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南京大学新文学中心马俊山教授的学术论文自选集。书稿中共收录了马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撰写的23篇学术文章,主要涉及中国早期话剧研究、著名话剧作家作品研究、中国当代话剧研究、中西戏剧比较研究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话剧历史与传统、现状与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书稿记录了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王延松在该校导演话剧《弥留之际》的舞台创作和排练教学的全过程,其全方位戏剧教学理念、排练全景和教学反馈贯穿全书。本书稿重点在于阐述这次排演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即,整个排演带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实验性;王延松导演有计划地针对当下戏剧教育与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和实验;并通过实现剧组的功能,使剧组的每位师生都在激活的状态中,释放能量,完成了全方位立体化教学实验。同时,该剧以中国戏剧家曹禺弥留之际的灵魂独白探问了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同时与当下时代与人心深度对话。
本教材是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高年级教程,本册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在2017年12月出版的《演员演剧指南.上》的后续教材,全套教材是表演专业本科学生的高年级教程,主要为了学习 塑造完整人物形象 的知识而编,通过全书的学习,可以指导演员如何将剧本由文本转化成舞台呈现。该书操作步骤很好详实,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全书接续上册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部分用一个具体的剧本《烟幕》为案例,实际指导演员完成一次完整的操作流程;第二部分,分析、批注《晚安啦,妈妈》等十余个剧本,从宏观上指导演员去探索人物塑造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