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之后,在公元前7世纪到1869年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里,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继续前两部作品的研究主题,再次探寻国家与资本、政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浩荡两千年》记录的是一个基本上已经失去或被遗忘的世界。在书中出现的工商人物,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在另外的历史叙述中被脸谱化、妖魔化,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商人,或企业家。他们行走在广袤的国土之上,或疾行,或踯躅,或彷徨,在他们身后的时空幕景上,是一出连续上演了两千多年的砍杀史。在所有的历史时刻,这些人从来没有当过主角,甚至在所有的史料记载中,他们要么被忽略不计,要么就躲在那个黑暗角落。不过在另外的意义上,正是这些工商业者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一斗池盐到一块麻布,从一把铁刀到一座城池。 我无意为他们代言,我只是完
作者曾经打破了麦肯锡*短的晋升纪录,成为项目经理,而他事无巨细的做笔记习惯揭开了极速晋升背后的工作原则。这47个小原则分为4个方面: 1.塑造自我:学习更多自我成长的有效方法 2.与他人一同成长:增强沟通、社交和理解能力,从而影响你的团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3.精通流程管理:使用在特定场景*适合你的工具来提高效率和绩效 4.往前多做一步:进一步专注和聚焦,调整生活状态并为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无论你是刚从*级台阶开始爬升职场阶梯,还是已经在领导岗位上努力行进,本书都将给你下一步进阶所需的攻略并帮助你一路登顶。
在《从优秀到卓越》中,吉姆 柯林斯就已经描绘过企业的永续经营赖于公司飞轮的持续转动。 吉姆 柯林斯所说的飞轮是怎样的飞轮?公司的飞轮如何建立?飞轮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和环节?在本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说明和阐释。 飞轮对于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是盈利模式,是企业持续盈利的关键的动作,是企业长期坚持的战略举措。 掌握了本书所讲的飞轮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每家公司都能够通过借鉴成功企业的飞轮,挖掘出自身的经营优势,建立自己公司的飞轮,并通过长期持续的坚持,产生 飞轮效应 ,帮助企业持续增长。 吉姆 柯林斯的所有研究都是探索公司持续增长和永续经营的根本原因和成功路径,《飞轮效应》更是这样一本书。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 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
《一路向前》是一个基于大量访谈和未经公开的一手资料的故事,商界征战的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舒尔茨在四年的重归之期,推动了星巴克内外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变革:VIA系列咖啡、派克市场烘焙咖啡、三叶草咖啡机、星巴克顾客忠诚计划、精益求精技术、新门店设计理念 在此过程中,公司却一如既往地坚守住了自身的独有价值观,实现完了赢利和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平衡。 这也是一个关于创新和重新赢得尊重的故事。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活细节,向读者展示了在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的经济动荡之下,一家公司如何走出泥潭并重塑自我的历程;环环相扣的快节奏描述将带领读者深入舒尔茨的精神世界,体会其作为个体的局限和不断成熟的领袖风格。
从传统制造商到新兴科技巨头,公司对我们的生活、经济和政治有着重要影响。有人将其视为进步与繁荣的引擎,有人则认为它们不计后果地追求利润,而让整个社会一起来承担发展的成本。那公司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们为何存在? 在本书中,作者威廉 马格努森将通过时间跨越近3000年、对人类历史发展有过重要影响的8家公司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被视为 国家支柱 的罗马大税吏公司到日不落帝国缔造者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从被视为联邦救星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到可以左右选举的Facebook,公司的存在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塑造了我们现代经济的格局。 纵观历史,公司为谋求公共利益而生,虽时常偏离初衷,但其独特且持久存在的合理性始终在于增进人类福祉的能力。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在于它产生增长的巨大能力,正是这种力量,使我们社会的繁荣程度提高到了两百年前难以想象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平等加剧、财富集中、就业不稳定、人类健康和环境恶化等全球性现象。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引导创造性破坏的力量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本书从创造性破坏的角度重新审视增长的历史和谜团,并挑战了许多传统理论。作者试图在书中回答以下诸多深刻问题:为什么技术革命和自动化创造的工作机会远远多于它们破坏的工作机会;为什么竞争与产业政策并不相互矛盾;为什么长期停滞是否可以避免;为什么工业化不是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为什么在适当的公共政策下进行创造性的破坏不会损害健康和福祉。 本书既是对经济繁荣驱动力的探索,也是对未来经济发展思考的指南。
