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0-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唐代经济史(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经济)
    •   ( 476 条评论 )
    • 陶希圣,鞠清远 /2014-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6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部唐代断代经济史专著。全书包括前代的遗产与隋末之丧乱、田制与农业、水陆商路与都市之发展、工商业之发展、财政制度、财政制度等部分,搜集文献资料丰富,讨论了国有土地、均田制、户税、地税、庙会、行会、资课、茶税、酒税、青苗钱、柜房、邸店、高利贷、雇佣、漕运、盐铁转运、东南财库等众多问题,论述广泛全面,是高水平的奠基著作。

    • ¥14 ¥28 折扣:5折
    • 走进中国海关博物馆
    •   ( 95 条评论 )
    • 走进中国海关博物馆》编委会 编著 /2012-12-01/ 中国海关出版社
    • 中国海关博物馆是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立项,由海关总署投资兴建的*行业博物馆。其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收藏各类文物18000余件,分为“千秋古关”、“近代海关”、“现代海关”三个部分,既是记录海关发展的历史长卷,又是展示现代海关建设成就的平台。 本书结构与中国海关博物馆布局相呼应,共分为三篇,即“千秋古关”、“近代海关”、“现代海关”,以中国海关博物馆所收藏品为线,以不同历史时期与中国海关有关的历史性事件为珠,展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海关的变迁与发展,反映了海关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历史脉动。

    • ¥15 ¥30 折扣:5折
    • 中国关税问题(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经济)
    •   ( 93 条评论 )
    • 武堉干 /2014-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6章,介绍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及海关行政权旁落的经过和各项协定,分析民国现行关税制度的种种弊端,并论述有关修改税则、裁厘加税、关税自主运动等问题。本书是研究晚清至民国年间关税问题的重要著作,虽详于民国,但对晚清的关税研究亦有相当的篇幅。

    • ¥14 ¥28 折扣:5折
    • 民国时期机电技术
    •   ( 48 条评论 )
    • 王守泰 等口述,张柏春 访问整理 /2009-07-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化经过了一个充满艰辛的历程。民国时期就是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书主要由机械界与电工界前辈的口述资料与撰述资料组成。 上篇是王守泰等37位专家口述资源委员会中央机器厂、经济部中央工业试验所、清华大学机械系、中央大学机械系等机构的历史,以个案展现民国时期的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程研究与教育状况。 下篇是恽震忆述他所亲历的电工技术活动.包括开拓电工事业、建设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及其他机构、引进美英电工技术与资金、规划电工技术与工业等,展示了电机、电力、无线电等技术与产业的创业景象。 这些史料反映了机电行业的技术、事件、人物、问题以及社会环境,涉及技术转移、技术的本土化等问题。 本书附录部分收录了庄前鼎、刘仙洲、顾毓瑔、顾毓瑗、恽震等撰写的四篇文章

    • ¥19 ¥38 折扣:5折
    • 南北朝经济史(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经济)
    •   ( 247 条评论 )
    • 陶希圣武仙卿 /2014-12-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7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有六章,包括农业与土地制度、租税制度、商业交通与工业、货币与对策、政府寺院大族在经济上的冲突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均田制度的实施、租税与*的关系、官僚营商与高利贷事业的关系、货币使用的萎缩和货币问题的症结等命题,讨论了南北朝时期社会政治上的协和与冲突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是一部视角全面地经济史学专著。

    • ¥13 ¥26 折扣:5折
    • 百人百部--晚清工业产权制度的变迁
    •   ( 15 条评论 )
    • 汪戎 著 /2011-07-01/ 云南人民出版社
    • 本书应用新经济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理论,对经济变迁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着重研究晚清的军事工业企业、官办和官督商办民用工业企业、民有商办工业企业以及铁道企业的产权制度(产权结构和企业委托一代理关系)变迁过程。通过对这些企业的产权主体(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的行为分析,通过对影响产权制度安排的政治统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变迁分析,来解释中国工业化初期企业发展及其社会变革中的矛盾冲突和道路选择,说明其变迁的历史走向。它既有别于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注解和对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的著作,也有别于对工业化起步过程中的技术变革、组织改造、文化变迁和制度创新等问题进行资料挖掘和整理的著作。欲以弥补以往对经济活动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较少的研究缺陷,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本质性

    • ¥14.5 ¥29 折扣:5折
    • 作为一个权力体系的经济
    •   ( 279 条评论 )
    • [美国] 马克·R.图尔 沃伦·J.塞缪尔斯 主编,张荐华邓铭 译 /2012-0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精选《经济问题杂志》(Journal of EcnomicIssues)的精彩论文汇编而成,以探讨作为权力体系的经济为主题。本书在第1版所达成的共识为基础,即经济学家必须考虑经济权力的存在及其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全面修订,添加了*的理论洞见、哲学上的深思、分析上的精炼以及近的大量证据材料,增添了制度主义所分析的考虑权力的判断及其结果等文献。

