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丹所著的《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内容简介:植新品种/植物创新的保护制度,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美国和欧洲发展出两种各有特色的保护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及TRIPs协议的缔结和实施,在植物品种/植物创新保护的问题上,又增加了不少可能影响植物品种保护的国际力量。本书系统地讨论了美国植物品种保护制度、欧盟植物品种保护制度以及植物品种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尤其关注美国和欧盟立法选择的原因、特点及其实践运行情况,以及有可能影响各国植物品种/植物保护制度的国际力量及其原因,从而为中国的植物品种/植物创新的保护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提供借鉴。本书分为四编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编为“美国植物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分别以1930年《植物专利法》、1970年《植物品种保护法》以及1952年修订的《专利法
专利行政保护与专利司法保护共同构成了中国双轨制的专利保护制度。专利行政执法程序相对于司法程序具有便捷性、低成本等优势。研究专利行政保护制度的发展历史、法律体系以及专利行政保护的典型案例,对于理解专利行政体系的制度设计,明确专利执法的原则和程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务价值。 本书在对中国专利制度,尤其是专利行政制度进行概括介绍的基础上,精选了近年来专利行政程序实际处理的 24个典型案例,分为 发明专利的申请与实质审查 、 发明专利的复审与确权 、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确权 、 专利行政保护 四个专题,通过专利行政领域资深专家的程序介绍和法理解读,深入阐释了中国现行专利行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本书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科分会和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组织编写,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李济宇教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处周蓉副调研员和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周春洪所长主编,是一部关于医疗机构各科室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解析的专著。 本书在简要介绍知识产权、专利、著作权和商标等定义、特点和种类的基础上,着重收录了医疗机构各科室的经典专利案例、著作权案例和商标案例,让相关科室工作人员通过大量案例了解工作实践中哪些主题可以申请专利、著作权和商标,并加强对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另外,本书还列出了两种典型的专利申请范本,包括医疗器械类专利和中药类专利,每个范本包括一份技术交底书和一份专利申请文件,指导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专利申请的过程、需要准备的材料及如何撰写申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发表的关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和知识产权战略运用方面学术论文精选本。本书特点如下:(1)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本书精选的论文均来自作者对当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与战略领域相关热点、前沿问题的探讨;(2)研究内容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本书研究的知识产权问题,结合了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与实践,具有针对性;(3)研究内容和深度具有较高的学术品味,同时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走向
本书作为面向申请人的指导性文件,内容包括PCT国际阶段、国家阶段的介绍,并附有各受理局、检索单位、初审单位、各国国家阶段等相关信息的详细附件。该指南从申请人的角度出发,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抽象的PCT法律规定,所付附件内容翔实,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聚焦于BLM(Business Leadership Model, 业务领先模型)在业务战略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从一个业务经营者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业务战略管理三部曲—一战略设计、战略解码与战
《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创造性地提出并定义了表征专利自身价值大小的度量单位,即专利价值度(PatentValueDegree,PVD);构建了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从法律、技术、经济三个层面对专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产生相应的法律价值度、技术价值度和经济价值度;还制订了专利价值分析操作标准化流程及操作手册。
文学、学术、音乐、艺术和电影创作中的剽窃是一个魅惑着西方文化景观的争端问题。在本书中,美国最富影响力和争议的法律学者之一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对剽窃问题作出了简明、生动、令人耳目一新的考察。小说作家J.K.罗琳和丹·布朗、知名历史学家多丽丝.凯尔斯.古德温和斯蒂芬·安布罗斯、哈佛法学教授劳伦斯-揣伯、查尔斯.奥格里崔、初出茅庐的小说家卡·维斯瓦纳坦,这些人都曾被指控过剽窃——对于智识财产的盗窃——由此激发出的种种专家意见在媒体上广泛传播。但是,到底什么是剽窃?这个内涵出名地含混的语词的含义,作为跨越时代的历史与文化变迁的后果,是如何发生演变的?剽窃行为到底是愈演愈烈了,还是仅仅由于技术进步而变得更容易发现了?现如今的表达性作品市场如何影响了我们自己对剽窃的理解?真的存在“隐藏的记忆”吗——
《专利复审和无效典型案例评析丛书: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典型案例评析》共六章,分别从保护客体、实质相同和明显区别判断、相同和相近似判断、权利冲突、证据认定以及其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甄选了74个案例,对外观设计领域专利无效宣告典型案件的特点和法律适用进行了评析。
当前的、国际形势及实践已表明,变革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探索和创设传统知识私权保护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当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性的传统知识保护体系,根据传统知识对象的不同,提供可以利用的多种权利保护模式,并在同一种权利保护模式中配置多层次的保护措施。本书从传统知识保护对象界定入手,并对传统知识采用广义的定义方法;从需要、价值、权利三方面,分析传统知识利益形成、转化的正当性基础,阐述该利益向权利转化的制度条件和权利体系,证成传统知识财产权;释明传统知识保护的目标、思路与模式;提出传统知识保护议题下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利用和改造方案,并构架传统知识之上的特别权利保护制度。全书以利益平衡为主轴,加入传统知识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融合这一润滑剂,最终落脚于传统知识保护的制
《专利池的运营与法律规制》由专利池的概念开始,逐步系统介绍了专利池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专利池、专利池相关的法律政策、专利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系统总结了各种专利联盟的运作模式。
《专利复审和无效典型案例评析丛书: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典型案例评析》共六章,分别从保护客体、实质相同和明显区别判断、相同和相近似判断、权利冲突、证据认定以及其他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甄选了74个案例,对外观设计领域专利无效宣告典型案件的特点和法律适用进行了评析。
《电学领域复审、无效案件特点和典型案例评析》的内容涉及电学领域十一个方面的专利复审、无效审查的典型案例及评析,基本上囊括了电学领域专利审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审查涉及的问题,每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其的新技术、申请专利情况,并列举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述。
是美国法律经济学界的两位出名学者波斯纳和兰德斯在知识产权法领域的一本十分重要的法律经济学著作,对知识产权法各领域的基本制度和具体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细致的分析。涉及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商业秘密法和知识产权与反垄断等各个方面,提供了的模型分析,结合翔实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的政策选择提供说服力很强的论证方式,也为研究人员使用新的研究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对于同一问题,中国的学界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是日本著名专利法专家、技术史专家、前日本通产省专利厅评审部主任评审员富田彻男先生大作,由辽宁师大廖正衡先生组织翻译为中文出版。本书以日本为例,详细记述日本 二战 后如何发展经济与技术的过程,特别在专利技术领域,如何与美国针锋相对进行抗争,书中的记录详尽完善,还坦诚披露国际间专利斗争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日本以 二战 战败国的惨状,国家经济整体凋敝的现实,告诉世界:日本国家还要发展,技术还要壮大,那么,如何与诸如美国这样的技术大国进行贸易,贸易的策略,以及政策推进都有什么?有哪些措施?书中记录了日本使用一系列方法抗衡美国的国际技术霸权,今天读来令人思虑良多。日本的经验,对于中国而言,不无借鉴价值。新中国专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末叶,经过20年的发展,技术主义似乎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