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档案管理学》中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王传宇、沈永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出版。全书6编20章。导论主要阐述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的对象和任务、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编科技档案和科技档案工作概述,阐述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编档案部门对科技文件材料的监督检查,包括科技文件材料及其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协助指导科技文件材料的整理归档等内容。第三编科技档案管理,阐述对科技档案实体进行收集、整理、分类、保管、编目等问题。第四编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开发利用的条件、检索、编研、提供服务的方式等内容。第五编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论述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计算机检索原理,缩微与复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问题。第六编科技档案事业,包括其发展史、
本书为档案资料汇编,属于 中国科学社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 系列著作中的一种,主要内容是中国科学社自1916年至1948年召开的历次年会的开会情况,重点在于这些年会的总结报告和概况报道。将目前所见的中国科学社历次年会记录,经过收集、整理、选录、校注,汇编成书,供研究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
现代办公环境中,特别是伴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涌现,在外部环境与自身发展规律的双重影响下,文件与文件工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面临诸多新挑战。文件的种类、处理方式、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文件工作的内涵外延、管理规则、组织形式,文件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等都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乃至剧变。无论是理论研究人员还是实际工作人员,无论是机构领导还是一般工作人员,无论是行政管理人员还是业务人员,都必须了解和把握文件与文件工作的发展趋势,研究新领域,拓展新思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无论专职负责还是间接介入,毕竟文件与文件工作是机构依法行政、开展业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具有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的特点。 对现代办公环境中文件与文件工作的研究与探讨,是现代文书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本教材的
档案既是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现行活动的重要参考。邢建榕主编的这本《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的宗旨是为上海档案史料的开发、研究提供一个平台。书中不仅有上海各历史时期各类地方政府机构形成的档案材料,各工商团体、工厂企业、金融机构、社会团体、文化机构形成的档案材料,还有不少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著名人士的档案等等,涵盖的时间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150余年。本书是第16辑。
本书对档案学基础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论述。本书内容涵盖 档案 、 档案事业 、 档案学 的主要理论范畴,特点为:理论性与知识性兼顾,力求使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从而使本科生、研究生、档案工作者、研究者均能从中获得较为系统的知识、观点、论据和资料。本书结构简洁、逻辑合理,反映了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拟作为档案自学考试使用的教材。
《上海档案史料研究(第14辑)》分为专题研究;文化新语;读档随笔;档案指南;档案架;学术动态;书讯七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市政、地产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河道卫生问题;1864-1870年间上海公共租界苦役制考察等。
吴景平主编的《现状与未来--档案典藏机构与近代中国人物》为“复旦-胡佛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系列”的一种,共收入25篇文章,内容涉及国内外各个典藏机构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台北“国史馆”、中研院近史所及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珍本手稿馆、日本战史研究中心史料室、东洋文库等所藏有关近代中国人物档案的介绍,并对如何利用这些档案从事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按图索骥。
本书从信息论的角度,首先介绍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层次架构,各部分的组成;详细介绍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软硬件建设、数据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管理机制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安全保密体系建设,以及建设思路。应用软件工程理论,详细论述了企业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成果评价等,尤其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系统论述。为了进一步提供实践依据,本书分别从集团型企业总部、基层企业等不同角度进行选材,介绍了四个企业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案例。 本书适合企业档案工作者、各级档案行政管理人员、从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业务的服务商、高校相专业师生,以及档案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学习。
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是通过调查、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档案科研工作概论》一书立足于档案科研工作实践,次全面系统介绍了档案科研工作理论原则、档案科研工作程序、档案科研工作方法,填补了档案学科理论和档案科研实践的空白。全书共分七章.涵盖了档案科学研究概述、档案科研选题、档案科研文献的检索与利用、常用档案科研方法、档案科研应用文的撰写、档案科研管理以及档案科技成果实例举要等内容,实用性强。该书回答了广大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科研工作者什么是档案科研、档案科研研究什么和如何开展档案科研。本书既有基础理论、方法的阐述,也有程序、要求方面的介绍;既有标准、规范的解读,也有科研案例的