    • ¥17.5 ¥35 折扣:5折
    • 正版包邮 货币 财富的常识 回顾货币发展史,重新审视货币和金融的价值
    •   ( 105 条评论 )
    • 于一 /2012-08-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财富之源,交锋之器,关注当下,回归常识,货币带你见证财富背后不为人知的隐秘故事。 《货币:财富的常识》从最通俗的角度切入,回顾货币发展史,重新审视货币和金融的价值,同时回答了这些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钱是万恶之源么?如果没有货币,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西方国家的崛起,难道仅仅是因为 掠夺在先,发展在后 ? 为什么是美国而不是其他国家,拥有一个充满了 投机 氛围的金融市场? 为什么作为一家私人银行,美联储却拥有中央银行的职能? 在金融的领域里,是否真的不存在道德?金融是超越道德的吗? 中国没有被全球金融风暴拖下水,就能说明中国金融体系是完美的吗? 中国的经济,是否已经被美国国债绑架了? 美元在盘剥世界经济吗?美国可以通过输出通货膨胀让自己获利吗? 欧元

    • ¥17 ¥33 折扣:5.2折
    • 财经简史-人类财经文明的演进和经验
    •   ( 138 条评论 )
    • 穆晓军 著 /2010-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财经的历史,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是资源不断被精深利用的历史,也是管理秩序不断优化的历史。资源的利用方式和财经行为的秩序及管理模式,是人类财经文明发展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两大主题,而这两者的优化发展,正是推动财经文明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作者抓住了这一“双螺旋结构”,向我们展示了财经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中各种微观史实的具体面貌和相互关联。 四大文明古国孕育了怎样的财经思想?商业交往规则的起源在哪里?科技革命在财经文明的飞跃性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赤字经济在成为财经时尚的同时,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机?互联网的发展为财经文明注入了怎样的生机?代际公平将对人类财经文明的发展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一书中既有鲜活有趣的史料陈述,亦有精彩透彻的分析论断。 本书对财经历史的回顾,

    • ¥19.5 ¥39 折扣:5折
    • 近代中国邮政储蓄研究(1919-1949)
    •   ( 22 条评论 )
    • 徐琳 著 /2013-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徐琳的《近代中国邮政储蓄研究(1919-1949)》本书从收集整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及上海市档案 馆未刊档案史料与民国时期经济金融类报刊资料人手,明晰梳理了中国近代邮政储蓄发展的基本脉络,并 对其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展开考察。 《近代中国邮政储蓄研究(1919-1949)》稿从金融史的角度,把邮政储蓄作为近代中国金融结构的 组成部分,对邮政储蓄发展中的资金运作与治理结构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邮政储蓄的发展特性 ,并探讨了作为公共部门的邮政在金融领域渗透及扩张的原因、路径与影响,试图为当代中国金融的发展 提供历史借鉴。由于注重金融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运用,使该著作不仅具有相当的经济史学术价值,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 ¥19.2 ¥35 折扣:5.5折
    • 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
    •   ( 153 条评论 )
    • 何传启 著 /2003-04-01/ 商务印书馆
    • 2000年前,西方有强大的罗马帝国,东方有繁荣的大汉王朝。在随后的岁月里,它们先后走向衰落。500年前,西方发生文艺复兴,历经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实现伟大复兴。500年后,东方现代化浪潮汹涌,经济发展举世瞩目,复兴之路依稀可辨。21世纪,东方能否复兴?中国能否强盛? 本书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其一,东方复兴的时代背景——世界发展的9个事实和20个趋势,描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坐标。其二,东方复兴的思想基础——世界现代化的9种理论,阐述了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理论。其三,东方复兴的战略选择——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奋勇争先的第二次现代化、积极跟踪的追赶现代化、迎头赶上的综合现代化。本书可供关心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人士参考。

    • ¥10.5 ¥21 折扣:5折
    • 两岸经济关系20年:突破与发展历程的实证分析
    •   ( 8 条评论 )
    • 李保明 著 /2007-08-01/ 人民出版社
    • 两岸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中期,由于长期受台湾当局限制和阻挠,发展历程可谓曲折多变。但在经济规律作用下,两岸经济关系不断突破台湾当局的各种限制,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至2006年底,两岸贸易已达到1078亿美元,台商实际投资累计达430亿美元。 受大陆助力和台湾阻力的作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历程和内容都具有独特的特征,是经济史上少有的经济现象。本书以大量的文献和数字资料揭示政治意识干扰经济规律、经受限制与被迫突破的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历程,并运用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两岸经济关系对两岸经济发展和两岸人民利益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书可供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涉及两岸关系的各级党政工作者阅读,也可供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台商以及其他读者参考。

    • ¥16 ¥3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