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25-49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饮流斋说瓷(中华生活经典)
    •   ( 1859 条评论 )
    • 许之衡杜斌 著 /2018-09-01/ 中华书局
    • 许之衡,室名饮流斋,自号饮流斋主人,故说瓷一书,书名为《饮流斋说瓷》。全书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各章纵说历史变迁,横说花色种类,追本溯源,层层递进,析入毫芒,为初学入门之基础,治瓷学者之书。

    • ¥45 ¥45 折扣:10折
    • 元青花(精装)
    •   ( 574 条评论 )
    • 陈燮君 主编 /2013-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元青花是中国古代青花瓷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类别,也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个特殊的品种。对其的研究跨越学科甚至行业,是不少领域都关注的文物。元青花中的一部分精品已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品。本书从300多件元代青花瓷中精选出35件,对其进行原样临摹,手工绘制了原图,不仅还原了原作风貌,同时全方位地展现瓷器上的青花图案。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了解元代的青花瓷及其历史和特点,同时又对元代的历史背景加以介绍。 博物馆绘本 这种形式目前在国内尚属首创。本系列还将陆续推出《玉器》、《陶瓷》、《青铜》、《家具》等。 本书由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主编。

    • ¥34.6 ¥48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陶瓷所体现的造物艺术思想
    •   ( 133 条评论 )
    • 朱广宇王廷信 著 /2018-09-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陶瓷所体现的造物艺术思想》从古代陶瓷日用器、礼器和丧葬器三种类型的陶瓷器着手分析,总结出陶瓷艺术中所体现的 器以载道 、 器以藏礼 、 文质彬彬 、 物与神游 和 得意忘形 的造物艺术思想。并在结论部分指出,在我国传统的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文人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各个艺术层面上,陶瓷艺术越向上层靠拢,其所具备的人文思想内涵就越丰富,所反映出的不同时代的造物思想内容所占比重就越大。

    • ¥37.5 ¥52 折扣:7.2折
    • 中国陶瓷源流及域外传播
    •   ( 136 条评论 )
    • 石云涛 著 /2015-05-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讲述中国陶瓷在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与各个民族间的相互认识、了解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内容有:瓷器的辉煌诞生,早期瓷器发祥地,白瓷和青瓷,宋瓷八大窑系,元瓷输出与域外传播, 明代瓷业的发展,清代外销瓷的发现与收藏。

    • ¥30.3 ¥42 折扣:7.2折
    • 至宝在中国——惊现绝迹千年的瓷帝柴窑
    •   ( 56 条评论 )
    • 沉石李松堂 /2015-12-11/ 新世界出版社
    • 本书采取问答的形式,解密瓷器之首柴窑的有无,主要回答了一个千年之谜:柴窑到底有没有?如果有,它又在哪里?多少年来收藏家们一直在寻觅柴窑,国外尤其日本收藏大家也在苦苦寻觅,但一直未果。对柴窑的论断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作者以轻松的文笔,朴实的语言,严谨的作风,诚挚的态度,本着爱国的激情,向世人公开了一个收藏秘密。该书图文并茂,首次公开柴窑,也首次公开一些鲜为人知的藏品,能让世人看到真实的柴窑是个什么样子,真实的国宝是个什么样子,给世人一个明证。

    • ¥33.5 ¥36.8 折扣:9.1折
    • 紫砂研究(第二辑)
    •   ( 1 条评论 )
    • 史俊棠 主编 /2007-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宜兴紫砂闻名世界。它不仅具有宜茶的性能优势,而且色泽独特,造型多变,实用性和欣赏性兼备,从而在中国手工艺术门类中独树一帜。本书从多角度对紫砂的历史源流、文化内涵、制作技艺、艺术特性等等,作了精辟的分析。撰者中既有紫砂工艺大师,也有各大艺术院校陶瓷专业的学者,汇集了近三四年来主要的紫砂陶瓷研究成果。

