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列:清洁能源材料与技术》由12章组成,对当今清洁能源技术和材料做了详尽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及利用,太阳能热利用及太阳能电池,海洋能源的利用,风能发电,地热发电和地热水的直接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氢能和燃料电池材料及制取,新型锂离子电池及材料,核能技术与材料,核电池技术与材料,热电转换材料等。 《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系列:清洁能源材料与技术》既可以作为材料、新能源及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参考书,又可作为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奠定现代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基础的书。书中描述了人类滥用农药和杀虫剂将会造成的后果:春天变得寂静,虫鸟不再名叫,整个地球了无生趣。正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 人类环境大会 ,并由各国签署了 人类环境宣言 ,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21》以综合、量化、动态的视角,考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状况到绿色生产领域和绿色生活领域建设状况的评价,从全国层面到各省域层面的分析,立足国内和放眼国际的比较,进一步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动态评价学术研究。 本书发布了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ECPI 2021)、绿色生产发展指数(GPPI 2021)、绿色生活发展指数(GLPI 2021)。评价报告显示,与自身相较,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速度放缓,生态文明建设仍需负重前行;与OECD和其他金砖国家相较,中国发展速度较快,正在奋起直追。全国绿色生产发展加速,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绿色生活建设稳步推进,减少排放、节约资源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农产食品加工业和日常消费品中,棕榈油几乎无处不在。棕榈油具有特别的机械特性及热性,在任何温度下都拥有良好的脂滑感,这是任何其他植物油脂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棕榈油的原材料是油棕,巨大的经济收益引发了大量种植,以至于地球的热带地区都被它占领了,给这一地区的生态多样性和土著群体带来了极大的损害。农产食品加工跨国公司的供货商通过当地低廉的人工开发这些土地,而后者由于传统生活模式被摧毁而变得更加贫困。《棕榈油的谎言与真相/绿色发展通识丛书》呈现了一份关于新兴 绿色黄金 严谨而公正的调查报告。
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为都江堰灌区人居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多 可能,研究还结合历史与国际经验为当前的发展路径提出相关建议,包括构建 都江堰灌区文化景观保护区、加强以历史水系恢复为基础的调适减灾、推进小 规模生态化乡村人居改造试点、充分运用传统生态信息改善地区风景等,期待 新时代背景下这一地区的生态重建。
《环境规划与管理》通过对我国环境规划与管理发展历程的梳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新要求,系统地阐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理论和技术方法,并对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生态规划、区域环境管理、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以及主体功能区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每章的拓展阅读涵盖了环保领域的最新政策文件,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读者还可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得拓展阅读等资源。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教材,也可供非环境类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吸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专业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火灾烟气特性、组成和危害,火灾烟气控制理论、移动式火场排烟技术以及实际应用。
《焦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与案例》是在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大背景下,以我国基础能源原材料行业 焦化行业为主体,围绕焦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编写而成。本书包含6大部分,主要内容为焦化行业发展概况、绿色低碳诊断方法、绿色低碳政策标准、绿色低碳技术、现场检查要点及绿色低碳诊断案例,展示了绿色低碳诊断在推动地方焦化行业绿色升级、解决生态环境难题中的关键作用。本书可为焦化企业在实现技术升级、推广绿色技术、提升污染防治水平等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本书面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环境治理效能提升的现实需求,围绕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演进与政策效果展开分析。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综合采用空间均衡模型、空间计量模型、政策评估模型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地方政府从 自上而下 执行中央环境政策向 自下而上 自主制定环境政策的演变过程中环境治理的污染减排和生产率效应。廓清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共赢的有效路径,为尽快实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美丽中国提供科学支撑。
本书是美国人文与艺术学院院士唐纳德.沃斯特的作品。本书作者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提名,其论著对世界环境史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书汇聚了作者有关美国西部环境史的多篇论文和学术讲演。本书首先介绍了西部史的发展过程及新西部史的基本特点,对新西部史的研究方法做了阐释,并研究了西部畜牧业的发展和经验教训等内容。总的来说,本书主要围绕西部史的三个主题即多元文化意识、环境意识、个人自由与集权问题展开。本书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和风格,对于研究环境史等专业的人员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不久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该报告发布了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各个领域的进展和技术方案,评估了国家气候承诺对长期排放目标的影响。通过对报告的解读,本书引导读者认识到气候变化不仅是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更是影响我们生活的现实挑战。随着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日益加深,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性的碳中和时代。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战场。碳中和城市该如何建设?从能源使用到城市规划的每个环节都将是构建零碳未来的关键步骤。与此同时,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技术的涌现正在为汽车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本书也展示了这一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未来发展趋势。
