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耀东、李培玉编著的《机械振动学(线性系统修订版新世纪高等院校精品教材)》介绍线性离散系统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列举了许多工程技术实例。 全书共六章:机械振动学基础、单自由度系统、两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的数值方法和振动控制。附有习题及部分答案。 本书可作为工科有关专业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能在34~40学时内授完。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自学或参考。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程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本书是与《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基本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甘永立主编的《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习题试题集(第7版)》以《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并采用我国近期发布的新的公差国标来编写和命题。命题内容对各种版本的公差基本教材都适用。本书共分两部分,*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思考题和习题,密切配合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基本教材各章课外作业和复习的需要。第二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题,由8所高等院校的12份试卷组成,各份试卷实行规范化命题,供考试时选择使用。本书还编写了*部分的习题和第二部分的试题的简要答案,供读者参考。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任务驱动型教材: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普通机械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加工、刨削 加工、磨削加工、钻削加工)知识与技能、数控加工(数控车削加工、数控 铣削加工)知识与技能。
暂无内容简介。。。。。。
教材中的内容主要涉及机械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三门密切相关的课程的各层次实验,包括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和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实验。本教材的构架既便于实验教学与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步进行,也便于实验课程单独设课的教学运行。在编写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的关联性。从需要掌握的实验知识储备入手,让学生在实验之前巩固和补充现有专业理论知识。在具体实验中对所应用的知识点进行标注索引,并通过公众号平台让学生在实验之前进行预习和知识点延伸,便于不同基础和理解能力的学生及专业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为适应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教学改革的要求,本教材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以大量贴近生产与生活的机械设备为实例,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使学生掌握的机械基础知识,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书共4个模块17个课题,内容涵盖机械零件、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内容安排上,对机械基础知识按类别进行编写,并从简单的零件到复杂的机械传动装置进行讲解,充分体现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使学生逐步掌握机械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全国技工院校“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基础(非机类·任务驱动模式)》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编制的《高级技工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2008)》的相关要求,以“注重实践、强化应用”为指导思想,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编写的。 《全国技工院校“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基础(非机类·任务驱动模式)》共分5篇、15个单元,涉及极限与配合、机械设计基础和液压传动等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极限与配合、常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内容。 《全国技工院校“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基础(非机类·任务驱动模式)》可作为技工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非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类专业和机电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