鲟鱼养殖新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该著作作为一部原始资料集,为从事研究、教育、管理和法律/政策制定的海洋哺乳动物科学家提供参考。该版著作在较早版本的基础上,对知识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全面地整合了世界各国数十年来在海洋哺乳动物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和进展,以尽量简明的语言讲述,具有较强综合性、前沿性和趣味性,兼具科普价值和科学文献积累价值。此书使用比较和系统发育方法,写作目的是 提供海洋哺乳动物学全景知识体系 。全书共 15 章,分为 3 部分:(1)进化史;(2)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行为学;(3)利用、资源养护和管理,重点关注海洋哺乳动物三大类群 鲸和海豚、鳍脚类(海狮、海豹、海象)和海牛类。书后附有海洋哺乳动物分类表、丰富的彩图。该著作的引进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有助于我国海洋哺乳动物学科的发展。
跳蛛科是蜘蛛目中种类*多的科之一,全世界已有记录的跳蛛多达500余属4400余种。该科蜘蛛体形小,形态多姿,体色多彩,分布范围极为广泛,善跳跃,活动能力强,不结网,游猎生活,性情凶猛,专捕活虫为食或杀而弃之,食量大,耐干旱与饥饿,在非饥饿状况下仍具有捕杀害虫的习性,是农林等多类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在控制农作物、森林、草原害虫及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蛛形纲 蜘蛛目 跳蛛科》共记述了中国跳蛛85属386种。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扼要综述了跳蛛科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经济意义和材料与方法。各论中详细记述了科、属、种的形态特征、文献引证、观察标本、地理分布,并绘制了详细的形态及雌雄外生殖器结构特征图,编制了种检索表。书末附有参考文献
《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六十二卷,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论述了中国沿海分布的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动物共235种,隶属于9亚科54属。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在总论中综述了骨螺科的研究简史与分类系统、形态特征、地理分布与区系分析、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在各论中对科、亚科、属、亚属和每一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及经济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近似种和有争议的种进行了分类学讨论。列有异名录和各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第六十二卷,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骨螺科》附有插图共计250幅,其中彩色241幅,黑白9幅。
鹬虻科和伪鹬虻科是短角亚目中原始的类群。鹬虻科和伪鹬虻科幼虫均为捕食性,大多数种类的成虫为捕食性而有益,而少数种类的成虫具有吸血习性,为卫生和畜牧业的害虫。本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系统发育、地理分布、生物学及经济意义等内容。各论部分系统记述我国鹬虻科和伪鹬虻科共计12属140种(包括48新种),其中鹬虻科8属122种(包括37新种),伪鹬虻科4属18种(包括11新种),编制属和种检索表,提供222幅插图和6图版,书末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鹬虻科和伪鹬虻科世界名录及中英文索引。
盲蝽科在自然界常见,并且种类丰富。《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三卷,半翅目. 盲蝽科. 三. 单室盲蝽亚科、细爪盲蝽亚科、齿爪盲蝽亚科、树盲蝽亚科、撒盲蝽亚科》是《中国动物志》盲蝽科第三卷,包括单室盲蝽亚科Bryocorinae、细爪盲蝽亚科Cylapinae、齿爪盲蝽亚科Deraeocorinae、树盲蝽亚科Isometopinae和撒盲蝽亚科Psallopinae,其中含有许多农林害虫和一些有益昆虫。《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三卷,半翅目. 盲蝽科. 三. 单室盲蝽亚科、细爪盲蝽亚科、齿爪盲蝽亚科、树盲蝽亚科、撒盲蝽亚科》提供了中国单室盲蝽亚科、细爪盲蝽亚科、齿爪盲蝽亚科、树盲蝽亚科和撒盲蝽亚科等5亚科昆虫的区系和分类基础资料。《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七十三卷,半翅目. 盲蝽科. 三. 单室盲蝽亚科、细爪盲蝽亚科、齿爪盲蝽亚科、树盲蝽亚科、撒盲蝽亚科》共分为总论和各论两
