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近红外数据库构建、管理及应用》旨在研究构建烟草行业近红外数据库平台,有效解决烟草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1、对样品粒度、仪器参数、 环境条件等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与控制,质量控制样品缺失,近红外光谱采集质量参差不齐;2、化学成分预测模型指标偏少;3、化学成分预测结果的可比性差;4、样品含水率对近红外光谱的干扰难以消除;5、部分近红外光谱仪之间预测模 型传递效果差;6、近红外分析数据分散等。近红外数据库的构建将行业近红外光谱仪一体化连通,实现烟叶和卷烟近红外分析数据的自动收集,充分发挥基础化学成分数据潜力,将显著提高行业近红外分析研究与应用技术水平,有效拓展近红外分析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对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的开发应用是流程工业面向精益制造、智能制造发展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本书围绕机器视觉方法在烟草工业中精选除杂工艺应用,系统介绍了该工艺过程中开发应用机器视觉系统面向的关键问题和方法,包括精选除杂目标的图像特征识别、图像处理算法设计、光学检测及在线剔除平台设计等,同时介绍了机器视觉系统在打叶复烤、制丝加工和卷制包装等工艺环节的应用案例。
《卷烟工艺规范》的内容有1总则和技术经济指标,2工艺设计,3打叶复烤,4烟片处理,5白肋烟处理,6制叶丝,7叶丝膨胀(干冰法),8制梗丝,9掺配加香,10滤棒成型和复合,11卷接包装,12工艺管理,1
本书针对绕卷烟烟气中代表性有害成分 巴豆醛,从巴豆醛的形成机理、烟气释放规律和降低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并给出降低巴豆醛技术的应用实例。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1章 概述卷烟烟气中巴豆醛的危害、释放水平、气粒相分布等。 第二章: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形成机理。 第三章: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的释放规律,分别从烟叶原料、卷烟配方、辅助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阐述卷烟生产要素对烟气中巴豆醛释放的影响。 第四章:选择性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技术,具体介绍每项技术的降低原理及应用情况。 第五章: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群技术体系构建,从原料、配方、辅材、加工工艺、功能材料等各个方面构建烟气巴豆醛降低技术体系。 第六章:各类降低技术的应用实例。
本书涉及国内卷烟工业企业的设备点检和状态监控管理领域,包括设备状态监控管理标准、设备状态监控技术标准、设备状态监控工作标准,以及设备点检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本书是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所建立的设备三级点检和状态监控体系的标准体系,其涵盖了卷烟厂设备状态监控工作模式、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卷烟厂常用典型机型设备状态监控技术标准,以及卷烟厂主要车间的设备状态监控工作标准。该书同编者出版的《卷烟工厂设备状态监控标准体系》一书共同组成了烟草工业企业设备状态监控管理系列。鉴于我国各卷烟厂的主要设备机型和管理模式基本上相同或类同,本书可为国内各卷烟厂的设备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设备点检和状态监控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YC/T451《烟草行业数据中心人力资源数据元》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数据元目录; ——第2部分:代码集。 本部分为YC/了451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分技术委员会(SAC/TC l44/SC7)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人事劳动司、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俞关勇、高一军、袁健、李捍红、刘东平、李特朗、易雅鑫、李江、吕新宇、辛国亮、黄建、王贺。
本书共十一章,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系统阐述了烟草的管理制度,国家烟草专卖行政许可制度,烟叶种植、收购、调拨的管理,烟草制品生产管理,烟草制品销售管理,烟草专卖品运输管理,卷烟纸、滤嘴棒、
本书聚焦于编著者近年在胶粘剂分析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旨在全面总结这些成果,并将国内外胶粘剂分析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内容涵盖了烟用胶粘剂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热熔胶、水基胶、三乙酸甘油酯等不同类型的胶粘剂,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原料组成、制备工艺、主要技术指标、分析技术及应用领域。本书所涉及的胶粘剂分析技术不仅可为烟用胶粘剂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胶粘剂领域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宝贵的技术经验和借鉴。通过系统总结和归纳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胶粘剂分析技术的*新发展动态,还能够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参考,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全面了解和深入探讨该领域的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