    • ¥28.8 ¥36 折扣:8折
    • 器型、纹饰与晚明社会生活——以景德镇瓷器为中心的考察
    •   ( 75 条评论 )
    • 肖丰 著 /2010-08-01/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通过对明代景德镇瓷器的个案分析,解读瓷器器型、纹饰、铭文及款汉所隐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全书“图文对照”,以一种“情境体验”的方式,对晚明社会生活进行触摸与观察。作者力图以器物观照社会。揭示明代景德镇瓷器的隐喻意义——明王朝的兴衰承运。作者全新地诠释了晚明器用的“瓷质化”现象以及瓷器纹饰的“泛俗化”问题,并用以实证晚明社会生活的异变。 器用“瓷质化”要求瓷器生产的成套化、系列化和使用的专门化;同时,生活中原本属于其他材质的器物纷纷被瓷质器型所替代,许多新的瓷器器型被开发出来。“瓷质化”的心理诉求揭示了晚明社会上层尤其是皇室生活“由俭入奢”的深刻转变。瓷器纹饰的“泛俗化”表明:晚明皇室御用瓷器纹饰追求“吉祥喻意”向民间习俗靠拢;民间器用纹饰追求“富贵气

    • ¥39.7 ¥47 折扣:8.4折
    • 中国陶瓷研究
    •   ( 88 条评论 )
    • 汪庆正 /2008-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系上海文博名家名著之一种,是上海博物馆馆长陈克伦先生编选的汪庆正先生有关陶瓷的经典论文汇集。收录了《“粉彩”即“洋彩”考》、《官、哥两窑若干问题的探索》、《中国陶瓷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索》、《唐英和清雍正时期的制瓷成就》、《青花料考》、《元青花和明洪武瓷议》、《景德镇彩绘瓷器》、《汝窑析议》、《明景德镇洪武瓷述略》、《哥窑若干问题的讨论》等文章。

    • ¥39.5 ¥50 折扣:7.9折
    • 陶瓷科技考古
    •   ( 67 条评论 )
    • 吴隽 主编 /2012-08-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国古陶瓷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技术内涵和艺术价值,也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著作系列:陶瓷科技考古》按照陶瓷科技考古工作开展的顺序,全面、系统地介绍陶瓷科技考古各环节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如陶瓷科技考古的相关概念,古陶瓷相关遗址的调查、勘探与发掘,古陶瓷组成、结构及性能分析方法,古陶瓷制作工艺研究,古陶瓷修复技术,古陶瓷时空定位等,并对陶瓷科技考古学科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展望。 《材料科学与工程著作系列:陶瓷科技考古》的出版将填补陶瓷科技考古在教材方面的空白,可作为陶瓷科技考古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使用,同时对广大科技考古工作者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 ¥46.7 ¥49 折扣:9.5折
    • 明代宫廷陶瓷史(Y)
    •   ( 128 条评论 )
    • 王光尧 著 /2010-09-01/ 故宫出版社
    • 《明代宫廷陶瓷史》是《明代宫廷史丛书》之一,由故宫博物院陶瓷史专家王光尧研究员撰写。本书是中国古代宫廷陶瓷史的明代断代史,其内容既包括宫廷所用陶瓷器的本身,也包括宫廷获取和烧造这些器物的方法、管理制度及其影响,还包括因为宫廷之价值取向和政策而导致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附加在这些陶瓷器上的宫廷文化因素和宫廷政治或国家政治的内容。作者通过多年对考古出土文物和传世文物的研究,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向我们系统阐述了明代宫廷陶瓷史的丰富内容,并配有大量的实物图片,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了解明代宫廷陶瓷的权威之作。

    • ¥29.5 ¥35 折扣:8.4折
    • 中国陶瓷古盆
    •   ( 22 条评论 )
    • 张德生 编著 /2007-08-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系全面介绍中国陶瓷古盆,并以宋、元、明、清御窑厂瓷盆为重点的专著。 本书部分,简要介绍中国陶瓷古盆的艺术特点、风格、形式、工艺流程、存世方式,以及鉴别、收藏、陈设与使用等内容;第二至第二十七部分,具体介绍自新石器时代至民国8千余年陶瓷古盆的历史进程、历代陶瓷古盆珍品鉴赏。书中精选了400余幅凸显中国特色、造型精美的古盆图片,每幅图片均附有简明的赏析文字;另外,书中根据内容编排,还插配了一些珍贵的历代陶瓷古盆与盆景的绘画史料,进一步启示陶瓷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欣赏中国陶瓷古盆的艺术特色。

    • ¥45.8 ¥56 折扣:8.2折
    • 域外浙瓷
    •   ( 5 条评论 )
    • 何鸿 著 /2009-10-01/ 江西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课题旨在抛砖引玉,将浙江瓷器作为一个个体,一方面置身于中国整个瓷器体系中,另一方面又置身于世界陶瓷文化的视野。浙江瓷器的域外流转离不开本土文化的滋养,因此,在设置内容的时候,有很大篇幅是介绍浙江瓷器发展历程。如浙江陶瓷器发展简表。