创新时代需要创新力。创新对于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怎么样才能够创新,形成创新力?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才能培育创新人才,聚拢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型组织文化,进而帮助企业建设创新能力,提升产出?混沌大学基于长期的创新学科积累,对创新进行了深刻的、本质的解读,总结提炼出一整套方法,包括思维能力,组织模式与适用模型,并通过实战例证让创新力呈现为可分解、可学、可得的方法,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科学家斯蒂芬妮·L. 沃纳、彼得·韦尔和艾娜·M. 塞巴斯蒂安在 与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人员合作多年后发现,这些领导者知道他们必须改变自己的业务,但 缺乏一个连贯的框架和共同的语言来指导和激励员工,让每个人都专注于一个共同的目标。 基于多年严谨的研究和来自超过1 000 家公司的数据,包括西班牙对外银行、西麦斯、 星展银行、富达银行、马士基银行和许多其他公司,作者在本书中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经过 实地测试的“四种路径”框架,指出公司必须在哪些重要维度上脱颖而出,以保持竞争力, 以及每个公司必须管理的组织爆破,作为转型旅程的一部分。三位作者表明,我们的目标不 是数字化转型,而是深刻的商业转型。《数字化路径:MIT 教授写给高管的转型手册》是帮 助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佼佼者的基本指南。
每年都有大批制造企业雄心勃勃地导入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方式。然而,在经历了轰轰烈烈的 摇旗呐喊 之后的几个月或十几个月内,大部分企业就此偃旗息鼓。 作者以自己亲身实践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具有坚韧、勤奋、谦逊品质的精益领导者亲自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激发员工潜力并进行组织文化变革的历程。历时2年,这家传统中小型制造企业,在市场持续低增长、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下,扭亏为盈并实现逆势增长。
作者先后采访了华为商学院教授、智库创始人、培训讲师、专家学者,以及华为的部分高管,并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多个角度复盘了任正非带领华为从中国香港艰难开启国际化市场,到拓展俄罗斯和欧美市场时遭遇低谷和挫折,再到深耕非洲、布局东南亚,通过 以土地换和平 的战略转型进入 友商时代 ,走向开放、合作与共赢的国际化历程。尤其是在2019年遭遇美国的全面阻击时,华为转 正 海思芯片、发布 鸿蒙系统 、布局5G领域实现自救的艰辛过程更是凸显了华为的核心理念: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够走得更远,提前给*坏的打算做出应对方案,在遇到困难时就能从容应对。 华为国际化的历程虽然充满心酸曲折,异常艰难,但是其战略布局、指导方针、实现路径和突围方法等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期望能够给已经 走出去 的企业家、处于转型困境中的管理者、相
应该如何选择创业方向,避免冲进 红海 九死一生? 应该如何选择创业时间点,避免进入太早或者进入太晚? 应该如何寻找创业合伙人?创始人与合伙人有什么不同? 应该如何快速获得客户,免费是*好的途径吗? 应该如何与行业巨头展开竞争?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在夹缝中生存? 应该如何在 改变 与 坚守 之间寻找平衡点? 应该如何寻找融资?什么样的投资人*你? 应该如何带领年轻化的团队?如何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应该如何将 互联网思维 融入初创企业当中? 创业路上的难题,答案都在这里。本书以 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黄埔军校 *出身的33位创业家的成功创业经历为素材,分享他/她们如何解决创业中遇到的普遍难题,以及利用互联网思维快速颠覆传统行业并实现初创企业快速成长的经验。
《硅谷之龙》是一本商业题材小说,讲的是男主角林立国投资创业基金的故事,林立国曾在创业中积累了许多行业经验,后来被硅动力创投的董事长洪明看中聘为合伙人,转而做创业投资。他将硅动力创投从一家硬核科技的创投公司转型为互联网服务产业的投资基金,并将融资过程国际化,最终将硅动力做成了一家出色的的跨国创投基金公司,并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小说反映了创业过程中的努力和成功,也揭示了投资领域竞争中的各种风险。小说内容积极,脉络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指数级增长》聚焦于对每家公司都至关重要的四个关键因素:人员、战略、执行和现金,分享了建立行业主导型企业的实用工具和技术。这些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得到了数以万计的CEO和高管们的检验,并且帮助他们成功应对了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所带来的挑战。书中提供了许多 一页纸 形式的工具,这些工具已经在全球4万多家公司得到运用,并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的成功。 公司的增长不是一项可以由一方独立完成的事业,需要一线员工和高级管理者同心协力,但是许多高管却认为自己是拉动组织增长曲线的核心力量。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纠正这一认知偏差,建立一家真正健康的公司 团队充满活力,客户口耳相传,每个人都在创造价值。
