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致制作了这样一根项链: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八分书』『楷则』,什么是书法中的『势』,『五字执笔法』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屋漏痕』『折钗股』『意在笔先』等)究竟何 指,『笔法』图解细释,书写工具、姿势与书法发展的关系,『章草』与书法演变终止的关系,提出『美化』与『隶化』的概念,『完法』『尚法』『变法』『无法』阶段的划分,『帖学』与『碑学』的实质,历目前主要书家书写风格破解,『书画同源』的本意,何谓『文人画』,书法和绘画的分界线,等等。因此,这本书不是教科书,而是『寻』古来书法之『本』的书。
本套丛帖精选了荣宝斋收藏的部分明清书法珍品,分真、草、隶、篆诸体,其中大多为首次正式出版。为了尽可能地方便读者体会、理解原作品精神,丛帖做了展示作品全貌、再现原大、局部放大以及封面附部分彩色原作等编辑加工,对临习、创作和研究均有补益。 黄慎(1687-?),清代书画家。字恭懋,后改字恭寿、菊庄,号瘿瓢、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久居扬州,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绘画艺术上主要工人物,其次山水、花鸟。常用狂草笔法作车,纵横排行,气象雄传。书法学怀素,工草法,极古劲之致。善用破豪秃笔,笔法狂放不拘而又错落有致。本帖为纸本轴幅。轴心高61.8厘米,宽49.9厘米。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小篆歌诀》,三千余字,用毛笔小篆书法写成。书中列举大量例证阐明了小篆与楷书结构的区别,用五言韵文写成,读来琅琅上口,为记忆理解小篆字的结构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实属《草诀百韵歌》的姐妹篇。其次是论文《怎祥学习小篆》。文中对小篆、《说文解字》、六书造字法作了简括明了的介绍,对小篆书法的用笔、结体、临摹、创作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为初学篆书者架上了攀登的阶梯。
在入门训练的基础上,在书写单词的量和技法上有提升,适合三年级以上学生
吴颐人先生是上海书画篆刻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多年来潜心书画篆刻,佳作迭出。吴先生还勤于笔耕,已出版著作二十余种。 《篆刻五十讲(增订本)》是吴先生的处女作,初版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后数次改版,累计印数超过十余万册。 《篆刻五十讲(增订本)》前26讲介绍印史,后24讲品析大家,收录示范古印千余方,由习作试刀到独立创作,以雅洁的行文、层层剥笋的手法,引导初学者步入艺术堂奥。兼具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资料性,是公认的刻印引路好书之一。
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需要,以及书法爱好者欣赏学习的需要,我们选择了历代各种书体和书家的一些作品,编辑了这套《历代碑帖法书选》。
本书所汇五体书法字体系从历代名家墨迹、名碑、名帖中精选出的范字,约收三千余字头,二千余字头,二万余范字。 本书所选范字按汉语拼音音节顺序编排,多音字只选取一种读音,在书中只出现一次。 本书所列字头、书家姓名全部采用简体字,但碑、帖名中的古字、异形字则保留原字,以保持原貌。碑、帖名中的残字用『口』代替。 为求版面整齐,对所选范字进行了适当缩放。为保持范字原有之风格,尽量不作修饰,碑刻拓本字也有部分未翻成阳文。
这套欧、颜、柳、赵、苏、黄、唐七体楷书标准习字帖与间架结构习字贴的首编人柳溥庆先生(一九○○--一九七四)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印刷印钞专家,总工程师,一生从事美术印刷印钞工作。他利用十多年业余时间,在中国历代书法家书论的基础上,研究又好又快地书写楷书的规律,并将总结出编印出欧、颜、柳三体标准习字帖及柳体楷书间架结构习字贴出版。『十年动乱』后,其长女柳伦继承柳老遗愿续编其他多体标准习字帖。这套字贴自一九六二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积累发行数千万册,至今长销不衰,受到书法爱好者与习字者的欢迎。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写心经》是河南美术出版社为书法爱好者精心打造的系列丛书之一,共20册,精选了历代书法名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弘一法师等所书或集字而成的《心经》书法,每本均有彩色整图展示,便于欣赏,内文放大呈现,便于临摹。该丛书八开印刷,每本定价24元,是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之一。
