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试验》较系统地介绍了实验室环境试验和自然环境试验。实验室环境试验涉及气候环境、机械环境、化学活性物质环境、生物环境、机械活性物质环境、辐射环境等试验,自然环境试验涉及大气环境、海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试验。全书共28章,主要介绍了每种环境试验的目的与意义、环境影响效应、试验条件、试验程序、试验设备、有关技术与应用等内容,具体试验包括高温、低温、温度变化、低气压、太阳辐射、湿热、霉菌、盐雾、酸性大气、流体污染、流动混合气体腐蚀、二氧化硫、水、砂尘、爆炸性大气、风压、积冰/冻雨、正弦振动、振动、冲击、碰撞、稳态加速度、跌落、倾斜与摇摆、振动—噪声—温度、温度—湿度—振动—高度和各种自然环境试验。
《半导体太阳电池数值分析基础(上册 )》涵盖了实现半导体太阳电池数值分析所需的器件物理模型、数据结构、数值算法和软件实施等四部分内容,着重于物理模型的来龙去脉、数据结构的面向对象、数值算法的简洁高效、软件实施的完整详尽,终方便读者快速开发面向自己工作的数值分析工具。《半导体太阳电池数值分析基础(上册 )》建立在作者20年来从事III-V族多结太阳电池器件物理与制备技术的经验基础上,相关内容是十几年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异质结太阳电池数值分析软件工作的总结与提炼,部分内容作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生的专业课讲授过。
《全国环境监测培训系列教材:环境监测标准与技术规范检索指南》收录了截至2013年12月31日前发布的与环境监测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控制标准)、监测规范、监测方法标准等,均为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没有收录国际标准以及相关书籍中的分析方法。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检测,可以判断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优劣和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依据,是获取正确的环境质量信息和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本卷《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水环境(第2版)》收集了截止到2010年7月底前批准发布的有关水中铬、铜、锌、铅、镉等元素的测定标准以及地下水质检验方法等标准,共174项。其中国家标准94项,行业标准80项。
本书详细阐述了湖泊水环境遥感的基础理论、实践应用及系统集成。全书共11章。第1~5章阐释了湖泊水环境遥感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湖泊水环境遥感的物理概念、辐射传输以及大气校正,突出固有光学量以及表观光学量的测量方法,并分析了两者的光学特性;第6~10章为湖}白水环境遥感的实践应用,主要阐述湖泊水体水色参数遥感反演、水体富营养化遥感评价、水生植被遥感监测与生物量遥感估算、湖泊水体表层水温反演以及湖泊蓝藻水华监测;第11章为湖泊水环境遥感的软件系统集成,介绍了太湖MODIS卫星遥感监测系统、中国湖泊水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总体框架、开发模式、系统功能以及业务流程等。 本书可读性强,适合具有地学、环境、空间信息等地球系统科学背景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作为参考教材,也可作为湖泊科学和遥感科学工作者的参考书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放射性与电磁辐射(第3版)》收集了截至2014年5月底前批准发布的放射性元素的测定方法相关标准54项,环境辐射与放射性监测与防护规定相关标准26项,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相关标准20项,共100项。可以作为工具书,供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使用。
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巨大威胁。选择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的典型区域为例,包括福州罗源县石材矿开采区、江西赣南稀土矿主要开采区、湖北大冶铜绿山多金属矿产开采区、山西平朔露天煤矿开采区以及辽宁鞍山铁矿开采区五个区域,利用多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其它基础数据,调查并分析上述矿产开采区域分布及十年变化、矿产开发区生态破坏与生态恢复状况,分析植被破坏与恢复、尾矿堆放与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点变化情况,分析典型区域矿产开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区生态系统质量十年间变化以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风险。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判断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依据,是获取正确的环境质量信息和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于2007年首次出版,包括《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噪声与振动》、《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放射性-9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水环境》、《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空气环境》,共5卷。 近年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委颁布了一批新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同时有些标准被代替或作废,为此,我们对《环境
空气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危害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目前,“全球因空气污染每年死亡超200万人”。迫使“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向污染宣战”。 2015年1月1日起,环保部实时发布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这将积累海量大气环境数据。如何利用海量数据资源,借鉴新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大气污染新的科学规律,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选题旨在利用AQI高频海量数据资源,在运用传统统计学方法的基础上,借鉴时间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数据挖掘等学科在处理高频海量数据方面具有的优势和科学分析方法,充分挖掘西部多个城市群各城市空气污染的独特规律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空气污染的关联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并进一步设计区域空气污染联防联治的费用
《环境监管无人机遥感技术与应用》介绍了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进展,对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以及无人机数据获取、传输、处理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了研究总结,主要讲述了无人机应用技术规范、无人机系统设计与实现及无人机技术在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研究工作进行了无人机系统集成和实现及其应用案例。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行使环境监督管理和进行环境规划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绳。只有依靠环境标准,方能做出定量化的比较和评价,正确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从而为控制环境质量,进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以及设计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标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更是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方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和环境管理者在工作中使用有关标准,我们于2005年编辑出版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汇编》,系统地归纳整理了从1979年至2004年公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工
