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受人青睐、得到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毕嘉珍(Maggie Bickford)《墨梅》一书是对墨梅的次完整描述,她全面论述了中国画派中一种类型的形成,充分采用跨学科的方法,论证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准确地证明,允许现代学者近距离地去观察中国文人画艺术的形成过程。此外,《墨梅》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
《巨匠经典人体水墨》是一本汇集画坛巨匠经典人体水墨精品集,精选30位画坛巨匠及其300余幅经典人体水墨作品。 人体水墨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巨匠们艺术特色的集中展现,也是国内次较全面介绍画坛巨匠经典人体水墨作品精选集,展现了人体墨线艺术之美。通过简短的文字介绍了画坛巨匠艺术特色、创作心路历程和对艺术虔诚的态度。 围绕表现墨线和再现的素线来展示巨匠经典人体水墨作品,突出了墨线是讴歌和赞美生命之美的独特艺术语言。尤其选择艺术家埃奥?陶凯恩、阿麦瑞卡?玛婷和耶尔?帕奈克等巨匠经典人体水墨都是国内难得一见。 以问道为核心,从多角度、多层次介绍艺术家的创作心路历程,点缀在版面中的艺术家创作灵感心语,增加了读者对艺术家创作灵感领悟。 高等艺术学校教学和欣赏国外一流艺术巨
《任乐民水墨画作品选:大别情韵》主要包括:黄宾虹诗句意、家住崇山密林中、山无重数周遭碧、翠岭干重包楚塞、树树皆秋色、数树新开翠影齐、嵩山石碧挂飞流、秋后牧鸭、家住翠微中、小院新绿、春风染绿、南乡春晓、屋上鸠鸣谷雨开等。
本书精选“70后”优秀水墨画家近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旨在通过呈现“70后”艺术家自然而多元的“无边无境”状态,在开放的文化视角中重新思考“水墨”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独特价值。所选录的画家中既有选择从西方绘画的语言方式和观念表达中吸取元素,在一种“跨语言”的边界探索中发展独特的水墨语汇,也有从“守住中国画底线”的立场出发,将本土的笔墨遗产置放到新的语境关系中去进行绘画理想的个人陈述……在水墨艺术的当代转换中,这些画家坚持在作品中继续保有“水的感觉”和“墨的滋味”,在忠实于生活与时代感受的前提下,去进行个性化的“水”与“墨”相结合的“自由实验”,在不断寻找中使“水墨”走进当代,跨入新境。这批画家对推动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考级范本(中国人物画7级)》是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术水平考级范本系列中的一本。中国人物画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本书中通过各种案例介绍了人物画的画法,以实用为出发点,通过大量精选的典型实例,系统讲解了人物画的表现技法,深度解析了人物画的绘画过程。
中国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代表,水墨画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本书通过寇元勋教授对水墨画研究创作和教学成果,从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精神、基本技法、创作成果、教学经验、众评及作品赏析等多方面来呈现寇元勋教授对中国水墨画学理的深刻理解及形成独特创作风格的历程。借助寇元勋其人其画来充分诠释 中国水墨画家作品背后是重在心性与人格的锤炼,在水墨画理论体系流派众多风格多样的格局中,能真正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又具时代气息。
本画册为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白晓军的水墨写生作品集。画册中收录的作品是近来画家在华山、峨眉山等地的写生小品。这批小品画代表了画家在现阶段对中国水墨画的探索与新尝试,在艺术造诣上又上了一个台阶。白晓军的艺术风格独特,既雄厚豪放,又清旷流动、沉郁苍茫。他的画以水墨山水为主,画里的风景能够扑捉到山水的灵韵,尤其是他画笔下的桂林山水,率真、雄浑,画出了桂林山水的秀美与气势,墨色浓淡相宜,虚实结合,韵味无穷。 这本画册中所画华山、峨眉山、桂林等地的景色作品同样精彩,他把祖国各大名山用水墨地表现出来,他笔下的名山或许不是最写实的,但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哪一座名山,因其生动地描绘出了每座名山的气质。画家用简单的水墨语言描绘不同景物的特点,从画中也可感受到画家在作画时内心的平静,这份平静是优美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在远古的中国,自然中的山川、草木与鸟兽便与人间开始了亲和的关系。《诗经》中的诗篇,愈到晚期,草木鸟兽愈变成了诗人感情中悲欢离合的象征,这即是诗有六义中的比和兴。《离骚》中的兰、蕙、芷、蘅,更和屈原的志洁行芳融合在一起。至《宣和画谱》,其《花鸟叙论》谈及:“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鸽、鹭、雁、鹜,必见之幽闲。……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情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已鲜明地把梅兰竹菊并置一类,并阐发了它们在艺术特性上孤高清拔的象征意义。
陆抑非,当代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国画系花鸟专业的重要奠基人,为中国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及花鸟画教学作出了贡献。陆抑非先生早年在上海画界即享有大名。且不论当时花鸟画有"花旦"之称,即使在整个海上画坛中,他那一手纯正的恽南田式的兼工带写花鸟,也是独步一时,功力上超凡脱俗,气格上也是清雅优逸。《荣宝斋画谱:213牡丹芍药部分》收录了陆抑非的部分绘画作品,选取陆抑非的花虫禽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