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民事诉讼法要论
    •   ( 0 条评论 )
    • /2013-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事诉讼法要论》是台湾民事诉讼法学者杨建华教授,积累20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民事诉讼教学中可能有争议的问题,形成专论。本书在台湾民诉法教学中影响很大,杨教授的学术观点在台湾民诉法学界亦占有重要地位,正值明年大陆民诉法进行大修,本书的出版对大陆民事诉讼法业内学者产生的影响,也填补了大陆引进台湾法学作品涉及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空白。《民事诉讼法要论》由元照出版公司授权出版大陆简体字版。

    • ¥149.1 ¥300 折扣:5折
    • 民事代理词实例范本
    •   ( 0 条评论 )
    • 桂爱勤 /2015-01-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从事民事律师工作15年,其间书写了大量民事代理词,从中选出40余篇编成此书。收录本书的代理词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每篇代理词都分为案情简介和民事代理词两部分。为了保护当事人隐私,代理词中涉及的当事人和单位均为化名。本书有助于提升新执业律师办理案件的条理性、严谨性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承办法官公正办案提供了有力工具。

    • ¥196.25 ¥394.3 折扣:5折
    • 民事诉讼法要论
    •   ( 0 条评论 )
    • 杨建华 著,郑杰规 增订 /2013-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事诉讼法要论》是台湾民事诉讼法学者杨建华教授,积累20多年的教学经验,整理民事诉讼教学中可能有争议的问题,形成专论。本书在台湾民诉法教学中影响很大,杨教授的学术观点在台湾民诉法学界亦占有重要地位,正值明年大陆民诉法进行大修,本书的出版对大陆民事诉讼法业内学者产生的影响,也填补了大陆引进台湾法学作品涉及民事诉讼法学领域的空白。《民事诉讼法要论》由元照出版公司授权出版大陆简体字版。

    • ¥174.4 ¥350.6 折扣:5折
    • 中国民事推定研究 刘英明 著 法律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刘英明 著 /2014-05-01/ 法律出版社
    •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从内向外看”和“从下往上看”的角度,对中国民事诉讼中的推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带有创新性的成果。例如,他提出了广义推定和狭义推定两个概念,提出了法律上推定的类型化模型以及法律上推定标志词的类型化模型;他还对民事推定一律强制性转移客观证明责任的传统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法律上推定效果的二元论,并且针对具体推定规则的效果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四步确定法。

    • ¥176.71 ¥355.22 折扣:5折
    • 民事审判独任制研究【正版】
    •   ( 0 条评论 )
    • 赵旻 著 /2014-09-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对效率的追求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动力和重要目标,而如何挖掘民事诉讼程序制度内部的潜力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独任制的现代发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目前中国也面临着提高司法效率的巨大现实需求。同时,独任制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相对边界是一个连接着民事程序制度和司法制度的大问题。因此,对独任制适用基本原理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实现民事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民事司法改革的推进。

    • ¥167 ¥335.8 折扣:5折
    • 民事裁判过程论
    •   ( 0 条评论 )
    • 杨秀清 著 /2004-01-01/ 法律出版社
    • 杨秀清编著的《民事裁判过程论》为中国政法大学杨秀清教授历经5年研究之作。《民事裁判过程论》的突出研究思路与特点在于将民事裁判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认为民事裁判过程的结构实质上分为民事裁判的发现过程与民事裁判的证立过程,其中,民事裁判的发现过程是一个由案件信息输入—案件信息加工—民事裁判输出所构成的审判者对当事人诉讼请求予以认知的内在的动态心理过程,而民事裁判的证立过程则是一个由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所构成的完整的民事裁判的外在的理性重构过程。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对民事裁判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以及对解决民事案件审判实务中合理裁判作出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48.05 ¥298 折扣:5折
    • 民事诉讼目的论【店主推荐】
    •   ( 0 条评论 )
    • 李祖军 著 /2001-04-01/ 法律出版社
    • 诉讼目的论,诉权论和既判力本质论同被视为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三大抽象而重要的基本理论。其中,诉讼目的论更是在民事诉讼理论和实务领域居于核心地位。诉讼目的论在国外(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该问题还未曾展开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诉讼目的论甚至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作者选择了此一颇富开拓且具挑战的课题作为自己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并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了这本很有分量的专著。作者试图在学习和反思诸种诉讼目的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构建体系完整并独具特色的,融保障实体利益与程序利益于一体的诉讼目的理论。本书从民事诉讼目的概念辨析切入,较为详尽地探讨了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制约因素,确立民事诉讼目的应予

