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剧作法
    •   ( 2568 条评论 )
    • 阿切尔 /2010-09-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剧作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一本新问世之作。其中没有哪一个比较大的片断曾经发表过,尽管书中偶然在这儿或那儿曾经插进了——但愿插得还不算生硬--某些我往年发表过的文章中的零星段落和辞句。在举例时,我力求尽可能选用已出版的剧本,以便学者可以自行查阅和对照我提出的论点。我所以在那么许多例子中都引用莎士比亚和易卜生,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是一般人容易接触到的剧作家。 如果读者觉得我有点过分滥用了注解,我有两点理由作为辩解:点是由于本书有一半以上的章节都写成于船上或者其他手头几乎完全无书可查的地方,因此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事后查考和订正;第二点是由于有几位友人--包括剧作家等等,曾经非常好意地校读了我的原稿,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的缘故。

    • ¥13 ¥26 折扣:5折
    • 齐如山谈梅兰芳(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研究丛书)
    •   ( 257 条评论 )
    • 齐如山 /2015-01-15/ 文化艺术出版社
    • 《齐如山谈梅兰芳》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研究丛书”之一种。本书包括《梅兰芳访美游记》与《梅兰芳艺术一斑》两部分,详细、生动地记录了梅兰芳访美演出的全过程,以及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与对中国戏曲的贡献。齐如山与梅兰芳合作,创作、改编了多出传统剧目,从情节、结构、歌舞、音乐、服装、化妆、道具、布景各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开辟了被誉为“第二传统”的“古装新戏”。这些戏以其清新、典雅、唯美、抒情的舞台风格形成了“梅派”的一批经典作品。

    • ¥14 ¥28 折扣:5折
    • 名家讲中国戏曲(插图本)(插图本) 中华书局
    •   ( 31 条评论 )
    • 文史知识》编辑部 编 /2016-01-01/ 中华书局
    • 吴小如、张习孔、吴同宾、黄、白先勇、黄竹三、幺书仪、于天池、丁汝芹、徐适端、张扶直、陈均、古今、钟年、钟鸣、胡海霞、吕文丽、张文瑞等十八位戏曲名家,通过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的《名家讲中国戏曲(插图本)》为您讲解中国戏曲之美。

    • ¥16.5 ¥29 折扣:5.7折
    • 大家小书 中国戏剧史讲座(精装本)
    •   ( 309 条评论 )
    • 周贻白 /2016-08-01/ 北京出版社
    • 《中国戏剧史讲座》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本书简练地介绍了我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对中国戏曲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尤其是对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 昆曲、弋阳腔、梆子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梳理。而历史上重要作家、作品,材料翔实,评价公允,见解独到;作者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因此本书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是一部经得起考验的戏剧简史。

    • ¥19 ¥38 折扣:5折
    • 日本文化探秘艺伎
    •   ( 215 条评论 )
    • 北京大陆桥文化传播编著 /2008-06-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日本艺伎的世界一直是神秘的。她们的行业被称为“花柳界”。年轻貌美的艺伎一脸粉黛,浓妆艳抹,迷倒无数风流人物。然而,当你走进她们的世界就会发现,真正的艺伎生活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本书将为你掀起它的神秘面纱,让你一窥究竟。 艺伎接受书画、诗歌、舞蹈等方面的熏陶,学习茶道、花道,掌握上流社会异常复杂的敬语,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中,无不流露出古典式的教养,呈现出人们观念中女性美的全部要素。 艺伎的职业特点,令她们一切严格遵循古训,他们身穿和服,高耸发髻,白粉敷面,手拿绸伞,好像刚从古画中走出一般。 不单服饰化妆如是,她们在歌舞演艺、生活方式上面也都严格遵照传统形式。 艺伎就如同日本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 ¥17.5 ¥35 折扣:5折
    • 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中国戏曲 曲艺
    •   ( 237 条评论 )
    • 张庚 /2014-02-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中国戏曲曲艺(精)》(作者张庚、陶钝、沈彭 年)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的概观文章, 介绍了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形成,中国戏曲的艺术形式 和特色,戏曲的改革与研究等。讲述了中国曲艺的历 史、艺术特色、发展与传统、继承与创新等。《中国 戏曲曲艺(精)》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国戏曲和中 国曲艺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和艺术形式等。

