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人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本书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本技法书展示了荷花的作画方法,颜色的运用等,图文并茂,对于学画重彩荷花大有帮助。本书挑选的画作,色彩新颖不失典雅,一花一草一禽一鸟刻画得生动可爱,本书既有欣赏价值,又是学习临摹的好范本。本技法书的编辑出版能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强图书的功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 本册从恽寿平花卉摹古与写生的存世作品中辑选代表性册页四套,大约创作于公元1672年至1685年间。
本技法书展示了荷花的作画方法,颜色的运用等,图文并茂,对于学画重彩荷花大有帮助。本书挑选的画作,色彩新颖不失典雅,一花一草一禽一鸟刻画得生动可爱,本书既有欣赏价值,又是学习临摹的好范本。本技法书的编辑出版能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强图书的功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书是中国高等院校美术专业试用之一。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和叙述,书中图例是按每一章来排序的,这样做其目的是使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各个时期的画家的绘画方法和风格,有益于研习。
《中国画技法通解》丛书是普及型的技法读物。每一册,以一个题材为主,解析一种技法,由简及繁、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分成若干个教程,循序渐进,使初学者一步一步地熟悉技法、掌握技法,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更高境界。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是城有所建树的名画家,他们从事创作,对教育也颇有心得,以他们的经验和富于表现力的技法演示以及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安排,读者会从中受益的。本册为《中国画技法通解·墨竹画法》。为便于广大初学者掌握表现墨竹与翠竹的绘画技巧,本书以两种最为常用的基本方法作为入手,采用步骤图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墨竹与翠竹的表现程序和技法手段,同时又以画稿的形式,将墨竹与翠竹的各种形态和在各种征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特殊造型向读者作了多方面的介绍。书中除附有实物图、白
曾鲸(1564~1647)画《严用晦像》手卷,画心长宽131.4cm×30cm,画像右上方款题“癸亥冬日写,曾鲸”,款下钤一白文小印“曾鲸之印”,可知此画作于明代天启癸亥年(1623)冬。画心上分别有沈颢、黄应蛟、归昌世诸人题辞;黄氏、归氏题辞均无年款,沈氏题辞作于清顺治“癸巳秋禊”(1653)。画心前的引首为沈永篆书“情促书癖”四字,款题“沈永书为用晦先生”;钤白文印“沈永之印”及朱文印“石如道人”,起首钤“黄鹄馆”朱文印;冷金笺纸长宽为96.5cm×30cm。画心之后为题跋长卷,分题于七纸。
本书是中央关院中国画学院首届(也是中国首届)艺术硕士的水墨人物写生画集,它反映了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首届艺术硕士写意人物专业的写生教学实况,同时也是阶段性的小结。全书内容包括精心整理的部分珍贵教学资料和水墨人物写生作品,并将学术理论研究与课堂内外写生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图结合,图文并茂,体现了“传统、生活、创造”的重要教学思想。它反映的不仅是对绘画造型意识、创造意识的培养,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情与志的培养。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本技法书展示了荷花的作画方法,颜色的运用等,图文并茂,对于学画重彩荷花大有帮助。本书挑选的画作,色彩新颖不失典雅,一花一草一禽一鸟刻画得生动可爱,本书既有欣赏价值,又是学习临摹的好范本。本技法书的编辑出版能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加强图书的功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梅隐草堂珍藏:百梅书画》是编者许伟清将自己珍藏的一百多幅有关梅花的书画作品精选汇集而成,编者收藏梅花书画作品有年,其中不乏精品力作,今汇集出版,可谓文化艺术之盛事,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编者画室名梅隐草堂、百梅精舍,故有此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