    • ¥69.23 ¥139.46 折扣:5折
    • 民事审判方法
    •   ( 0 条评论 )
    • 许可 著 /2009-03-01/ 法律出版社
    • 笔者吸收和借鉴了发端于日本实务教育的要件事实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以我国学说理论与立法、司法实践为基础,尝试着初步建构中国法语境下的要件事实论,并为寻找当事人主义诉讼体制下的审判方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结论。笔者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1)既然要件事实在所指称的对象事实上相当于实体法中的法律事实和程序法中的主要事实,那么这一概念存在的价值何在?其与法律事实和主要事实相比有何特征?对本问题的研究与回答构成本书的第二章。(2)作为要件事实论的实体法基础,证明责任理论在我国学界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其中的法律要件分类说甚至已经成为我国学界的通说并在的立法层次上得到肯定,但作为证明责任理论的问题意识基础,即法官在真伪不明的情形下如何裁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较为深入的阐述,这在某种程度上影

    • ¥353 ¥707 折扣:5折
    • 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
    •   ( 0 条评论 )
    • /2016-03-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展而来,是跨文理多学科研究,作者在证据法的语境中利用多种学科工具辩证分析证据推理过程,既是司法认识论研究,同时也为新技术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提供了逻辑工具。随着律师行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日益重视,运用大数据分析、知识管理工具支持法律服务已然不再是陌生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在诉讼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为对于理解新技术方案在事实认定的作用机制,帮助事实认定者掌握新技术的运用进路提供了便利。

    • ¥154.29 ¥309.58 折扣:5折
    • 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法律科学文库 肖建国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肖建国 著 /2000-05-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程序价值为理论视角,阐释了民事诉讼程序价值的若干理论范畴,揭示了民事诉讼程序的两类价值:目的性价值(或内在价值)与工具性价值(或外在价值)。以此为主线索,本书分别考察了民事诉讼程序的五大价值目标,这就是程序自由、程序公正、程序效益、实体公正和秩序。在程序内在价值中,本书着重探讨了程序公正、程序效益,揭示了程序公正的观念演变、模式、要素和实现的途径,提出了实现程序效益的三个模式。在程序外在价值中,本书研究了实体公正的要素及其实现,揭示了民事诉讼程序的社会功能。最后,作者对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民事判决效力的价值蕴涵进行了研究,还揭示了民事执行程序和中国民事诉讼程序改革的价值取向。

    • ¥107.06 ¥215.92 折扣:5折
    • 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研究:和谐化解法律争议
    •   ( 0 条评论 )
    • 湛中乐 等著 /2009-05-01/ 法律出版社
    • 在我国,行政调解作为行政机关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调解”、“和解”作为行政纠纷的解决方式则尚需要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前者在制度上较为分散,未被系统地建构,其一般机理也未得到系统性的探讨,后者则遭遇学理与制度实践的拒绝。然而,行政调解作为一种温和、灵活的行政手段已经日益得到广泛应用;而理论及立法的否定,也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行政纠纷和解的实践。它们都很需要获得推进。基于这一点,本项研究试图探索在我国建立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为之提供有益的立法建议;这一研究在学理探索和实践需要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 ¥181.8 ¥365.5 折扣:5折
    • 程序法治70年: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实证研究(1949-2019)
    •   ( 1 条评论 )
    • 张嘉军 /202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宏大历程为研究主线,以两个基层人民法院的民事案卷材料为主要研究样本,以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一审起诉和受理、案件类型、庭审形式、原告身份、委托代理人、结案方式等展开研究,全面展现70年来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从无到有、从简单走向成熟的辉煌历程,并对这一历程展现的不同面相形成的原因进行多维分析,进而对其未来走向提出预测与展望。

    • ¥64 ¥128 折扣:5折
    • 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
    •   ( 0 条评论 )
    • /2016-03-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是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扩展而来,是跨文理多学科研究,作者在证据法的语境中利用多种学科工具辩证分析证据推理过程,既是司法认识论研究,同时也为新技术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提供了逻辑工具。随着律师行业对于知识管理的日益重视,运用大数据分析、知识管理工具支持法律服务已然不再是陌生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在诉讼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案件事实认定过程中,《证据推理研究:以科学证据为分析视角》为对于理解新技术方案在事实认定的作用机制,帮助事实认定者掌握新技术的运用进路提供了便利。

    • ¥174.78 ¥351.3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