    • ¥10 ¥20 折扣:5折
    • 汉唐长安的乐舞与百戏
    •   ( 184 条评论 )
    • 耿占军杨文秀 著 /2007-06-01/ 西安出版社
    • 西安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都西安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拓印下无比瑰丽的史诗和波澜壮阔的画卷。 《古都西安》这套大型丛书,让人们对西安有更深刻的了解,能够触摸到西安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它的灵魂,让西安走向世界,再架起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丛书按照从古至今、全面系统的原则分篇编排。每篇或按时序,或分类论述,但总的体例大致划一,以求系统、准确、全面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西安。本册主要介绍汉唐长安的乐舞与百戏。

    • ¥9.5 ¥19 折扣:5折
    • 戏曲知识普及读本:通用?中学版
    •   ( 378 条评论 )
    • 中国戏剧出版社编委会 编 /2018-08-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戏曲知识普及读本(通用 中学版)》是一本中学生编写的戏曲知识普及读本。全书内容详实,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十分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戏曲知识普及读本(通用 中学版)》从戏曲的起源形成,到戏曲历史、戏曲表演、戏曲舞台、戏曲音乐、戏曲唱词和文学、戏曲习俗等各个方面向中学生推介民族戏曲的艺术特质,并且在末章向读者介绍了戏曲艺术在当代的发展状况,通过展现这些新剧目的魅力,彻底破除了 戏曲是老古董 的旧观念,让青少年从新的角度认识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 ¥9.9 ¥19.8 折扣:5折
    • 明代剧论与画论
    •   ( 70 条评论 )
    • 徐燕琳 著 /2011-06-01/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燕琳所著的《明代剧论与画论》是对戏曲理论研究领域和方法的一个新尝试。所谓剧论与画论,并非剧论和画论的平行研究,而是将重点放在剧论上,以剧论为主。将二者同时置于艺术形态和民族文化的大视野,统览它们各自的历史渊源和在这一特定时段的基本情况,进行跨学科、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立体研究,有助于我们用新的途径、新的方法,更好地说明和解决戏曲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好地认识它们各自内在的美学特性。 本书希望通过对剧论与画论的比较、分析和运用,达到说明、解决戏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目的。因此,在研究方法方面,同时采取了文艺比较学、文艺心理学和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后者包括文史哲结合、推源溯流、知人论世等等。

    • ¥19.8 ¥36 折扣:5.5折
    • 大家小书 旧戏新谈(精装本)
    •   ( 465 条评论 )
    • 黄裳 /2016-08-01/ 北京出版社
    • 黄裳的 《旧戏新谈》称得上是一本 大师小书 ,《旧戏新谈》是他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四八年间在《文汇报》副刊写的关于戏剧的杂谈的结集。这辑文字笔调轻松诙谐,因此读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能窥当时社会一斑。在书中,黄裳信笔由之,论戏、论人、论史、论证,每有种种不同的新见。 读者无须苟同,亦无须苟异,尤其是月旦人物之笔,求同存异可也。

    • ¥18 ¥36 折扣:5折
    • 戏剧游戏·团队工作坊游戏
    •   ( 9 条评论 )
    • [英]杰茜卡·斯韦尔Jessica Swale),译者:崔文嵚 后浪 /2021-0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这是一本用于团队训练的戏剧游戏书,收录了101个游戏,是导演用于激励、启发演员的有效手段,也适用于学校教学、社区活动或公司培训。书中提供针对性训练的技能包括注意力、倾听能力、团队协作、相互信任、想象力等,能够帮助团队高效沟通、良性互动。本书*后亦提供索引,按照用时长短、人员分组规模大小和操作复杂度给游戏分类,对全年龄段参与者都十分友好。

    • ¥17.9 ¥36 折扣:5折
    • 旦角(国剧角色与人物)
    •   ( 196 条评论 )
    • 刘嗣著 /2013-04-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刘嗣所著的《旦角(国剧角色和人物)》依照现行国剧角色分类的生旦净丑,谈一谈个中的人物和掌故 欲求话不多而脉络分明,文不长而读者乐看,故此在《旦角(国剧角色和人物)》执笔时,先画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所谈的人物,是成名而有事迹可述的伶人,时间是截至迁台以前的一段时期,性别则只限男性。

    • ¥11 ¥22 折扣:5折
    • 戏曲文化艺术馆:看戏曲表演--妙趣横生
    •   ( 94 条评论 )
    • 李艳艳 /2019-03-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梨花开,春带雨 ,唱念做打舞,感受传统戏曲魅力。 梨花落,春入泥 ,生旦净末丑,领略传统文化精华。全套丛书以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戏曲知识普及教育为目的,丛书内容简单易懂,包含戏曲艺术中表演艺术、曲种艺术、文学艺术三大核心,集科普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全套丛书语言风格轻松幽默。 《看戏曲表演:妙趣横生》一书主要包括了与舞台表演有关的内容。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 程式、套路 脸谱、服装 戏曲表演的秘密全在其中,而番外篇的涂色游戏也趣味十足。

