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瓶梅》问世以来,潘金莲仿佛就成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人们通过她体味到宋明时期的生活百态。一部《红楼梦》都让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何况为之母的《金瓶梅》!不过应该在评论《金瓶梅》的时候除了援引上述鲁迅先生的精妙评语之外,应当再加一条,即世人看见宋明时代的食货志。《潘金莲的发型》正是如此,通过作者的优美文字、旁征博引的典故以及精美的引图,从人们的衣着开始,直到食住行,我看到了潘金莲所代表的宋明时代人们生活的典型表象,对当时的人物形态、意识形态还有审美形态有了具象的感知。书的文字咀嚼之下生动鲜明令人口齿噙香,引图则中外兼顾详细周至,不失为一本非研究者了解我们古人生活的好书。
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以自然、社会、历史和情爱等主题,分别分析、叙议和升华情感,每篇文中有大量文学作品以作素材,增强说服力。全书语言优美动人,晓畅易懂。
二十四节气既是时令更是农时,农业的时间就是植物的生长过程,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无不真切地感受到植物与天时的互动。本书稿通过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应时民俗的阐述,详细地描绘了植物随着节气推移发生的变化,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费孝通,1910年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而后的10年时间里,他先后写出了《生育制度》、《初访美国》、《重访英伦》、《乡土中同》、《乡土重建》等一系列大受读者欢迎的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1957年,却因一篇《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使其在反右派扩大化中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右派,从此沉寂了20年。1979年起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80年,领衔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在美国丹佛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并被列为该会会员。1981年在英国伦
姓氏是文明的曙光,是血缘的标志,是婚姻的纽带,是部族的开端,是国家的根基。姓氏出现最早的民族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黄二帝,而炎黄子孙繁衍出一万二干余姓氏。他们跨地域、跨国界,甚至渗入异族而形成新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林姓古今史事。内容介绍了林姓古今史事。内容包括林姓的寻根、源起、流布、盛事、文化、名人和胜迹。林姓受姓两千多年来,演绎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兴衰事,涌现了众多令人景仰的著名人物,成为中华姓氏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姓氏之一。
《百家姓》以四言为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极易识读记忆。《百家姓》中的姓氏编排,更多地注意了流传和识记的效果问题,很难严格照顾到姓氏实际的人口数量及其发展情况。其中的编排逻辑,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百家姓》的起首句“赵钱孙李”,据推测,是因为“赵”指赵宋,是以国君的姓氏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是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姓。本书在编排上首先按照《增广百家姓》的排序,但人口数量较少的姓我们在编排上把它们放在了后面,以反映姓氏使用的现状。
田一可著的《田一可说弟子规》对《弟子规》中的每一句话进行详解,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以学以致用、经典落地为根本出发点,以鲜活、生动、趣味的语言来提高可读性。作者融通古今、中西比对,以提升大家的生活智慧,让生活更美好、身体更健康、家庭更和谐、事业更长久为优选目标。希望本书能够唤醒读者的灵魂,切实、可行地改变读者的行为,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问题和困难。
《弟子规》和《三字经》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弟子规》偏重的则是规矩。或许也可以说,如果《三字经》更多的是意在传授“文化”,那么,《弟子规》所看重的则更多是文明。钱文忠先生分22讲,从规矩、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弟子规》的内容和精义。
《百家姓》以四言为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极易识读记忆。《百家姓》中的姓氏编排,更多地注意了流传和识记的效果问题,很难严格照顾到姓氏实际的人口数量及其发展情况。其中的编排逻辑,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百家姓》的起首句“赵钱孙李”,据推测,是因为“赵”指赵宋,是以国君的姓氏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是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姓。本书在编排上首先按照《增广百家姓》的排序,但人口数量较少的姓我们在编排上把它们放在了后面,以反映姓氏使用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