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基于世界海关组织《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及我国贸易政策,由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组织海关业务专家等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和财政部等发布的文件进行编制,内容全面、实用、 ,对海关业务监管和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有助于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和规范进出口贸易行为。 本书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 2025年税则,对进出口关税税目、商品名称、税率等进行相应调整,内容包括税则商品(中英)对照、自贸协定和优惠安排实施税率表、特惠税率表、关税配额税率表等。
本书整理汇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间,38个重点省市的人民法院审结的共2170个劳动争议案例的裁判文书,就其主要的争议点及裁判观点分九大主题、以问答的形式做了梳理、提要,每个裁判观点后附具体的判决文书号方便查找。聚焦个案重点难点,梳理法院裁判规则,探究类案裁判思路,是涉劳动争议全面实用的案例工具书。
《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研究》以近代中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为研究对象,遵循文本——制度——实践的分析层次,以清末至民国时期关涉破产问题的历史文献、法律规范、司法档案和商会史料为依据和基础,对近代中国破产法制流变的历程进行全面考察,以探究国家、社会与法律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是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及相应的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行为之治理方式的实证研究。概括来说,是通过该罪的实际适用状况反映出的我国司法实践对非法吸收公众资金行为的治理困境之归集,结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适用之结果犯和法益保护的异变分析,借鉴域外法律制度,提出刑事犯罪非罪化之考量条件并论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非罪化,同时建构刑法规制之优化与民事权利主张和行政强制监管之刑罚替代措施的综合治理体系,以实现刑事治理手段的精准运用,做到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实现对吸收公众资金行为的优化治理。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于经济学与法学的视野》站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立场,以经济学与法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就以上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与制度构建作了前瞻。
本书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各类法律文件为主线,突出“实用”的特色,穿插重点法律导读、重点条文解读、实用文书、实用图表、地方法规政策等内容,以期为本领域相关读者提供最为全面、实用的法律信息。
经过努力,《释义》(以下简称《释义》)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条例》是2000年《海关法》实施以来海关行政处罚工作经验的总结,凝聚了全体海关工作人员的智慧,认真学习和领会《条例》的原则和各项规定,是正确执行和实施的关键。修订小组的同志们根据立法原意,结合海关执法实践,编写了这本《释义》,详细介绍了《条例》的制定背景、条文内涵、适用条件和执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我们相信,本书对于大家学习、理解、掌握和正确实施《条例》会有所裨益。本书仅作为海关工作人员学习的参考,具体执法应当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准。
金融经济学是研究金融问题的微观经济学,它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资产价格的形成和决定,以及投资者和企业的金融决策问题。金融经济学研究涵盖两大主要领域:资产定价和公司财务政策.按照上述对金融经济学内涵的界定,全书分4个部分共18章介绍资产定价和公司财务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部分(即章)介绍金融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的新发展;第二部分包括第2-12章,介绍和探讨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第三部分包括3-17章,介绍公司财务决策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公司治理理论;一部分(即8章)讨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理论,探讨在放松完全理性假设条件下资产定理理论和公司财务决策理论的新发展。
《反垄断法与经济学》(AntitrustLawandEconomics)是在美国享有盛誉的一本系统、简明介绍美国反垄断法律体系及相关基本经济原理的专业著作。该书由反垄断法专家欧内斯特-盖尔霍恩(ErnestGellhorn)、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前任主席威廉姆科瓦契奇(williamKovacic)及联邦贸易委员会前总法律顾问斯蒂芬·卡尔金斯(StephenCalkins)撰写.至今修订再版多次。此次翻译出版的是2004年的版——第5版。本书对美国反垄断的立法历史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美国主要的反垄断制定法,简要介绍了主导当代反垄断法理的经济学原理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国反垄断实体法及程序法。本书使用大量案例清晰回顾了美国反垄断法的发展历程,勾勒出美国反垄断政策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轨迹。本书简明扼要、分析透彻.涵盖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反垄断议题,是美国反垄断法执业律师及执法官员的重要参考用书之