调查境内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区消落带及周边生态环境特点和物种分布现状;研究不同植物在消落带的生态适应特征,筛选优化种植组合;构建小型育种及中、小型模拟基地,培育驯化植物组合,并选定水库进行实地试验;初步建立水库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研究将为水库库岸稳定、电站安全运行提供支撑,同时为国家河湖治理、水生态文明提供一定借鉴。同时对库区土地的开发与运用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与探讨,现有蓄能电站一般位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人们对生态和景观要求高。要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尽可能避免工程建设对区域的不利影响。通过前期规划和调整,把库区建立成为工业建设、工业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场所,拉动当地经济,增加当地就业,成为城乡可持续性发展的典范。
《生态文明与环境低碳技术概论》系统介绍了生态文明和环境低碳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技术方法和应用场景,包括生态文明发展历程、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农业-工业-城市发展与低碳技术和生态经济理论等章节。 《生态文明与环境低碳技术概论》吸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的前沿论断,融入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案例。 《生态文明与环境低碳技术概论》适用于高等院校环境类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也可供从事生态文明和低碳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员参考。
《环境仪器分析》共分为13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环境分析中常用的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电位分析法和离子选择电极、电解和库仑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以及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方法原理、仪器组成和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仪器分析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环境 邻避 问题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命题。本书从中国环境 邻避 问题的现状、发展态势、网络舆情特征等方面分析形势和防范化解对策体系。针对环境 邻避 问题的概念与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影响因素、解决环境 邻避 问题的基础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时。调研总结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际 邻避 问题的起源及发展历程、典型案例做法及经验启示。围绕环境 邻避 问题的系统应对,从环境社会治理、环评稳评、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纠纷解决机制、生态补偿、生态设计等多个维度开展专题研究,分析现状情况和问题症结,形成对策建议。
本书从气候变化那些事、哪些场景产生碳、什么技术能减碳、零碳技术总动员、零碳少年在行动五个章节全景式地为少年朋友们展现了零碳科技的总体技术体系以及各项技术概况。希望本书能让少年朋友们了解零碳科技并激发对它的兴趣与热爱,为构建零碳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农村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首先研究了环境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主要包括外部性、环境产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农村的边缘化倾向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并结合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讨论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介绍了我国农村当前主要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而讨论了农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的经济激励机制。其次,探讨了农村当前主要的两类环境问题-一面源污染与生活垃圾问题,研究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和发展的财税政策,简要回顾了农村金融理论演变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研究了农村金融对农村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后,以首都为例,介绍了首都农村水环境、生活垃圾和面源污染情况,探讨了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首都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具有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介绍自然保护区相关概念、知识、理念和方法。书中包含了自然保护区基础知识、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知识以及一些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其他知识、名录和行政法规。
外来入侵物种分级与分区管理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区被广泛推进,《中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风险预警与管理》在充分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围绕环境保护部公布的三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运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对名录中外来入侵物种进行潜在分布区预测;基于外来入侵物种分布范围、潜在分布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等方面构建外来入侵物种分级管理指标体系,并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制订外来入侵物种分级管理方案,提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分级管理对策,以期将有限的经费和精力投入到*需要管理的区域,为有效降低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提供科技支撑。
“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复杂体”,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污染防治问题,而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发展道路问题、经济模式问题、经济结构问题、消费方式问题。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传统的发展模式,消耗的资源多,产生的污染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以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绝不宽容污染。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繁荣,将是“推迟执行的灾难”。
本书采用多学科交叉、理论分析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对比等方法,研究了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全书共分七章,分别介绍了:本书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方法等;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产权制度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局限性和对策;牧区微观组织创新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正式约束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非正式约束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全球视野中的产权、制度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