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特编制防灾减灾科普系列图书。 森林草原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处置最困难、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森林草原防火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特编制本书,以有效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本书生动地描绘森林草原火灾的形成,科学讲述了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和如何避险自救。本书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益于青少年阅读学习。
梅青主编的《台风灾害防范与自救手册》针对社会公众,结合目前台风灾害的特点及危害,以图文结合、言简意赅的科普读物形式,重点介绍公众面对突然发生或即将发生的灾害所应了解的基本知识和应采取的防范及自我救助措施。内容包括:台风灾害基本知识;台风灾害杜会防范知识;台风灾害个人防范及自救知识。 《台风灾害防范与自救手册》可用于向大众普及防灾自救知识,也可作为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学习灾害预防及自救的手册。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的特大自然灾害更加频繁,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外历史经验证明,如果一个国家救灾机制不完善,应对灾害出现重大失误,有可能引发灾区的社会动乱,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因此,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系统全面的研究了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
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火灾如同猛虎野兽,唯恐避之不及。很多人对火灾的认知可能只限于人身与财产损失,但是对于人类整体以及社会而言,火灾的危害已经不仅仅是生命与财产损失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注:同一座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 的类别确定。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以下是各类不同仓库类别的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回忆往昔,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淮河洪水、1958年黄河洪水、1963年海河洪水、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灾难深重的场面让人动容也使人警醒。这些洪涝灾害以及多次成功避险的案例,时刻提醒我们教育引导公众掌握洪涝避险技能的重要性。鉴于此,在参考大量资料、总结一些洪涝避险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力量从灾前预防准备、灾中自救互救、应对次生灾害等方面编写了这本《洪涝避险手册》。力求通过通俗易懂的内容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公众树立防范洪涝灾害风险的意识,提高科学应对洪涝灾害的技能,从而降低洪涝灾害对我们可能造成的损失。
GB/T 16840《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宏观法; ——第2部分:剩磁法; ——第3部分:俄歇分析法; ——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 本部分为GB/T 1684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16840.1—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本部分与GB 16840.1—1997的主要差异如下: ——标准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 ——标准名称由“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l部分:宏观法”改为“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第1章范围,调整了原标准的适用范围; ——第2章术语和定义,在保留和完善原标准的基础上,增设了2.7条样品,更改了2.4条一次短路熔痕、2.5条二次短路熔痕的有关内容; ——第3章原理,在保留原标准内容的基础上,对部分词
“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由100位全国各行各业的高技能人才的100种具有先进性、独特性、推广价值的技能技法、操作法或者创新方法组成,是全国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出版项目。 入选“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作者群体的工匠人才,都是全国各行各业的杰出技术工人代表。他们总结自己的技能、技法和创新方法,著书立说、宣传推广,能让更多人看到技术工人创造的经济社会价值,带动更多产业工人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书围绕工程测量与地质测绘、工程勘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和调勘查辅助技术四个部分展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作者团队在高陡峡谷区地质灾害调勘查中使用的新方 法、手段及其实践应用效果。
......
......
......
《紧急避险与自救》从目前常见的安全环境与安全问题、意外伤害、自然灾害、人为侵害、公共安全事件、紧急救助等方面,介绍了有关避险和安全自救知识,旨在使广读者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不良现象的辨识能力、对意外事故的应变能力以及紧急求助能力等。
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火灾如同猛虎野兽,唯恐避之不及。很多人对火灾的认知可能只限于人身与财产损失,但是对于人类整体以及社会而言,火灾的危害已经不仅仅是生命与财产损失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注:同一座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 的类别确定。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以下是各类不同仓库类别的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新千年以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自然灾害高发的时期。接连出现的巨大灾害,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使得诸多脆弱群体的生计陷入高度的不确定性之中。*气候现象的多发态势,不断考验着各国的灾害风险应对能力和贫困治理的能力。 黄承伟、向德平、王国良等所著的《农村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概论/防灾减灾》聚焦于灾害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性,从理论上探讨灾害风险与脆弱群体生计之间的双向影响机制,阐释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相结合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方法。探讨了灾害与贫困之问的关系,梳理了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理论,总结了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分析了灾害风险管理与减贫的未来趋势。本书既可为政府工作部门进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亦可为学界研究减贫提供资料和线索。《农村
根据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防沙治沙实用技术》一书。主要是介绍我国各种防沙治沙技术,是一种通俗性读物,供从事防沙治沙的基层干部阅读,也可作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用书。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增加从事防沙治沙工作人员的技术知识,更好地掌握有关先进的林业技术,以提高防沙治沙工程的质量和成效,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书共包括10个部分,即我国沙漠、沙地及沙化土地概况;沙区天然植被的保护与利用技术;飞播治沙技术;植被固沙技术;机械及化学固沙治沙技术;沙区植物开发技术;干旱区植被治沙模式;半干旱区植被治沙模式;半湿润地区沙地治理模式;沙区林木病、虫、鼠、兔害的防治。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理论方法研究丛书·自然灾害与贫困:国际经验及案例》综合论述了国际倡导的“灾害管理”理念,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开展灾害管理中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安排、先进科技减灾知识的应用和传播、社区参与机制等方面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介绍,并从减灾减贫实践的角度,重点对七个亚洲灾害频发国家在应对灾害与减贫中采取的措施、方法及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归纳和总结。希望《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理论方法研究丛书·自然灾害与贫困:国际经验及案例》对相关领域的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有所启发。
本书内容共七章,章绪论,对小型水库防汛抢险的基本知识、防汛抢险的特点及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加以简述;第二章防汛组织机构与职责,简述防汛方针、任务、机构或专职人员职责以及防汛队伍的建立等;第三章防汛准备与检查;第四章土坝险情抢护,论述土坝渗水、漏洞、塌坑、流土管涌、裂缝、滑坡、防风浪及护坡破坏的具体抢险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第五章抢险应急措施,简述及时加大泄洪流量、防止洪水漫坝临时措施、预警系统以及做好洪水预报和调度等;第六章输泄水建筑物险情抢护,论述输水洞、溢洪道以及闸门和启闭设备险情的具体抢护方法;第七章介绍了20多个小型水库险情抢护的实例,以供各地防汛抢险时参考。该书可供基层水利管理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县(市)水利部门的培训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