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中国现代舞的发展,舞蹈发生学假说,香港芭蕾,广东现代舞,“韩国式”舞蹈、古典舞的新面、柏林舞展等。
梅兰芳1894年生于梨园世家,京剧表演艺术家。八岁学戏,冶青衣、花旦、刀马旦于一炉,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大量剧目,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艺术成就,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书分五辑,以梅兰芳自述与他人赏析及回忆的形式,收集整理近百篇论艺文章和两百余幅珍贵照片,对其舞台表演艺术作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毋庸置疑,本书对于如何研习和继承梅派艺术及京昆艺术精髓,颇值品鉴。
本书从史学角度梳理和考证傩歌的生成与嬗变过程,阐述傩歌的本质与内涵意义及历史演变。对从田野调查而来的全国六大区域内遗存傩歌的艺术形态、内容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与评析。对傩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如下新的学术观点: (1)首次提出傩礼起源于“日祭”的学说,并提出傩礼的核心包括“安抚”与“禳除”两方面内涵的观点。(2)首次提出以“礼”为主线进行探索“傩”源流的学术主张。(3)进一步深化了傩蜡混融的学术观点。(4)提出傩乐肇始国家礼制创建之后的学术主张。(5)初步考据出殷商傩乐礼制的大约步骤。(6)提出傩礼乐歌生成与嬗变历经五个重要转折期的学术观点。(7)首次全面系统搜集整理全国26个省市区傩礼乐歌资源,在全国六大区域傩歌遗存中,通过排查、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提炼出各地域“傩歌”中
《后牛坊花钹大鼓》一书,主要介绍的是北京市昌平区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首先,从认识鼓和钹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花钹大鼓这一民族传统技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着,通过学习后牛坊村花钹大鼓的历史渊源、发展史、表演形式等了解了其文化背景和人文理念;然后,把《长行鼓》的教学内容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分解,通过鼓点和动作要领两大部分融入课堂教学进行教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学习; ,主要介绍了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让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世代相传。
本书由20个采茶戏剧本构成,该剧本是编者及父亲历时数年,行程万里,挖掘、整理、编纂而成。每个剧本按剧情简介、剧中人、剧本三部分构成,藉此展现近百年来湖北省黄梅县分路镇采茶戏在民间传承、展演的基本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