这套欧、颜、柳、赵、苏、黄、唐七体楷书标准习字贴与间架结构习字贴的首编人柳溥庆先生(一九○○—一九七四)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印刷印钞专家,总工程师,一生从事美术印刷印钞工作。他利用十多年业余时间,在中国历代书法家论的基础上,研究又好又快地书写楷书的规律,并将总结出的楷书法理论与历代楷书名家代表作的范字相结合,编印出欧、颜、柳三体标准习字贴及柳体楷体间架结构习字贴出版。『十年动乱』后,其长女柳伦继承柳老遗愿续编其他多体标准字贴。这套字贴自一九六二年公开出版以来,已累积发行数千万册,至今长销不衰,受到书法爱好者与习字者的欢迎。
曹有刚编著的《王羲之兰亭序(全彩色放大本技法解析及全帖)》分为四个单元。 在“单元《兰亭序》基本点画的变化”中,解析了点、横、竖、撇、捺、钩、折、挑八种基本点画的变化。 在“第二单元《兰亭序》偏旁部首的变化”中,解析了《兰亭序》中偏旁部首的变化。本单元列举的偏旁部首与现代汉语中的偏旁部首有所不同。 在“第三单元《兰亭序》结字的变化”中,从轻重有度、笔画连带、点画省减、疏密得当、参差错位、体势欹侧、避就揖让、行草杂糅、态势自然、同中求异十个角度对《兰亭序》结字的变化进行了解析。 在“第四单元原帖赏读”中包括《兰亭序》全帖及释文;全帖均为精选善本,并进行了放大。
毛泽东在奋斗求索一生中的墨迹与中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承载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丰富内容。毛泽东的手书,既是一部思想史、革命史,也是一份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
本书详细地讲解写钢笔字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以及基本技法及技巧。 本书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讲解循序渐进,通俗易懂,集知识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可作为写钢笔字爱好者的入门教材使用。
《书法教程(毛笔硬笔合编版)》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适用于普通高校及职业学校的书法教学课程。本书分为毛笔篇和硬笔篇两大部分,共十九章:章为概述,讲解中国书法的性质、特征,阐明学习书法的意义、方法和过程;第二章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背景及书体进行介绍,讲述书法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以及书体的衍变;第三章为“文房四宝”的常识,介绍学习书法的必要X-具,即笔、墨、纸、砚的选购、使用及保养的有关知识;第四章讲解学习书法的方法,尤其是临帖的方法和步骤;第五章介绍写字的姿势、执笔的方法,重点讲解运笔技法;第六章以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为范本,对楷书从点画、偏旁到结构逐一详细解析;第七章以米芾的《蜀素帖》为范本,介绍行书的特点及书写法则;第八章以汉隶《乙瑛碑》为范本,重点介绍隶书的特点、风格,详细讲
《获奖书家谈书法创作》书法技法方面涉及到的二十个问题,约请近年来在全国各大书法展览中获奖的作者、书法家撰文,分类编排,即书体与书风、形制与工具、临摹与创作类。二十位作者所谈均为自身学习和创作之经验。同时,文中不古代经典法书作品,还有作者的代表作品,对书法学习者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可供有基础的书法爱好者参考。
一、本字典是专为书法家、书法研究者、书法爱好者编辑的一部中国书法艺术工具书,收入历代书家墨迹及碑版法帖中的隶书字体。 二、本字典采用的部首与《康熙字典》的部首基本相同。为帮助读者了解和使用查字的方法,本书列出了每个字的部首。 三、在检字表及正文中,所注释的文字采用繁简对照的方法,方便读者参考使用。 四、本字典共收入210个部首,部首次序基本按笔画数目多少排列。检字时,在一个部首里出现的字,其他部首就不再出现。 五、为方便读者检索,本字典列有《部首目录》及《检字表》。 六、由于本书为书法工具书,力求占代书法的原貌,本书所选用的例字,尽可能撷以墨迹,适当采用碑版法帖中的字形,对个别不的字稍作修补,还其原貌。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元代有名的书画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 此卷为赵孟頫行书《杜甫秋兴八首》之四首,首纵23.5厘米横261.5厘米。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该卷书于元初至元十九年(1282)前后,作者时年二十八岁左右。此书用笔细腻,结体端庄秀逸,笔圆墨润,筋丰骨健,给人以神定气闲,虚和宛朗的美感。此卷为沈同樾捐赠,现藏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