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 51408-2021所规定的隔震设计方法体系有很强的革新性,发展并确立了以 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直接设计法 中震设计法 和新一代隔震设计反应谱为代表性内容的方法体系,隔震技术目前在各地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等推广使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隔标》的总则解说、基本规定解说、地震作用和结构隔震验算解说、隔震支座及隔震构造解说、多层与高层建筑隔震设计解说、大跨屋盖结构隔震设计解说、多层砌体建筑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建筑隔震设计解说、核电厂建筑隔震设计解说、既有建筑和历史建筑的隔震加固设计解说、村镇民居建筑隔震设计解说等。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荷载和地震作用;5、结构计算分析;6、框架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设计;8、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9、筒体结构设计;10、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1、混合结构设计;12、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3、高层建筑结构施工。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同时废止。
本规程是根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与标准工作委员会《关于发布〈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土标委〔2019〕11号)的要求,由天津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在本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和总结了基坑倾斜桩无支撑支护的工程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后经审查定稿。本规程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符号与参考标准,基本规定,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工程监测及有关附录。
本书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结构设计。
本指南编写单位多年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和生产项目,编写人员近年来在延安新区承担了大量房建、场馆、市政道路等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本指南共分为11个章节,分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勘察阶段、等级和纲要,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岩土室内试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变形监测,地下水。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0年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20〕18号)要求,为规范山东省内装配式型钢组合结构基坑支护的应用,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有7章及6个附录,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7.监测;附录。 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建筑大学负责解释。
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中常用的、内容有所改变的、难于理解存在歧义的、新补充的条文,以文字、图形图像、表格数据等形式,准确、简明地表达出来,为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和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提供一部专门的工具书籍,使该书使用者能够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规范条文的深刻含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于2010年12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满足教学需要,为工程界广大读者学习新规范提供参考,参照新规范有关内容对本书版进行了修订。 本书第二版仍包括两部分。部分采取问答形式,叙述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难点·并对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有关条文和公式的意义作了说明和推演。在部分中包括: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以及各种常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等。 第二部分为“解题指导”,其中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目的在于通过解题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掌握部分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力求解题步骤清晰,说明详尽。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新规范的参考。
促进城市社区的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保障智慧社区建设和运行的质量,规范智慧社区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居住类和产业类城市社区的建设、更新和治理过程中,对智慧社区的建设配置和运行发展水平进行整体评价的过程实施和结果确定。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评价方法;4.智慧社区基础设施;5.智慧安防;6.智慧健康;7.智慧交通;8.智慧能源;9.智慧家居;10.智慧资产管理;11.智慧社区服务
本规范共分10章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荷载分类与荷载组合、 荷载、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吊车荷载、雪荷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偶然荷载。 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公告 405号批准、发布,自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同时废止。
本标准共分九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的通知》(建质〔2018〕95号)、《陕西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陕建发〔2019〕1153号)的要求,由陕西省建筑业协会组织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省工程质量管理经验做法,参考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写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贯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的实施,统一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管理和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管理。
装配式建造方式是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企业从劳动密集团向智力密集型、从手工劳动为主向智能建造转变的手段和工具。自2016年以来 、住房城乡建设部及各省市相继颁布有关政策和文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应该说,中国的装配式建筑真正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体系。全书共分为9章,包括:概述,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设计,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预制构件生产,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施工,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成本优势分析,BIM在装配整体式SPCS结构中的应用,实践案例,发展展望。本书内容精炼,实用性强,可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朱平华、夏群主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等编写,重点介绍了工程实践中常见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并附有详细的设计实例供读者参考,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钢筋混凝土楼盖、单层厂房结构、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等。为了使学生能 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每章开头设有学习目标,结尾附有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26lt;燃气工程项目规范%26gt;GB 55009实施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著
《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标准数据集(2022版)》共包含四大类,分别为:通用数据集,专病常规数据集,基因数据集,以及不良反应数据集。共有20个模块,具体包括:患者人口学信息,就诊记录,患者疾病概览,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及月经婚育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诊断信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及免疫组化,骨髓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疗效评价,随访,基因检查,不良反应,费用等。这样划分的目的一方面是使数据集在分类上 加清晰、符合临床诊疗流程,方便研究者查阅和使用;另一方面,数据集的颗粒度也会 细,结构化程度 高, 程度贴合临床研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