付强编著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3册 土壤固体废物和生物监测方法)》从环境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现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环境监测 的主要领域,汇编了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常用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力求为读者提供一 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较高便利性的工作手册。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3册土壤固体废 物和生物监测方法)》包括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固体废物、煤质、生物和生物体残留。收入土壤、固体废 物和生物监测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80多项。本书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类别的环境分析实验室 及各行业监测和化学分析使用。
建筑施工的高噪声设备引发的噪声污染,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主管部门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对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已成为现有环境管理上的重点。我国为了控制施工现场的噪声,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噪声相关标准。 为了满足读者及相关部门科研需要,我们曾于2007年编辑出版了《噪声测量标准汇编 建筑噪声》。现在再次编辑出版《建筑噪声测量标准汇编》,本汇编汇集了截至2012年底批准发布的与建筑噪声监测和限值相关的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3项,规程工项。本汇编中的标准,由于出版年代的不同,其格式、计量单位及技术术语存在不尽相同的地方。在本次汇编时,没有对其作出修改,而只对原标准中 技术内容上的错误以及其他明显不妥之处作了更正。由于编者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水环境》汇集了截至2007年8月底前批准发布的有关水环境方面的国家标准184项和行业标准80项。内容涉及工业废水、地表水、地下水、城市污水、农田灌溉用水等水环境的监测。
罗毅、陈斌主编的《2011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技术文集》全国环境应急监测演练共有105个环境监测站(部分省级站联合地市级监测站)参与,共出动环境监测人员三千余人,动用环境应急监测车百余台,应急指挥车三十余台,现场便携仪器设备数百台,实验室仪器设备近百台。
时光荏苒,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步伐,我国室内环境保护行业也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从1999年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成立到今天,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室内环境保护行业形成了一个政府重视、社会关注、人民关心、企业发展的新兴行业,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国家室内环境相关标准对行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的重要作用。 回首10年,从2000年北京例甲醛污染案例的宣判,到出台《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加强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含量的监督检查;从北京顺义国际学校的我国例建筑工程的室内环境验收,到国家发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每一幢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的验收;从我国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到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实施,成为我国室内环境保护行
《海洋与其过程的数值模型》以海洋和海洋过程的数值模型为主题,即计算海洋动力学。甘塔、克莱森编写的《海洋与其过程的数值模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与海洋建模和相关主题有关的知识背景,从简单的模型开始,终将描述综合数据同化及*的海洋数值模型。主要内容包括海洋动力学、数值解法、赤道动力学与减重力模型解决方案、中纬度动力学和准地转模型、高纬度的动力学海一冰模型、潮汐和潮汐建模、海岸动力学和正压模型、α坐标区域和沿海模型、多级盆地规模和全球模型、海气耦合模型等。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参考阅读。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可以判断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可以预测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是评价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评价一个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依据,是获取正确的环境质量信息和评价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于2007年首次出版,包括《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噪声与振动》、《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放射性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水、环境》、《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 空气环境》,共5卷。 近年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委颁布了一批新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同时有些标准被代替或作废,为此,
付强等编著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5册监测技术规范)》从环境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现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主要领域,汇编了当前我国现行有效的、常用的环境虩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力求为读者提供一部具有较强实用性和较高便利性的工作手册。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实用手册(第5册监测技术规范)》包括技术规范、导则、规定、指导等。收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导则、规定、指导等30多项。本书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各类别的环境分析实验室及各行业监测和化学分析使用。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第3版)》收集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本目录上标明(GB或者GB/T),年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