我国的档案开放工作至今已实施了将近30个年头,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开放的内容和方式还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而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档案开放目录,则需要高水平的档案人才和技术、充足的资金、完备的制度等。因此,国家各级档案馆档案开放目录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档案开放工作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书在对国内外档案馆开放目录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目录学和档案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档案开放目录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对策,不仅有助于国家各级和各类档案馆开放目录建设的定位,而且有助于档案馆在具体的方案实施中加以完善。
过去三十年,数字化浪潮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消费方式,短短三十年间,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未来,随着数字科技进入产业领域,数字化将更加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数字化生活全面展开。展望未来,未来十年又将发生哪些颠覆性的变革? 本书站在趋势的前沿,从健康、出行、消费、娱乐、创业、工作、学习、城市、社会九方面讲述未来的数字化生活故事,描画数字经济的全新图景。书中既有哲学层面对科技的思考,又有鲜活的案例,作者以深入的观察和通俗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每一个人,如何掌握数字经济的先机。
《档案管理实务》(第二版)是全国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文秘系列之一,是高职文秘、档案管理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书根据"能力本位"教学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档案管理内容设计为十个项目模块,介绍档案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全书分为十个项目,分别为:项目一 档案及档案管理体制、项目二 档案收集工作、项目三 档案整理立卷、项目四 档案价值鉴定、项目五 档案保管工作、项目六 档案检索与编研、项目七 档案统计与利用、项目八 实物档案、项目九 专门档案管理、项目十 档案数字化与数据库管理。本版教材结合档案工作的发展,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增减,增加了实物档案、社保档案和档案数据库管理等新内容。
本书所记述的组织机构基本信息数字档案馆系统的建设丁程,是国家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本书共分为10章,详细地介绍了组织机构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标准与制度、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数字档案系统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对外服务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各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管理者、数字档案系统技术人员的业务指导工具书和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国内外数字档案馆理论研究和建设工作者的参考文献。
本书基于现代秘书工作环境,在对文档管理工作进行概述的前提下,全面阐释文书档案工作的工作流程,实现文档管理的无缝衔接。主要内容包括:文档工作概述,文书办理,文书的归档与整理,档案的鉴定与保管,档案的检索、编研与提供利用,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声像档案管理概述,专门档案管理概述。重点在于解决如何实现科学的文档管理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各级各类组织。本书主要面向秘书、档案专业本科生,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学生、秘书及档案工作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秘书人员岗前培训教材。
抗战时期,包括西南联大在内的众多教育、科研机构迁到云南,极大地推动了云南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昆明也成为全国教育文化重心之一。抗战胜利后,这些单位先后北返,高等院校仅存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及省立英语专科学校,昆明那曾经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随之冲淡,地方文化日渐空虚,教育水平日趋低下。刚刚过去的八年抗战被动挨打的惨痛教训,使周锺嶽、秦光玉、由霎龙、阮肇昌、于乃仁、于乃义等一批教育、文化、学术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非提倡学术,不足以建国;非致力研究,即无以建学”,而云南教育及科研现状使他们深感焦虑。一方面,云南高等教育资源有限,高中毕业生升学困难与战后国家百废待举、急需人才的矛盾凸显。另一方面,辅导研究机构的缺乏又使大学毕业或留学归来者以及好学深造之士未能继续其研究,造成人才资源
王旭东*张昌山主编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研究丛书》立足于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建设,以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借鉴 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观察文化产业发展动态。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涉 及的主要概念、类型、意义,阐述了面临的障碍与困 难,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方式,并对解决存在的问 题提供了一些对策和办法。
《*史档案资料汇编总目索引》严格遵照原书的体例结构,将分散在每册中的文件目录汇总,原则上照录原档、照录原编者所拟的文件标题,对因原编校者疏漏而出现的错字、别字、漏字及衍文等现象,在核对档案原件的基础上,已加以纠正。
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是档案网站建设的核心内容。《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研究》在多年来开展“中国档案网站普查”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了我国综合档案网站和美国、英国等国外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及其组织状况,明确了档案网站信息资源及其组织的概念、内涵、特点,探讨了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的原则、功能与流程,从信息基本分类、信息存储揭示、信息综合表现、新兴方法应用四个层面系统阐述了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从理念、平台、体系、界面四个方面设计了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案,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后研究了我国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组织机制。《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研究》可作为档案学、情报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亦可供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馆(室)相关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