    • ¥19 ¥38 折扣:5折
    • 戏曲文化艺术馆:识戏曲曲种--如数家珍
    •   ( 105 条评论 )
    • 赵晓东 /2019-03-01/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梨花开,春带雨 ,唱念做打舞,感受传统戏曲魅力。 梨花落,春入泥 ,生旦净末丑,领略传统文化精华。全套丛书以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戏曲知识普及教育为目的,丛书内容简单易懂,包含戏曲艺术中表演艺术、曲种艺术、文学艺术三大核心,集科普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全套丛书语言风格轻松幽默。 《识戏曲曲种:如数家珍》一书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国粹京剧、重点曲种和梨园印象。中国主要曲种的前世今生就在其中。番外篇 梨园漫步 ,则收录了几乎全部的中国戏曲曲种名录,覆盖面极广。

    • ¥19 ¥38 折扣:5折
    • 净角(国剧角色与人物)
    •   ( 146 条评论 )
    • 刘嗣 /2013-04-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京剧形成以后,对净角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磨炼和提高,扮演人物的范围不断扩大,艺术上更为丰富和成熟。根据净角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又分大花脸、二花脸和武花脸。

    • ¥11 ¥22 折扣:5折
    • 戏曲作品与戏曲形态研究
    •   ( 66 条评论 )
    • 沈达人著 /2014-01-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本书新收文章源出三个方面:其一,《中国戏曲通史》的《关汉卿及其作品》、《马致远的作品》、《沈璟及其作品》、《李渔的戏曲作品与理论》、《弋阳诸腔作品概述》、《珍珠记》、《荔镜记》、《清代地方戏文学形式的变革》、《雷峰塔》等节;其二,《中国戏曲通论》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戏曲的艺术方法》两章;其三,《从史到剧——(曹操与杨修)创作漫议》等十二篇剧评,撰写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刊载于中央及一些地方的戏剧刊物。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在戏曲史、论、批评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弋阳腔、青阳腔与“改调歌之”》是为一次学术研讨会提供的学术论文,也属于戏曲史研究的成果。此外,取自《中国戏曲通史》与《中国戏曲通论》的文章,标题都做了一些改动。

    • ¥18 ¥36 折扣:5折
    • 表演教学札记
    •   ( 44 条评论 )
    • 隋兰 著 /2018-08-01/ 中国电影出版社
    • 《表演教学札记》是针对影视教育从业者、影视行业从业者的新手入门教程。作者从在北京电影学院多年学习和教学的经验出发,设置了 整套科学、完整、有针对性,包含实践幽的教学、学习方法。《表演教学札记》从 解放天性 台词 招生 小品 演员 形体 多元思维 无实物表演 论文写作 导演表演 教学研究 表演体验 等十二个方面,完整阐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教学现状、教学方法、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19 ¥38 折扣:5折
    • 二人转的文化阐释【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朴 著 /2007-06-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从东北民俗和信仰的历史脉络中去把握二人转作为近现代民俗艺术形式的发生根源,特别是借助于当代考古学新发现来追溯二人转深远的仪式原型,试图从文化整体上给予打通型的全方位立体阐释。 《二人转的文化阐释》一书确实是开拓性的,在人文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方面,树立起一个范例,一个标尺。尤其在当今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本土文化自觉和重新认识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之中,这部书截然不同干学院派架空的文学理论高头讲章,而是从我国本土文化的实际出发,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发微索隐,从二人对唱的现实表象背后追溯出二神对舞的神圣性爱仪式,透辟地阐明了二人转表演模式中“女爱男”主题的所以然,这就更显得意味深长。

    • ¥20 ¥36 折扣:5.6折
    • 【人民出版社】 包公戏研究
    •   ( 1 条评论 )
    • 陈涛 /2011-04-01/ 人民出版社
    • 《包公戏研究》是颇有意义的选题。而且,尽管前贤时哲已经发表过一些有关论文,但是系统研究的专著却属罕见。仅此而言,他的研究也有某些填补空白的意义。因此,当其题目确定之后,他本着“新的视角、新的观点、新的史料”的要求,埋头写作,付出了艰辛努力,因而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好评,成绩为优秀。在此基础上,他做了认真修改。 诚如刘祯先生所说,“文化是终极目标,而不是工具和手段”。文化思想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而文学艺术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优秀成果,其发展演变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该书的“包公戏研究”,实际是“包公戏的文化研究”,“文化”是全书的关键词、切入点。

    • ¥13 ¥2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