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蒋绍愚文集》第六卷。本书2018年由上海中西书局出版,2021年上海中西书局又出版了修订本。2021年的修订本是作者在研读潘重规《论语今注》后,加入了相关内容,此外也对全书内容做了增补和修订。本书是作者在2007年给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开设《论语研究》课的基础上写成的。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讨论《论语》文句的通俗讲义。 全书分为七章。第一章重点讨论为什么叫《论语》,《论语》的 论 字为什么读l n,以及《论语》的编撰和流传的过程。第二章讨论与《论语》的阅读和理解有关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一、版本、校勘;二、分章;三、句读;四、词语的理解;五、句子的理解。第三章从《论语》中有关的章节来讨论孔子当时的一些大事以及孔子的态度。第四章到第七章,是关于孔子 仁 的思想、政治思想、修
本书以中心语名词作为分析和解释定语小句结构与意义的出发点,重点探求中心语名词对定语小句句法、语义上的选择限制作用,以及两者间的互动关系。本书主体章节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讨论定语小句内部分类的合理性(第二章)、两类特殊关系小句的限制条件(第三、四章)以及名词补足语小句的生成机制与表现(第五、六章)。通过对微观材料的细致分析,本书从新的视角对多类复杂定语小句现象进行解释,揭示出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与定语小句间的语义互动关系对定语小句结构的合法性、形成原因和解读倾向的深刻影响;进而分析特定的名词语义特征和概念结构在汉语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生成语法学是目前汉语教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流派,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用中文撰写的汉语生成语法著作或教材,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运用 生成语法学的理念和方法, 对现代汉语的词结构和句子结构进行了 系统地 描写与解析, 语言事实确切,理论分析深入浅出,技术细节清晰详尽, 涵盖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各个层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十年来生成语法 理论 用于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韩礼德文集10卷中,都是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译著全面向国内汉语界介绍韩礼德博士的研究成果,同时向国内其他学习和研究语言学的师生和研究者提供国际前沿成果的研究资料,因为有兴趣、而且能够顺利阅读英语文献的读者在国内毕竟是少数。这也是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五年规划项目之一。韩礼德文集几乎含盖了韩礼德的所有论著。第四卷:婴幼儿的语言。涉及婴幼儿和原始母语、从儿童语向成人语言的过渡、以及早期语言和学习三个部分。
《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为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和评定并的研究生教学用书。《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在西方词汇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学术思想史的高度俯瞰描写词汇语义学的中心 义位的多侧面和多层面,对语言学研究、教学以及词典编纂、计算机语言设计等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研究生教学用书:词汇语义学(第3版)》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订,改动和补入的有850多处,添加了一些前沿信息,充实了不少理论内容,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等等。
本书是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研究汉语语法历史发展的专著。全书共26章,从词法、句法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面貌、发展阶段及其内在规律,重点是历史句法学的探讨。 本书以汉语基本理论为基础,讲述了名词、人称代词、构词法的发展、词序的发展、长句的发展、语气词的发展,以及 五四 以后新兴的句法等知识。 本书材料丰富、系统性强,规模可观,是语法学研究的一部重要著作。
《认知语义学》(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Ⅰ Ⅱ,2000,the MIT Press.以下简称“本书”或“该书”)为认知语言学创始人、美国语言学家LeonardTalmy倾尽心血的集大成之作。《认知语义学》奠定了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领域,尤其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研究者之作。该书原创性强,各章理论自成体系,且包含多种理论系统。全书基于大量的语料,理论基础牢固。该书不仅对语言学领域内的分支(尤其是语义学、句法学、类型学等)具有方向性的引领作用,而且对人类学、文学(尤其是叙事学)、心理学、哲学、文化研究、神经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中的话题也有重要影响。此书使作者一举成为举世公认的认知语言学创始人。《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文库·认知语义学(卷2):概念结构中的类型及过程》的核心是“概念结构系统”。作者(塔尔米)在卷Ⅰ
本书首先介绍配价语法的理论背景和学术渊源,明确配价语法跟依存语法、格语法和生成语法中的论元结构理论的关系;还从化学类比、戏剧隐喻和谓词逻辑等多个角度来说明 (配)价 的定义和性质,揭示配价研究对于语言的结构描写和语义刻画的重要作用。接着介绍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的历史进程,重点评述其中的理论分歧,比如:(i)配价这种范畴的性质和基础;(ii)确定价数的标准和测试办法,等等。然后,针对汉语动词(包括形容词)在实际话语中复杂的配价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的汉语配价语法的描写模型;尝试把单一的价的概念分化为由联、项、位、元构成的配价层级,用以全面地反映动词在不同的句式中对名词性成分的各种支配能力及其各种句法组配方式。然后,在这种配价层级的控制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约1800多个动词(包括200个形容词