《世界猫科动物》一书的内容涵盖当今世界所有猫科动物物种,是一本全面、权威的猫科动物生态学综述和大百科。作者以毕生心血收集有关猫科动物的各类资料,从古罗马时代的自然史书籍,到现代猫科动物生态学研究,累计引用各类文献近2800篇次,涵盖了几乎所有猫科动物研究专家学者的重要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把庞杂的内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态行为、野外生存状况和人工饲养状况进行分类,把科学殿堂中复杂的专业术语、概念用平实的语言加以解释,使普通爱好者到专业人士都可以毫无障碍地领略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对猫科动物不断深入的研究,揭示它们那让人着迷的隐秘生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反映动物学研究的**成果,以动物自然演化为主线,介绍了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及类群间的演化关系,结合精美图片及视频资料,让读者 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相关知识,感受到动物自然演化的魅力。《BR》全书共分30章, ~22章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形态、解剖、结构与机能及各类群的演化关系。第23~30章着重介绍了动物各类群的被覆物与运动、稳态、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化学信号、免疫等系统,动物行为的演化,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等。各章后设有思考题,让读者自行设计思维导图以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本册志书是对2019年12月底以前在中国发现并已经发表的离龙类、鱼龙型类、海龙类、鳍龙类和鳞龙类化石材料的系统厘定总结。书中包括33科92属126种。每个属、种均有鉴定特征、产地与层位。在科级以上的阶元中并有概述,对该阶元当前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等做了综述。在部分阶元的记述之后有一评注,为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或编者对该阶元新认识的阐述。书中附有160张化石照片及插图。
本书为相关动物分类学家历经8年,在编写《中华大典 生物典 动物分典》中,收集古代文献的动物名称,并一一进行考证,落实其分类地位,随后集体汇编的一部动物分类学古名称、古文献的典籍。从数万篇古代文献中收集到了11000多个动物名称,经查考,这些动物的古名称内含动物界16个门50纲206目622科1500多属和种.这些名词渗透着我国古人对于动物的认识,且在不同时期所给予的科学名称,反映了我国古代动物分类学发展的趋势、成就和奉献。
本书收录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已知哺乳动物种类。通过收集整理正式出版文献中的哺乳动物编目资料和**研究发现,本书作者根据**的动物分类系统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编目,经过甄别筛选,确定中国现有哺乳动物12目55科245属673种。此数据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记录。本书为中英文对照,由世界著名哺乳动物学家DonE.Wilson博士作序。前言回顾了中国动物学研究史、本书中中国哺乳动物编目的研究过程和中国哺乳动物学研究的未来方向。正文逐一介绍了每种中国哺乳动物的分类地位、学名、命名人、英文名、同物异名、种下单元、所在生境与生态系统、濒危状况、国家保护等级、IUCN红色名录、中国红色名录等级、CITES附录以及国内地理分布区和分布国家,并配有**的物种分布图。
虻类是重要医学昆虫类群之一,它们不仅因刺叮和吸血,给人、畜造成直接危害,而且更重要的是一些种类会传播疾病,如在非洲传播人的罗阿丝虫病,在我国传播马传染性贫血病和牲畜的锥虫病。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59卷双翅目虻科)》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对虻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分类系统、区系分布、生物学、传病关系及标本采集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各论部分包括迄今我国已发现的虻类3亚科14属458种及亚种(含3个新种)的分亚科、属和种的检索表,亚科和属的重要特征,并对各种虻的鉴别特征、形态、生物学和地理分布等作了记述。在每个种记述中还配有重要形态特征的插图495幅,以及彩色图版8面,黑白图版9面,以便读者对照鉴别。书末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和索引。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59卷双翅目虻科)》可供从事分类
砂壳纤毛虫是在水体浮游生活的具壳的旋毛纲纤毛虫原生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是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类群。壳的形态是目前砂壳纤毛虫分类的主要依据。《砂壳纤毛虫图谱》收集了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共930种的种名录并给出了中文译名,对种名改变的种类进行了整理。收集了各种的壳的形态图谱(有的还有照片)并按照分类系统顺序排列。 《砂壳纤毛虫图谱》适合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海洋环境监测人员、养殖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