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进行内容和章节的设计,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知识点。将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的概念和理论基础融合在章节内容之中,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应用仿真测试平台,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器件类型分为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振、声音输出器件、微处理器等,并配有综合设计实例章节。通过本书的学习,使读者了解和掌握各类电子元器件类型、符号、主要参数、工作机理、性能特点、检测方法及典型应用电路。本书可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电子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教材分为三大部分:部分为电子元器件部分。第二部分为基本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常用电子制作工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焊接工艺,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第三部分为电子制作部分。对印刷电路板的制作,电子产品的安装、焊接、调试、故障排除等作了详细的介绍。本教材可作为电子信息、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以及计算机等专业学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电子设计制作作竞赛的参考书,对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电子爱好者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王忠诚、王逸轩编写的《任务驱动学电子元器件》是依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编著而成。全书由20个教学情境构成,先后讲述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元器件的基本知识。通过20项任务衔接教与学,终实现教学目的,使初学者熟练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核心知识,并能对各种元器件进行准确的识别与检测。全书内容精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充分展现了师在“做”中教,徒在“做”中学的教学特色,大大减少了教学的疲劳感,使得教与学都变成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任务驱动学电子元器件》适合中职和高职电子电器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培训机构教材,对广大初学电子技术的人员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以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掌握新型+实用器件为基本点,用浅、宽、新、全的方式呈现知识,注重全面与重点、适用与实用,关注新知识的掌握与强调经典知识的理解运用。从而使读者对于一些特殊、专用元器件的特点、分类、应用、检测等知识有所了解与掌握。 本书共分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光电元器件,电声元器件,电子管、磁控管及干簧管,晶振、陶瓷元件、谐振器、振子、滤波器、鉴频器、陷波器、延迟线,保险元件,传感器,电池与充电器,电动机,继电器,变压器,显示器件,天线,连接器与开关。文后有一个附录:一些设备元器件应用精讲或者图例。 本书适用性很强,适用读者对象很广。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本书是掌握特殊元器件推荐*书、优选书,同时也是各类学校相关专业以及电器维修精英的*、优选
本书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分类、性能、参数及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详细介绍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方法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编写过程中注重实际应用与理论的结合,实物与图解使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变得直观明了,通俗易懂。
《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200例》精选了200个采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典型实例,电子元器件涵盖面广,包括电阻器、电容器与电感器、变压器与继电器、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光电器件、电声换能器件、压电元件与霍尔元件、集成电路、家用电器、电动机和万用表的巧用等,检测方法简单易行。
本书以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为切入点,以讲解元器件巧学巧用的方法为支撑点,详细介绍了电阻类元件、电容类元件、电感类元件、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电声器件、继电器与接触器等基础知识、基本电路,以及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重点讲解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特点、工作原理与单元电路的定性分析及其估测,并列举了巧用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方法,为巧用这些电子元器件打下基础。其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去学会应用这些元器件所的基本知识,以开拓读者的巧用思路和熟悉巧用的方法,进而熟能生巧地去多方位、多领域地巧用这些电子元器件,设计制作出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子产品来。 本书分类明确、结构合理、通俗易懂,既可作为中等电子职业学校与相关专业学校电子技术学科的教材,也可作为
本书分为基础知识篇、专业知识篇和实用技能篇。主要介绍了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电路符号、电气图与技术文件、电子组装产品与质量的分级、电子产品装配的防静电技术、装焊设备与工具、焊接材料及术语机械组装的要求、紧固件的机械安装、线束成型加工、铆装件的安装、电气连接、组合装要求、元器件的安装与固定、焊接技术与装焊工艺要求、导线和电缆的预加工、元器件通孔安装技术、元器件表面安装技术、印制电路板手工焊接技术、焊接缺陷及返修工艺、印制电路板组装件的清洗等。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实用,既可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电子装配工技能培训的教材,也可供广大职业院校电子类、机电工艺类的师生及电子受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分别介绍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话筒、扬声器、耳机、磁头与磁带、滤波器、晶振、延时线、压电陶瓷片、蜂鸣器、磁钢、臭氧管、电热丝元件、PTC陶瓷元件、机械开关、卫星天线与馈源等电子元件的组成结构、性能原理、好坏判别、选用注意事项及应用实例,同时对这些元件的质量检测与故障修理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后还选编了学习电子元件实用的附录资料。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紧接,使用与技能紧接,检修与操作紧接。而且内容详细、文字通俗、插图清晰、资料实用,非常适合电器制造、维修人员及电子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各类院校电子专业的教材。