《元杂剧用韵研究》以现存元代一百五十六种杂剧的所有曲子作为研究底本,通过排比同曲牌曲子并辅以各种曲谱确定曲子韵脚用字,同时对照同时代的《中原音韵》,分析归纳韵字的韵部,展现了元杂剧记录的语音面貌及其与《中原音韵》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元杂剧各韵部的用韵尤其是出韵现象及其原因进行穷尽式探究。为使结论更加富于可信性与科学性,本书编者赵变亲把元杂剧与同时代的元散曲和略早于杂剧的诸宫调进行用韵上的比较,不仅论证了元代的实际语音状态,同时也发现了语音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另外,还专门讨论了入声问题。书后附录了现存一百五十六种元杂剧的所有曲子押韵字表。
生成语法学是目前汉语教学研究界的一个重要流派,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用中文撰写的汉语生成语法著作或教材,《现代汉语生成语法》填补了这一空白。由何元建编著的《现代汉语生成语法》运用生成语法学的理念和方法,对现代汉语的词结构和句子结构进行了系统地描写与解析,语言事实确切,理论分析深入浅出,技术细节清晰详尽,涵盖了现代汉语语法的各个层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几十年来生成语法理论用于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
本书研究内容,就是对四大经典的 新词新义 ,作了四种 解构 ,再细加分析,更以科学比例量化。这是极细微的 针线工夫 ,将字字珠玑穿连成串,重新组合建构复原。苟非治学多能复发大悲心者,何能完成此一巨著! 李志夫 《基于梵汉对勘的魏晋南北朝佛经词汇语法研究》一书,在全面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译佛经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部汉译佛经,运用梵汉对勘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穷尽性的调查,研究存在于这几部佛经中的共同的语言现象,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而探讨这一时期的中外语言接触对于汉语的影响。这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史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对佛教学、中印文化交流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姚振武
从语汇、语音、文字跨层级关联的角度看,单字和韵律词都是现代汉语的词汇单位。本书用词的概念整合网络理论来解释这两级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关联,提出双音词的词义具有从经验中浮现的原生性,双音词的词义利用单字字义中的元素和具有拓扑性的空间图式来建构。两个字组合成双音词时,能够建立对应物关系的元素或不能够建立对应物关系的图式,投射到混成空间,通过元素合并、募集背景知识并进行推理,产生新的意义。结构主义构词法依据元素间的对应物关系提出复合词的结构关系,而对不一定存在对应物的图式未加注意。本书以双音韵律词为语料,为汉语中融合了路径、背景、图形的方式动词提出了分析框架。
《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从焦点结构理论的角度,讨论汉语几个功能词语及相关结构的语义解释问题。这是作者继汉语配价和论元结构研究之后,对于汉语语义问题的另一个研究侧面。《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主体部分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项目“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02BYY033,2002—2005)的结项成果。
《汉语新虚词》(作者李宗江、王慧兰)研究包含了语篇关联语概述、副词概述、介词概述、情态词概述、唯补词概述、语气词概述、助词概述、语篇关联语词典、副词词典、介词词典、情态词词典、唯补词词典、语气词词典、助词词典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王寅教授在《构式语法研究(上下)》中不是单纯地简单介绍国外学者的理论,而是能鞭辟入里地评述其中的利弊,有理有节地阐发自己的观点,积极慎重地提出许多补救方案,这在上下卷中到处可见。他在国内早提出“语言体验观”,并发表系列论文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又基于此提出“体验性普遍观”(第3章第2节)、“体验性概念化”(第5章第2节),这为语言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向。基于这一观点本书又详细论述了构式的体验性(第9章第1节),这当算作者对认知语言学的一大贡献。
《碛砂藏》是当今为常见的一部宋元私刻藏经,附载了大量随函音义。《 碛砂藏 隨函音义研究》首次对其随函音义进行了系统整理,发掘其在佛教文献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价值,有助于学界进一步重视和利用这类汉文佛教材料,亦有助于今后通过佛经随函音义以了解佛教文化的传播和民众佛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现代汉语:实用语法分析》是专门为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编写的一套实用型语法教材,适合已经学完汉语基本语法并掌握了两千个左右汉语常用词语的中级学生使用。本教材第二版分为上、下两册,各十四课,每课均设有知识讲解、语词分析、病句分析和应用练习四项内容。 《现代汉语实用语法分析》上册,以汉语中常见的语法形式,尤其是常用的句型句式为基础,从词语入手,系统而深入地介绍十分实用的语法项目,特别是某些在基础课堂教学中未能涉及而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又具有特殊意义的语法内容,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复习和巩固的同时,加深对汉语语法的印象,提高他们汉语语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现代汉语实用语法分析》下册,是把汉语中常用并与汉语语法密切相关的词语及一些比较特殊的固定搭配格式作为主要内容,采用对比分
这几年我很看过几本讲现代汉语语法的书,得到一个印象是这些书的读者对象不明确,不知道是为谁写的。好像是谁都可以看看,看了都多少有点收获,但是谁的收获也不大。因为它既不能在理论上有所贡献,又不能在实用上有所裨益。近刘月华同志把她和潘文娱同志、故桦同志合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校样拿给我看,我愉快地把它看完,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会受到它的读者的欢迎的。
作为*部在汉语语料基础上讨论语法化理论问题的专著,本书试图在语法化普遍规律和汉语事实之间找到一个交汇点,即不仅以语法化理论方法来观照汉语历时形态句法变化,更重要地是以汉语历时形态句法变化的现象来证实或证伪既有理论,从而达到修正、补缺和创新的目的。全书共十二章,所涉及的主要课题包括 ?语法化环境 ?语法化链 ?语法化窄化观和扩展观 ?频率和语法化的关系 ?图式性构式的历时演变 对以上课题的讨论都以扎实的汉语语料分析为基础。此外,本书还分析了语法化理论的跨语言性和跨范畴性,并探讨了语法化过程重构的理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