在商业摄影行业里,后期修图的重要性已经超过前期拍摄。店里的产品照片,60%是拍摄,40%是后期修图。在画册广告、海报灯箱以及淘宝店页面的版头广告画面里,后期修图则占到70%(产品效果)。本书会教授你如何将一张普通拍摄照片,如何调出质感、光感、提升产品诱惑力,满足客户的商业作品。本书会教授你如何按照材质来选择正确的修图流程。本书会涉及到修图师的修图技能,其中包括:透明白色瓶子、面膜、软质(牙膏)管、液体与玻璃组合、金属反光面、乳液、人像、人像海报合成等方法。
刘明尧著的《破产债权制度研究》是关于破产债权制度的比较研究,除导言与结语外,共分五章。全书从破产债权的概念界定入手,探寻与论证破产债权的制度价值、立法目标与立法定位,主张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体系与结构的重新定位;以我国破产立法为范本,采取比较分析法对破产债权确认制度与破产债权清偿顺位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改良建议;通过对破产债权救济模式的探讨与思考,提出建立以民事责任为主、刑事责任为辅的破产债权侵害责任模式,完善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的逻辑体系和立法功能。本书为我国破产债权制度立法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与理论依据。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是作者在海内外发表的国际经济法论文的自选集。三十余年来,作者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实际,较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理论和实务问题,学术成果丰硕。第一至四编是论文集,分别探讨“国际经济法的‘中国特色话语’”“国际投资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国际贸易法的中国特色实践”和“香港涉外经济法律实践”等四个领域十个专题。第五编题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创建”,选择具有代表性、参考性的信息资料,从学科建设实践、学会工作感悟和治学心得分享等方面反映本人参与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实践和体会。附编题为“惠风和畅 家国情感”,是作者感念父母亲人、分享成长经历和温馨情感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国际服务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服务贸易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救济的制度生成;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救济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等。
《虚假广告侵权研究》全面而系统地对虚假广告侵权问题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虚假广告侵权的基本问题、名人虚假广告民事责任研究、欺诈、知假买假与虚假广告侵权问题、虚假广告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及其构成要件、虚假广告侵权损害赔偿以及法律救济等问题,写作思路清晰,研究角度合理,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结合恰当,文辞雅正,分析入微。综观全书,我欣然地看到,于林洋同志的新作具有探索性和前瞻性;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具有可读性和新颖性;研究视角开阔,研究思路精微缜密。对他人的学说,既善于总结扬弃,又精于取长补短;对自己的观点,既注意从理论的海洋中探询充分的法理依据,又善于在实践的典范里挖掘有益的经验启迪;既能批判否定,摒弃陈旧的理论观点,又会择善而从,广集新颖的真知灼见。整部菱虽然是新人创作,却显现出
本书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性规定的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尤其是对于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研究。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不仅使所涉各类商业标识保护体系化,使其逻辑关系更为清晰和覆盖内容更为广泛(注册商标以外的商业标识全覆盖),而且以兜底性规定遏制更多的市场混淆行为,甚至使混淆行为规定的调整范围超出了通常的商业标识保护。这些新修改的内容将会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兜底性规定会在制止市场混淆行为上发挥独特作用。
本书是对公司法所作的精要剖析。作者的立论前提是各国公司法都要解决以下基本代理问题:经营者对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控制股东对小股东实施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股东群体对其他公司利益相关者(债权人与雇员)实施的机会主义行为。各国都必须在纷繁复杂的公司内部关系及其与产品、劳动力、资本与控制权市场的互动关系中解决以上问题。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各国的公司形态大同小异,更令人惊讶的是,各国为解决代理问题往往在相同的备选法律策略中作出选择,尽管选择的策略有时并不雷同。本书阐明了欧洲主要国家、日本和美国如何以及为何在解决特定公司法问题时有时选择相同的法律策略,而有时则截然相反。在对代理问题和法律策略作了简要概述后,本书探讨了公司的基本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与股东会的权力。接下来,本书探讨了债权人保护措施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治理金融犯罪的实践,从政策和模式上都选择了金融管理本位主义,而现在应该转向金融交易本位主义了。为此,需要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与《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模式改为《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罪》与《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模式,需要从国有金融机构保护主义转向平等保护主义。与此相适应,应当摒弃单一刑事主义,而采取综合治理主义。当务之急是对交易型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和治理模式从严苛转向宽和,从消极预防转向积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