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六章:章国际商事仲裁的理念,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性质和价值取向;第二章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概述,论述了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的意义及其与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关系;第三章和第四章论述的都是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的基础;第五章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的管辖权问题,论述了对仲裁管辖权的抗辩和仲裁管辖权异议的初步裁定及其影响;第六章裁决作出后的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问题,论述了裁决作出后仲裁管辖权的司法审查以及执行与撤销裁决程序中的仲裁管辖权异议。 本书的专著对国际商事仲裁问题没有泛泛而论,而是就国际商事仲裁的具体专题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直面欲将毁灭整个人类的环境危机,我们有了深刻认识:与“和平、发展”一样,“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主题。这一世界新主题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新观念、新规则以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国际环境法”由此应运而生。作为新学科的国际环境法是关于国际环境问题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主要调整国家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规章制度,是国际法的新领域,而不是环境法的国际适用更不是环境法的一个部分。《国际环境法(修订版)》从探讨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切人,就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渊源、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结合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趋势就其具体领域如土地、大气、水资源、森林、海洋、公域环境以及环境与贸易、环境与军事等进行系统论证。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对前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旗帜鲜明,放眼未来。鉴于国际经济法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系列专著的作者们旗帜鲜明地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力求把握南北矛盾的实质和发展方向,坚持经济主权、公平互利、合作发展和有约必守等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全书各卷的立论和评析,既注重现实,又放眼前瞻,把两者结合起来,从法学角度论证了改造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结合国情,重点突出。本系列专著以中国已参加或拟参
《国际商法(英文版)》以国际货物买卖为主线,选取与其相关的商事活动环节和领域,渐次展开对国际商事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叙述,形成了国际商法的一个法律规范体系。《国际商法(英文版)》十分注重选用精准的法律英语语言,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对国际商法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既阐述了国际商法基本理论,又特别侧重实务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每个章节安排了案例分析。 《国际商法(英文版)》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法学类、财经类专业国际商法双语课程的教材,以及MBA或EMBA教学用书、各类国际商务与法律培训的理想读物,也可以作为对外经济与贸易专业实务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国际法关键词》详细解释了国际法、国际法上的国家与个人、国家领土、国际人权法等范畴内的关键词语。
直面欲将毁灭整个人类的环境危机,我们有了深刻认识:与“和平、发展”一样,“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新主题。这一世界新主题要求我们必须采用新观念、新规则以规范人们的环境行为。“国际环境法”由此应运而生。作为新学科的国际环境法是关于国际环境问题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是主要调整国家在国际环境领域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规章制度,是国际法的新领域,而不是环境法的国际适用更不是环境法的一个部分。《国际环境法(修订版)》从探讨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切人,就国际环境法的主体、渊源、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结合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趋势就其具体领域如土地、大气、水资源、森林、海洋、公域环境以及环境与贸易、环境与军事等进行系统论证。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对前述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教材·国际法》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也是来自全国十所高校的国际法教授从事多年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学术积累和成果总结。《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教材·国际法》重点探讨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规则和制度以及国际法的新问题。《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教材·国际法》的主要特色是:在体系内容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力求论述简明;在重点论述国际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国际法的新问题和新趋势;注重结合国际法律文件和典型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注重结合中国实际,将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联系起来进行理性思考。为便于学生阅读及课下复习,《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教材·国际法》在每章前安排“导语”引导学生
本书在系统论述国际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综合、比较、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国际经济法的新概念、新条约,并结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一本融入世纪全新理念的高校教材,一扫以往教材的陈词滥调,和充满活力的莘莘学子一样,呈现出勃勃生机。
本书为研究国际争端解决的工具书,中英文对照,囊括有关国际争端解决的所有重要法律文献,而全面。 经精心编造,全书以普遍性文献、区域性文献、专门领域文献为分类,既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关于争端的重要国际公约、国际组织或会议的宣言和决议,也包括欧盟、北美、中美等地区的区域性条约,还包括能源、海洋、环境等专门领域内的文献以及仲裁方面的国际条约和规则。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缺少一体的国际争端解决法律文献汇编,而本书堪称弥补空白之作,为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领域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的参考书。因其收录文本之标准、翻译之精准,亦可成为学习法律英语者的专业读物。
