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名家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他着重于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作品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其出版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 《出没风波里》集结了叶永烈采访生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顾中的精彩故事,既浓缩了中国现当代史,又聚集了历史见证人。它提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讲述角度,对一些曾影响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对一些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拐点事件进行了关键的碎片式打捞,通过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口述还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娓娓道来的平静讲述里涌动着大浪滔天的风波。这是对历史的私人视角的补充式钩沉,对于读者了解现当代历史很有价值。
《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20天:1927年9月9日-29日的中国共产党》以秋收起义爆发后到三湾改编之间的二十天史实为内容,结合当时国际情形,包括各党派、各团体的活动,纪实性描述这二十天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本书是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为纪念而编写的一本学习读物。本书是在2011年出版的《中共天津历史简明读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其中第十章“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是新增加的内容。本书认真回顾、全面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深入总结具有天津特点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深入总结天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服务于新的伟大实践有重要意义。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为迎接,深入挖掘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渊源及其内涵,丰富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更好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 本册讲述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在五四运动的有力促进下,以等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北大红楼为主要基地,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思潮进行交锋论战,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初步结合的过程,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永恒的真理光芒和时代价值。
高校大学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包含建设主体、建设对象、建设方法与载体、建设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本书通过对高校党建工作的考察,总结出高校大学生党组织建设以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的党建主线为核心的发展演进过程,以及指导思想的时代性、建设方法的丰富性、建设模式的互动性的时代发展趋向。提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服务型党组织应实现网格化的建设模式,通过服务功能的发挥彰显其政治功能,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融合。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开辟人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观、彰显人民主体性、坚持群众路线、建构现代化民主观、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至上的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全景式、立体化、多层次科学总结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生动诠释“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的真理力量。本书探索创新中国话语,全面解读雄浑壮美的中国故事,立足现实又前瞻未来,植根学术又关注实践,洞见迭出,娓娓道来,是领悟中国共产党品质智慧,把握中国成功密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勇毅建功新时代的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