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考察了传统中国的外交模式 朝贡体系 及其在广州的应用,接下来讨论了鸦片战争以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适用过程。1845年至1851年间,新的条约体系遭遇挫折,清朝方面竭力限制条约中承认的特权,而外国人也在尽力为他们获得额外的好处。1850年至1854年间,上海的状况极为混乱。随着外国海关税务司的最终确立,条约体系开始复苏。本书并未沿用当时流行的帝国主义观点,指出1842年至1860年间的新条约体系意味着清朝开始接受与外国人 共享治权 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通商口岸和外国海关税务司成为中西 共治 的合作者。
礼物自古以来就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作为友谊、道歉或权威的象征。布鲁梅尔探索了历代赠送的50件外交礼物,解释了这种政治艺术的巨大复杂性 通过必须符合收礼者自身利益和性格的礼物,为送礼者打造品牌。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使用塞弗尔瓷器,而奥斯曼苏丹则喜欢荣誉长袍。在某些情况下,收礼人毫不掩饰他们想要的礼物。约公元前1350年的《阿玛尔纳书信》记录了赫泰王子齐塔与埃及法老的通信,他想送给法老16个人,并强烈暗示法老想要一些黄金作为回报。从特洛伊木马到埃及的方尖碑,再到自由女神像,这本丰富的全球史为全球政治的奇特细节和壮观场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结 一带一路 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上探索新时期共建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是本书的核心任务。为此,本书试图从 一带一路 的治理结构出发,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高标准、可持续与惠民生的具体目标开展路径选择研究。在高质量发展路径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我们聚焦 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国际产能合作、道德风险、债务与环境可持续、国际认知、安全保障、机制化建设等,探讨相关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之道。
《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记载了作者强世功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书中收录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一国两制”的历史源流、基本法的形式与实质、中国的忧郁、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这是民国外交史学者唐启华教授在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要求,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了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为此,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于 2016 年 7 月在北京隆重举办"第四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打造自主可控的信息系统,创建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推广高效可用的实用技术,提升我国指挥控制科学技术进步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水平。 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是本次会议成果展示的一部分,本论文集作为我国指挥控制领域科技工作者成果的汇集,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创新思维理念、先进技术方法、优秀科研成果的重要媒介,是促进指挥控制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
自1992年中哈建交以来,双方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哈萨克斯坦进行了历史性的国事访问,进一步深化了中哈战略伙伴合作关系,揭开了中哈关系的新篇章。 值此中哈建交22周年之际,本书以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地缘文化为视角,详细梳理了中哈关系的发展脉络。 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的实现必将会给中哈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人民公社在中国始建于1958年,到1984年终结,其全部的历史计为27年。它发生在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目标是将人类好的理想变为现实,但是它却造成了历史上的悲剧。这是20世纪中国人死于饥荒以及战胜饥荒的最重要的史篇,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舞台上最为凝重的一幕。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作,是凌志军耗时7年写就的“处女作”。本书曾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图书奖”。
本书是在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通盘统筹和具体策划下编写的,收集整理了使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或国家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间进行国际联络和外事活动的专用文书。全书共分八章,覆盖了外交外事文书写作的各个主要应用场合,具体包括社交文书、讲演文书、告启文书、规约文书、商务文书等。
本书的价值在于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国继承制度史这样一个独特的研究课题和体系,并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方法,规范了中国历史上的继承的概念,比较完整地研究了中国历代继承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程,揭示了中国继承制度发展的规律,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就总体上说,本书是一部新意迭出、有开拓性和独特学术价值的专著。
毛泽东同志博古通今,堪称一位卓越的的公文写作大师。他不但具有丰富厚重的公文写作实践,而且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公文理论。他的公文风格和公文理论,奠定了中国当代公文的基础,也造就和哺育整整一代的中国公文工作者。《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系列:跟毛泽东学公文写作(纪念典藏版)》上篇对毛泽东的公文写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详细的阐发,下篇结合毛泽东具有代表性的公文加以赏析,同时还附上了毛泽东关于文章公文(写作)写作的相关论述。《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系列:跟毛泽东学公文写作(纪念典藏版)》是从当代公文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特视角撰写的一部填补空白之作,有助于人们研究毛泽东的公文写作艺术,并通过学习指导自己的公文写作实践。
《和平发展(大国的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 列丛书》编著者金灿荣。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承担 “大国责任”具有必然性与时代性,一 定程度上体现着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及走向。三十多 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作为一个新兴崛起的经济政治实体,中国正在履行国际责任并且将以更大的力度 和深度参与国际体系,为国际社会建设持续贡献正能 量。 《和平发展(大国的责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系 列丛书》围绕“和平发展与大国责任”这一主题,深 入地阐释了中国所扮演的国际角色、承担的国际责任 、发挥的作用,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 ,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方面的成就, 全 面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和作为。
“四清”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它持续了四年之久,直至“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运动从一开始的“清账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发展到后期的“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文化”。这场运动既是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也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毛主席为了“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这场运动历时近4年,前后有几百万各级干部和教师、学生、知识青年参加工作队,投入了“四清”运动、由于他们和广大干干部,群众的努力,这场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了好的作用虽然发生了严重偏差但由于这场运动是有领导地、分期分批地进行的中央对运动中的偏差也进行过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区域实践研究》立足中部宜昌,辐射全国各地,对我国东部、西南、中部、西北和北方地区典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区域比较研究,全面阐释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创新背景、设计理念、典型特征和科学内涵,系统分析现有模式的运行机制、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实践进展、运行效果,重新审视网格化管理对社区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居民自治、法治保障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为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本土资源、整合治理要素,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
主要介绍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尤其是党的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