    • ¥27 ¥33 折扣:8.2折
    • 柴瓷
    •   ( 13 条评论 )
    • 苗文兴 /2010-1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本书作者通过四十多年追踪考察柴窑柴瓷和寻觅窑址的历练,以其所获可靠的成果,科学地揭示了柴窑柴瓷的胎质、釉质、釉色、成型艺术、装饰艺术、烧造技术以及诸类器物的名称和用途等等;解答了古陶瓷史上的一些难解之谜:订正了过去的某些误传、误判和错讹:对柴窑柴瓷在瓷业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应有的社会地位作出了合乎实际的评价,填补了中国古陶瓷考古的空白。 《中华文明一辉煌创举:柴瓷》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开创性著作,共十六篇,开卷之篇即展示了一百多件精美器物的图片,把柴窑柴瓷诸器的故有风采呈现于世,以满足广大读者一睹为快的审美情趣与渴望。 二、三两篇,为排解歧见,作者依据可靠的史实和证据,认定柴窑柴瓷是客观存在的,并非谁人杜撰或子虚乌有。 四至十篇,作者以考察考证所得的史实和证据,正本清源

    • ¥36.8 ¥46 折扣:8折
    • 青花青
    •   ( 6 条评论 )
    • 杨俊艳 著 /2007-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时至今日,青花瓷器依然流行,它仍旧保持着旺盛生机。如果您是偶然接触了此书,不妨回家吃饭时,看看手中的青花碗、桌上的青花盘,细细品味一下那种白地儿有蓝色图案的瓷器,相信您对“青花”会感到特别亲切了。 青花青,色彩淡雅、幽青,华而不艳,明快悦目。青花瓷始创于唐代,盛于元。明、清达到*。历代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烧制完美的唯属景德镇窑。唐代的青花瓷为形成萌芽状态,纹饰色彩很不稳定,不管是从胎、釉、彩都可以感受唐代水平的特点,而且数量极少;元代青花已经达到成熟、精美的程度,胎体有厚重、轻薄,大、中、小器形都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极富特色,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层次多,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明代青花瓷器的青花,主要原料是氧化钴,但由于采用不同的钴土矿,所呈现的色泽就不同,根据这种情况,

    • ¥25.1 ¥29.5 折扣:8.5折
    • 民国瓷器
    •   ( 20 条评论 )
    • 高士国 著 /2013-03-01/ 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
    • 瓷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瓷器则是数千年瓷器发展史不可断缺的重要一环。《民国瓷器》是一本赏鉴民国瓷器的小书,既是对作者高士国多年来鉴定鉴赏民国瓷器心得体会的一点总结,也希冀能为广大读者了解、认知、发现民国瓷器的美与内涵提供些许帮助。

    • ¥45 ¥60 折扣:7.5折
    • 灵土与窑火的艺术
    •   ( 35 条评论 )
    • 刘丽文著 /2013-11-01/ 江苏大学出版社
    • 《灵土与窑火的艺术(镇江出土瓷器研究)》将镇江出土的瓷器上起商周,下至元明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面的展示了镇江古代瓷器文化的发展进程。所涉及的瓷窑有越窑、瓯窑、德清窑、洪州窑、景德镇窑、吉州窑、定窑、登封窑等,范围很广。这是作者从事三十年古瓷器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本书可供古陶瓷研究者参考使用,亦可供广大文物爱好者和瓷器收藏者参阅鉴赏。

    • ¥31.6 ¥38 折扣:8.3折
    • 中国陶瓷鉴定史
    •   ( 33 条评论 )
    • 赵 宏 /2015-05-01/ 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 本书旨在完成一个崭新的课题,即勾勒出中国陶瓷鉴定历史的大致轮廓,并为现实陶瓷鉴定者提供陶瓷鉴定发展的历史线索。从目前一般的角度来看,陶瓷鉴定就是简单地面对实物,确定它的年代;然而陶瓷鉴定的内涵远比这丰富得多,即使是如一般认为的确定实物的年代,也应该看到真正准确地把握实物的时代需要有许多方面的准备,并且鉴定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层出不穷。因此要想真正展示中国陶瓷鉴定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幸的是,中国陶瓷鉴定的发展是与中国陶瓷史学的发展相同步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文献资料,从一个角度去研究,是陶瓷史学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就是陶瓷鉴定的内容。诚然,鉴定是实践,是面对实物进行分析和判断;然而在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陶瓷鉴定大家把他们的鉴定心得写成著作出版,因而他

