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南方都市报》“大家访谈”新开辟的“谈艺录”系列将视线投向的艺术,包括绘画、当代艺术、收藏、艺术史等领域,以深度访谈的形式回溯艺术名家的成长、成名、创作往事,兼及他们艺术观的表达以及艺术上面临的困惑等。希望通过这一个系列,部分地展现艺术家们的艺术之路,并由此管窥艺术家群体的生态以及中国艺术的发展现状。本书即为从这些名家访谈录中摘录数篇,集结成书。
《镜像观察: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借西部电影产业、中国电影档期、国产电影类型、华语电影热点等四个方面,全景式梳理和分析了近年来中 国电影产业发展态势,既倍感欣喜又有隐忧。内容共分四章,章,以近年来陕西、甘肃两省城市电影产业的发展实绩与遭遇的困境,对西部电影产业的转型与升 级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价值意义予以深刻的揭示。第二章,以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三个重要档期为对象剖析了中国电影档期的经验与秘密。第三章,以国产 大片、小妞电影、粉丝电影、文艺片为主要片种类型着力探讨了国产电影类型的拓展与危机。第四章,通过对近年来华语电影热点的管窥与探析,就中国电影产业发 展态势的全新动向作出了敏锐的观察与细致的把握。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是当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也是建设创意城市的强大引擎。《文化科技结合与创意城市建设(2010年深圳文化蓝皮书)》结合近年来深圳推进文化与科技结合,促进创意城市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深入阐发文化与科技结合对于文化发展和创意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探讨加快创意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的思路对策。以此为中心,对如何促进城市文化的科学发展、如何推进文化产业与高科技结合、如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体制机制等,均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作了深刻论述,提出了切实的对策建议。
蒋向艳著的《唐诗在法国的译介和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梳理自16世纪至20世纪末唐诗法国传播的历史,勾勒唐诗法国传播的整体线索,描绘这一主题的主体面貌;冀以透过唐诗在法国的传播去挖掘 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并揭示其对中法文学、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启示。研究方法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对这段历史进行点、面结合的梳理,既呈现由古及今唐诗法国传播呈现的总体面貌,也注重对历史进程中比较突出的个案进行比较重点和详细的解析。 本书稿分为六章: 章叙述18世纪唐诗法国传播的滥觞,第二章叙述19世纪唐诗法国传播的初步发展,第三章叙述20世纪上半叶唐诗法国传播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叙述20世纪下半叶唐诗法国传播的繁荣。 总结唐诗在法国传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尚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一些具体的建议。第五章和第六章分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Leo Thayer(1979)曾说过:“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人类沟通问题)与两个世纪前孔子所思考的问题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只有“完全彻底了解沟通现象”之后才能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为此,跨文化交际学学者和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懈努力,期望能更充分地解析交际的复杂过程。本书作者Stella Tin9—Toomey就是涉足此领域较早的学者之一,她长期不懈的努力使人们对多个跨文化交际问题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特别是在研究种族/民族认同、跨文化冲突管理、文化认同和跨文化“面子观”等方面,她发展的理论获得了广泛赞誉。 《文化间的交流))正是融合了Tin9—Toomey多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经验的一本基础读物。作者在前言中指出本书有五大特点:1、全书由统一主题——“留心(Mindfulness)”概念贯穿;2、介绍了一个涵盖知识、动机和技巧等多方面内容的理论诠释模型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本书通过27篇丰富、知性的随笔和大量精美的图片,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与朋友远行俄罗斯的一次文化之旅。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作者参观了与各位作家、诗人、作曲家、音乐家、舞蹈家相关的场所,引发了自己对俄罗斯文化的深远回忆。上篇中,作者与普希金、屠格涅夫、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人对话,动情讲述与俄罗斯文学的遇见;下篇中,作者聆听柴可夫斯基、普加乔娃、梁赞诺夫等人的琴声、曲声、歌声,优美再现与俄罗斯艺术的遇见。作者用极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全方位的文化视角,诠释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结合。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自2004年始至今,我国已在 140个 或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10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不只是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非营利性机构, 是我国公共外交的得力助手,为提升 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播使者(孔子学院院长故事)/孔子学院故事系列》由安然、刘程主编。
本书通过27篇丰富、知性的随笔和大量精美的图片,生动地记录了作者与朋友远行俄罗斯的一次文化之旅。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作者参观了与各位作家、诗人、作曲家、音乐家、舞蹈家相关的场所,引发了自己对俄罗斯文化的深远回忆。上篇中,作者与普希金、屠格涅夫、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人对话,动情讲述与俄罗斯文学的遇见;下篇中,作者聆听柴可夫斯基、普加乔娃、梁赞诺夫等人的琴声、曲声、歌声,优美再现与俄罗斯艺术的遇见。作者用极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全方位的文化视角,诠释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结合。
《问学录》着眼于学术名家的求学、治学往事,通过访谈的形式,对他们的治学之路,做一个通俗版本的呈现,也可以从他们的人生阅历中看到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大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