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新一代土木结构材料,具有高强、高韧、高耐久的特性,将UHPC应用于桥梁工程, 通过新材料与新结构的协同创新,有望实现主体结构经济环保、坚固耐用的高性能目标,解决结构病害多、寿命短、碳排大、费用高等共性难题。本书介绍了作者团队在此领域所做的部分工作及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本书可供桥梁工程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师,以及从事桥梁工程科研、设计、管理和施工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原创性地提出了高速公路主线分合流区车道级交通数字化主动管控设计原理,并系统阐述了互通式立交优化设计原理与方法。全书分3 篇共9 章。第1 篇主要介绍主线分合流区关键技术指标的确定原理,建立、完善互通式立交设计指标体系。第2 篇重点介绍主线分合流区车道级交通数字化主动管控系统与交通安全综合保障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多车道高速公路智慧交通的组织管理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设计方案。第3 篇主要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2017)和《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 T D21 2014)中相关规定的原理进行深入解读,解释关键技术指标的来源,同时基于总结性、创新性与原创性研究成果,阐述灵活运用技术指标的方法。本书列举了较多典型工程案例剖析,供同行借鉴、参考。本书为互通式立交设计、车道级交通数字化主动管控设计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实用参
本书适应了 新基建"下高速公路智慧化的发展要求,针对高速公路运行中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问题,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方法,多层面管理并举,丰富了 新基建"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控制的手段。 本书根据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集成"的子课题研究成果,针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特点,介绍了高速公路运行风险分析、运行风险实时评估与短临预警不良驾驶行为主动干预、交通流感知与预警、匝道联动控制、异常天气智能管控、路网交通流动态分配、高速公路网络化综合智能防控体系,以及北斗高精度定位、主动管控、人工智能分析等新技术,在核心思想上注重交通安全管理的科学性。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在全国多地开展的高速公路主动安全管控工程的应用。 本书的内容将智慧交通的提升方式与主动防控管理相结合,可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132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承担《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的修订工作。【JP+1】本规程是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以下简称“原规程”)的全面修订,经批准后以《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颁布实施。【JP】本规程修订遵循布置合理、管控有效、安全可靠、便于实施的原则,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理,保障公路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提高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修订后的规程包括14章和两个附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1)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等3章。(2)将原规
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典型问题和焦点问题,基于设计实践总结和科学研究重要成果,阐述了公路路线设计典型问题的优化设计原理和优化设计方法。全书共分两篇15 章:第1 篇主要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 2017)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深入解读,解释主要技术指标的来源,同时基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性研究,阐述灵活运用路线技术指标的方法;第2篇主要介绍公路路线安全性优化设计方面的总结性、创新性及原创性研究成果,全面科学阐述了路线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本书列举了较多典型工程案例剖析,供同行借鉴、参考。本书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和复杂环境公路路线优化设计,可为公路总体、路线专业的广大设计、管理、科研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设计指南,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本手册为《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 5110 2023)的配套用书,介绍了标准修订背景、条文含义和制定依据、技术要求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调研收集的资料和为方便使用标准而补充的有关技术资料。本手册可供从事公路养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
本书共分为6章,介绍了北京交通的现状、发展历程、交通拥堵的内涵及成因分析,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对策。
《桥梁健康监测》一书由国际著名学者赫尔穆特·文策尔教授倾注多年的心血撰写而成,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桥梁健康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监测数据处理的理论知识与要点,简明扼要地综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工程应用实例以及监测系统设计准则,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赫尔穆特·文策尔教授是结构振动监测领域的国际领军者,有着深厚的桥梁监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他主持开发的“桥梁监测系统”,是业界知名的大型桥梁监测软件,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手册根据道路桥梁工程开放性作业的特点,对交通控制、公用管线配合、文明施工等有着特定的要求出发,编写了概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质量监理要点、工程监理实例等章节,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强。 本手册可供从事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手册是在交通出行率指标研究课题的基础上编写的,手册涉及了多类建筑性质近千个建筑的交通出行率调查,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处理工作,得到了相应建筑的出行率指标值,这对于从微观角度来分析各类建筑的交通特征、摸清城市交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根据各类别建筑特征和交通特征的分析,给出了相关性较高的出行率指标,分别以平均值法、图表法和公式法三种方式提供;主要内容包括:住宅、办公、综合性商业、专营店、金融、酒店、文化娱乐、医院、学校、图书展览馆、政法机关、仓库和综合类建筑等。 本手册是从事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研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工具书,可供交通工程师、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和《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编写,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测量术语与测量符号、公路工程测量概述、公路工程测量用具及仪器、公路工程测量标志与测量记录、公路工程控制测量、公路工程地形图测绘、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地面模型、公路工程中线测量、公路工程断面图测量、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桥涵工程施工测量、隧道工程测量、公路工程测量资料提交等。