    • ¥36 ¥48 折扣:7.5折
    • 早期阿拉伯陶瓷
    •   ( 105 条评论 )
    • (英)莱恩 著,王安娜 等译 /2014-08-01/ 学林出版社
    • 《早期阿拉伯陶瓷》编辑推荐: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陶瓷发展都与中国关系密切,阿拉伯陶瓷也不例外,《早期阿拉伯陶瓷》第三、四章,作者详尽考察了伊斯兰陶瓷与中国陶瓷的关系。有西方专家认为,9—11世纪的伊斯兰陶瓷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其辉煌程度足以和中国陶瓷相媲美,根据《早期阿拉伯陶瓷》描述,伊斯兰陶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中国唐代陶瓷的影响。

    • ¥26.6 ¥38 折扣:7折
    • 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   ( 540 条评论 )
    • 黄义军 著 /2010-09-01/ 文物出版社
    • 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高峰期,其中青白瓷的生产在同时期各窑系的窑址中数量多,分布广,在外销瓷中也是*宗的产品。作者在总结考古学、陶瓷工艺学及社会经济史等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宋代青白瓷的起源、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区域开发等历史地理问题。《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的写作开拓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野,也深化了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扩大了其社会影响,为历史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27.4 ¥38 折扣:7.2折
    • 名家点金 文物知识系列 陶瓷
    •   ( 73 条评论 )
    •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 主编 /2013-07-01/ 山东教育出版社
    • “陶器是原始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它是将黏土按照人们的需要,制成一定的形状,再经火烧而成的。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跨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精心制作的陶器,不仅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用具,还因其极具美感的多样造型、精美的纹饰而成为艺术品,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前。当人类文明的曙光照耀在黃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沃野上时,先民们早掌握的工艺技术,就是烧制一种用泥土捏成的陶器。此后,随着谷物贮藏和日常饮水的需要,陶器随之发展起来,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这是来自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编的《名家点金文物知识系列(陶瓷卷)》的节选部分。

    • ¥36 ¥48 折扣:7.5折
    • 圆梦青花
    •   ( 77 条评论 )
    • 刘佩华 著 /2011-05-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这本以瓷盘为专题的图录中绝大多数是清代、民国时期的日常生活用瓷。但是,这些看似普通的瓷盘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从中映射出当时的民风民俗,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寄托着老百姓渴望幸福美满、多福多寿的梦想。作者正是抓住这个切入点,以平和的心态,以无尊无卑的平等之心,用圆圆的瓷盘来还原一段历史,来宣示自己的收藏心得,同广大古陶瓷爱好者一道来圆收藏之梦。

    • ¥43 ¥43 折扣:10折
    • 土耳其、伊朗馆藏 元青花考察亲历记(海外中国文化珍宝探秘书系)
    •   ( 9 条评论 )
    • 许明 著,王炜麦 摄 /2008-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作者为元代瓷器研究专家,多次主持元瓷国际研讨会,与国外收藏元瓷的文博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2001年和2007年,他先后应邀赴土耳其、伊朗考察中国元代瓷器,发表《通往托普卡比的梦幻之路》、《德黑兰2007伊朗馆藏元青花考察亲历记》两文,在收藏界引起震动。本书除收入两文外,还有两百余幅独家照片。对于解开元青花之谜以及元青花鉴定问题有特殊意义。

    • ¥41.6 ¥52 折扣:8折
    • 80件最有意思的中国陶瓷(平)
    •   ( 309 条评论 )
    • 王志军 等编著 /2012-04-01/ 文物出版社
    • 王志军、黄林纳编著的《80件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博物趣吧》系 列之一。 彩绘蟠龙盘,制作精巧,花纹别致。盘为敞口,折沿,平底,外壁压印 浅浅的绳纹,内壁磨光,先饰一层黑色的陶衣作底,再以红彩或红、白彩绘 出蟠龙图案。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头在外圈近盘口边缘,身向 内卷。尾在盘底中心。方头圆目。张大口。牙上下两排,口里吐射出一条长 物,似麦穗状或鸟类的羽毛。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鬣状物,体中及顶部均 有略微错落的双层鳞片,尾部鳞片单一,身体饱满而外张,沉稳而强健。它 既像蛇,又像鳄,角似羊角,显然是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特征于一身。 蟠龙口中所衔物,在远古被视为一种瑞兆的标志。图像为平涂,线条匀称, 表现了图画的原始古朴的风格。 《80件有意思的中国陶瓷》是一本普及读物

    • ¥35.3 ¥36 折扣:9.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