本书共20章,主要介绍了红外线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声音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温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感传感器、机械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核辐射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及智能传感器等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应用100余例。 本书内容丰富,突出新颖性、系统性、技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供从事产品开发的设计人员、广大电子爱好者的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电子制作大赛选题及传感器课程的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十几类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分类、性能、参数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详细介绍了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方法。本书以模块式结构编排,方便教师灵活地授课。全书图文并茂,特别是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实物插图既增加了学生对实物的感性认识,也有效地降低了教学成本。 本书可供中职学校及技工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其他职业学校或无线电短训班的培训教材,对于电子爱好者也不失为一本较好的自学读物。
由何春华主编的《Multisim10计算机仿真及应用》结合声等学校计算机、电子信息、机电类专业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中的有关知识,系统介绍了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各种电路的仿真分析方法、步骤和结果。 《Multisim10计算机仿真及应用》内容全面、实例丰富、图文并茂、实践性强、重点突出。本书将界面和知识的讲解形象化,系统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Multisim10计算机仿真及应用》适合电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广大读者学习电路设计方法及辅助软件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厂测试技术、传感技术与测量仪表、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水利机组现场测试技术、火力发电机级现场测试技术、火电厂安全监控系统、水轮机效率试验与汽轮机组的热力试验等内容,可作为电力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从事电力工作的工程师及相关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图解PIC单片机应用技术”丛书之一。本书共分6章,第1章主要介绍电子电路基础知识,以及PIC内部和外部硬件;第2章和第3章详细介绍如何用PIC对传感器输出等微小模拟信号的采集、加热器的大电流进行控制等;第4~6章介绍ICE的使用、PIC电路设计实例、继电器用于PIC输入和输出时的技巧,以及开发与制作所必需的要素。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学习PIC单片机的有关技术人员和爱好者以及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各种常用新型电子元器件及其应用。具体内容为:分立电子元器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电源、数字集成电路、D/A和A/D转换器、显示器件、集成传感元件、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和KC系列晶闸管集成触发器及其组件等。 本书可供城乡企、事业单位的电工和电气技术人员在生产实际中查找需要的相关资料,是他们的一本工具书。
《电子元器件检测轻松入门》是一本介绍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的图书,主要内容有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场效应晶体管、IGBT、光敏元器件、电声器件、显示器件、继电器、干簧管和集成电路等。 《电子元器件检测轻松入门》起点低、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图文并茂且循序渐进,读者只要有初中文化程度,就能通过阅读《》而轻松掌握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知识。 《电子元器件检测轻松入门》适合作为电子爱好者学习电子元器件检测的图书,也适合作职业院校电类专业学习电子元器件检测的教材。
本书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编写,介绍了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及电阻器和电位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继电器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仿真测试方法。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电子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电子技术爱好者的学习用书,还可作为电子EDA等级考试的培训教材。
本标准的附录A至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平、冯惠、王宝艾。
GB/Tl2859《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规范压电陶瓷谐振器》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总规范——鉴定批准; ——第2部分:分规范——鉴定批准; ——第2—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评定水平E。 本部分为GB/T l2859的第2-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l2861--19916电子设备用压电陶瓷谐振器空白详细规范 低频压电陶瓷谐振器评定水平E(可供认证用)》和GB/T l2863--1991 6电子设备用压电陶瓷谐振器空白详细规范 高频压电陶瓷谐振器评定水平E(可供认证用)》,与GB/T l2861--1991和GB/Tl2863--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低频压电陶瓷谐振器和高频压电陶瓷谐振器的要求合并为同一个空白详细规范; ——根据分规范修改相应的引用内容。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1253—2—1:19936压电陶瓷谐振器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