本书主要围绕中外BIT有关投资保护的四项条款、海外国家投资合同效力、征收,以及有关救济机制等与风险应对有关的内容展开,涵盖了靠前法层面和海外投资风险应对有关的主要法律问题,可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应对提供范式与借鉴。
《国际海事条约汇编(第3卷)》收集了有关船舶载重线、吨位丈量、卫星通信、集装箱安全、水道测量和特种业务客船等方面的国际条约12个及其修正案7个。关于《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国际海事组织分别于1971年、1975年、1979年和1983年作过四次修改,其修正案内容均已纳入该公约的1988年议定书。因此,这些修正案的内容在此不予单列。
《国际商事调解法律问题研究》在探讨调解的功效,价值追求的基础上,不仅考察了国际商事调解的含义,还对国际商事调解在现代社会兴起的根源、国际商事调解的基本原则与程序保障、国际商事调解协议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对当代中国国际商事调解的实践及立法现状进行了评析,对建构我国国际商事调解制度的立法模式与指导思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综观全书,作者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国际商事调解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填补了我国在国际商事调解方面无全面、系统研究的空白。
《梁著国际组织法(第六版)》(作者梁西)分为五编(共十五章):编论述国际组织的基本原理、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编和第三编,联系国际实践,说明并比较两个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及活动程序等,对其中某些重大国际法问题,分别进行了重点阐述。第四、五两编,除对区域性组织及专门性组织及其法律制度作概括论述外,还综合介绍了世界各大洲的国际组织,叙述了海陆空通信运输、文化科教卫生、金融贸易及工农业诸方面的国际组织及原则、规律和制度。
作为一个事实,近年来,国际民商事领域中的司法行政合作的因素日益增多。国际民商事司法行政合作之所以受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清睐,是因素国际社会解决民商事争议的现实需要和司法行政合作机制本身的功能使然。 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从和国外两种体制,对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加以比较全面的梳理,对其基本问题、历史发展、组织构架、合作领域、合作方法以及实施等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认为它正在成为国际私法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具有实在性功效和潜在性意义。
随着交通、通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的日趋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且变得越来越重要。准确理解和遵循纷繁复杂的国际公约、妥善处理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国际法研究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本书汇聚主要法学院之精英,就国际法领域之重大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论述,其总览中西之大成、精辟独特的见解,既为考研者复习之指南,也是研究生教学之指导。相信也会给研究者以有益的启迪。
陈致中教授是我们就读中山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时的硕士导师。他爱生如子,仁慈亲切,谦和忠厚,真诚待人,深受弟子们的敬佩和爱戴。我们都习惯称呼他为陈老师。 陈老师潜心研究国际法几十年,著述颇丰。作为他的弟子,在他生前我们曾经数次提议为他出版一本他个人的国际法论文集,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今年元月,陈老师不幸因病离开了人世。弟子们无限悲痛。在参加完陈老师的追悼会后,弟子们认为,悼念恩师的最适当方式就是整理编辑出版陈老师的论文,以嘉惠读者。弟子们还希望恩师的这本论文集能够在今年中山大学法律系复办30周年庆典前问世,因为老师是中山大学恢复法学教育的开朝元老。我受同门之托负责编辑这本《陈致中国际法专论》。然而,以我自己浅薄的学力,能否胜任这一重任,我不甚惶恐。
《京都公约》,全称是《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于1973年5月18日在日本京都签署。内容囊括了各项海关业务制度,被公认为国际海关领域的基础性公约,作为世界海关组织支柱性公约之一。
《西班牙刑法典(截至2015年)》是作者对西班牙刑法典的翻译版,文章共有三卷,内容包括关于犯罪和过失罪的总则、刑事责任人、刑罚、保安处分及其他触犯刑法的结果,犯罪及其刑罚,过失及其处罚。具体来说涉及刑法的实施和刑事保证、共同规定。刑法典是规范国家行使“刑罚权”法律规则的统一和体系化集合,并对构成侵犯权利的各种行为及其应当受到的惩戒进行定义。对规范进行一体化地规定是源于欧洲启蒙精神推动的体系化和法典化运动的产物,这一运动同时也催生了民法、商法、程序法等不同门类的法律秩序。
《梁著国际组织法(第六版)》(作者梁西)分为五编(共十五章):编论述国际组织的基本原理、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主要发展趋势。第二编和第三编,联系国际实践,说明并比较两个最重要的世界性组织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职权范围及活动程序等,对其中某些重大国际法问题,分别进行了重点阐述。第四、五两编,除对区域性组织及专门性组织及其法律制度作概括论述外,还综合介绍了世界各大洲的国际组织,叙述了海陆空通信运输、文化科教卫生、金融贸易及工农业诸方面的国际组织及原则、规律和制度。
国际私法是高等法学教育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以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为对象,研究国际民商事关系的法律冲突、法律选择方法、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问题。本教材在体系上分为总论、分论、程序和区际冲突法四部分。总论部分主要阐述国际私法的概念、历史发展、冲突规范、准据法、适用冲突规范的有关制度等内容,对国际私法的基本问题从基础性、理论性入手作了全面介绍,并为分论部分奠定理论基础;分论部分主要论述各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主要包括国际民商事关系的主体、法律行为、物权、合同、侵权、票据、婚姻家庭、继承等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程序法部分主要阐述涉外民事纠纷的解决与救济方式,主要包括国际民商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区际冲突法主要介绍了一些区际法律冲突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在区际
在近20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上,金融衍生交易可能是争议的几件人类发明之一,赞赏者莫不视之为天使而推崇备至,鄙弃者却目为洪水猛兽避尤不及,从来就是聚讼纷纭,毁誉参半。但不论外界如何评说,金融衍生交易正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地增长与发展,改变着金融市场乃至我们的生活。如今,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研究已如火如茶地成为显学,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要手段的金融工程学也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科学。相形之下,法学领域对此课题的研究程度与其重要性相比,极不成比例。笔者无意追赶时髦,但认为法律如果不对现实生活中最被关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判断与解答,对于被研究对象与法律科学本身而言,都是有缺憾与不完整的。这成为本文写作的初衷。 金融衍生交易法制是一个大题目,涵盖的法律问题众多,本文选取了“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