本书运用了文献资料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顾客调查问卷法、模糊数学方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神经网络等方法,在数值计算方面应用了EXCEL软件、SPSS软件和MATLAB软件等工具,对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靠前外研究现状及不足,顾客满意的基础理论,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基于结构方程的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汽车维修企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基于汽车维修企业顾客满意度神经网络模型等。
【全3册】问道管理 问道改革 问道创新 定价 237.00 ISBN编码 9787504769138 问道创新 定价 79.00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1月 开本 16开 作者 宋志平 页数 325 ISBN编码 9787504769961 内容介绍 《问道创新》凝聚了著名企业家宋志平对企业创新问题的全面探索。在40年投身企业变革、成功打造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过程中,宋志平对创新问题的深入思考不啻给新时代中国企业转向创新引领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 《问道创新》紧扣企业创新主题,以讲座、沙龙和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宋志平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瑞学院、清华大学金融学院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围绕创新所做的系列授课、互动沙龙,与鲍沃、费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菲瑞德、陈春花等专
本书内容源于作者对数十家公司的访谈,并吸收了 MIT(麻省理工学院)物流与运输中心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对全球范围内的组织用于监控、预防和转移风险的策略的研究。书中提供了珍贵的、令人着迷的案例研究,记录了公司在经历混乱之后,如何应对供应链危机和变得更强大。在某些案例中,作者揭示了为何不同的公司采用相同的风险处理策略,而在另一些案例中,又解释了同一家公司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风险。目的就在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展示风险管理和应变力,以阐述公司应该如何做,才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建立起灵活的流程和资产,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所有的商业领袖都应该阅读此书,以便在新的全球经济中有效地管理风险和创造增长。
问道创新 定价 79.00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9年11月 开本 16开 作者 宋志平 装帧 页数 325 字数 ISBN编码 9787504769961 重量 《问道创新》凝聚了著名企业家宋志平对企业创新问题的全面探索。在40年投身企业变革、成功打造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过程中,宋志平对创新问题的深入思考不啻给新时代中国企业转向创新引领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 《问道创新》紧扣企业创新主题,以讲座、沙龙和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宋志平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新瑞学院、清华大学金融学院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围绕创新所做的系列授课、互动沙龙,与鲍沃、费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菲瑞德、陈春花等专家学者的高端对话,呈现了新时期企业创新的多重挑战与多姿
大客户销售这样说这样做 定价 128.00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开本 16开 作者 陆和平 装帧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9787515355429 重量 本书没有太多涉及营销概念和方法论,而是以大客户销售活动的十大模块(初次见面、建立关系、客户需求、沟通技巧、呈现方案、异议处理、竞争策略、谈判技巧、最后成交、销售心态)68个典型销售场景,细化到如何应对的方法和具体的话术,最后拿下订单的过程。68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适合碎片化学习的特点,使销售人员可以正向完整阅读,也可以带着问题在书中具体模块的销售场景下反向寻找答案。 本书作者陆和平老师是资深营销管理顾问,10年销售管理职业生涯加上15年销售讲师经验使得本书实战性更强,它不告诉你为什么要做,只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