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员使用。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原理与应用》集笔者近三十年的设计实践与研究所得,依据相关规范、科研成果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外工程案例,阐述了互通式立体交叉从控制要素、工程选址、立交构形、方案评价、几何设计到技术指标的制定等的原理与方法,构建了较为系统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理论体系,对于读者掌握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要领,理解相关规范的精神实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原理与应用》适合从事公路规划、设计、管理和科研工作的相关人员使用。
本书以公路工程设计规范为线索,将相关设计条文一一列出,并相应列出施工规范及评定标准条文,三者条文相互对比补充。全书还将各条文的对应条文说明也列出,以便于使用者能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掌握、使用各条条文。 全书对公路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对照、解读,对于从事公路工程施工、设计、验收的相关工作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本书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师生学习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了车辆检测概述、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能力要求、道路运输车辆技术要求、道路运输车辆检验仪器设备、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方法以及道路运输车辆检验结果的判定与处理等内容。本书根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的特点,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设备使用和设备维护等方面注重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突出新标准和新技术,力求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着重检验员实际检验能力的培养。 本书可作为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相关岗位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生活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技术的研究应用成果,包括:生活废旧塑料改性剂的制作方法,废旧塑料改性洒青的机理、性能及存储稳定性;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级配设计方法;生活废旧塑料干法和湿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应用条件;生活废旧塑料改性浇注式沥青棍凝土桥面铺装的性能;生活废旧塑料干法和湿法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及工程应用效果。本书*后附有生活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技术应用参考指南,以便于生产应用。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务》紧密结合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和工程实践,共分3篇11章,第1篇主要论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和各关键技术,第2篇主要论述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践技术和结合工程案例的应用,第3篇主要介绍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绪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技术体系、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技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技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事故管理技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实用技术、金沙洲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浏阳河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东庐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软件系统等内容。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与实务》内容全面、丰富,层次清晰,理论阐述清楚,方法叙述明确,既有
本书从科学问题出发,旨在理顺不同类型公路桥梁的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及求解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室内缩尺模型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种类型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考性。 全书共分为11章。第1章介绍了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理论、试验及求解方法的研究现状;第2章推演了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第3章推导了车-桥耦合缩尺模型相似原理,设计、制作室内缩尺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测试分析;第4章模拟了桥面不平顺激励各种输入方法,并分析了桥面不平顺激励输入方法对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第5~9章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分析各种类型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第10、11章详细介绍了车-桥耦合随机振动的求解方法,并分析了多轴货车多点桥面不平顺激励对各
本书采用"全图方式”展示电动车的维修技能,以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为引导,从全新的实用技能视角出发,按照电动车维修的技能特点和岗位特色编排内容, 对大量的维修案例和维修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和筛选,将电动车进行模块划分,突出"专业”和"实用”双重特色,做到精炼、准确、直观、形象。
杜群乐编著《低碳公路建设技术》是在公路工程 节能降耗、低碳公路建设科技攻关研究及公路改扩建工程应用技术成果为主的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成,主 要内容包括利用工业 废料铺筑路基、废轮胎橡胶沥青路面、柔性和刚性路面再生、温拌沥青混合 料施工、双层沥青混合料路面摊铺施工、新型路用水 泥混凝土、桥梁结构张拉控制系统和挤扩桩施工、信息化技术应用、LED等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 料、新产品,这些成果已经在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初步显示出良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为公路建设“典型示范工程” 提供技术支持或参考。 《低碳公路建设技术》可供公路建设管理人员、 科研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参考,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