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六所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北京798厂区北侧地块城市及建筑改造利用设计”的教学内容。该课题包括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部分内容,学生从整体区域研究出发,通过现场调研、问题分析、项目策划,提出城市设计的方案,并有选择地完成建筑单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规划统一设计,将工业废弃地作为工业遗产,把798地区建成为北京市的一个标志性区域。 本书内容有教学过程的介绍,教师的解题,作品的评析,以及22份精彩的毕业设计,可供国内外建筑院系建筑学教学交流、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借鉴与学习。
《非常5+1--2012建筑类五院校城市规划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作品集》由杨新海、彭锐、张忠国、苏毅、张军民等编著,本书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苏州科技学院三校联合全国首届城市规划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的完整展示。汇集了三校的共同成果,提交11份完整的毕业设计文本。这次联合毕业设计的成果是当今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是一次有意义的教学新模式的尝试。本书可供国内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交流进行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进行借鉴和参考。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中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设计中,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施工中去,正确使用国家的规范、条例和规程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有一定的知识面、与他人协调和配合的能力。这是因为建筑的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并需要多专业交叉配合才大能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科毕业设计的内容也要不断地完善和充实。 本书是《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的第2版,此次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高教司编写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手册、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以及2003年开始施行的国家系列标准进行修改和增补。在篇增加设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第二篇增加了公路设计、桥梁结构两章。箱形基础、基础
我希望在毕业设计的教学中灌输一种“研究性设计”的思想,因此各种不同的基地事实上一方面既是真实性和具体化的设计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虚拟的、抽象化的研究基地;岛屿作为厦门这个沿海城市的一个重要环境特征(事实上,厦门本身也是一个岛),有必要展开对具备岛屿特征的、处于现代城市变革中的“城中村”“村中城”等问题的研究;这可谓是我的一点点教学“野心”,希望这个对于“列岛”的研究性设计和设计性研究是系列的、连续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
《土木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方向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范例(上建筑工程方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编写的,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专业 建筑工程方向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范例(上建筑工程方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规划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入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砌体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钢屋架设计、框架结构设计等。
本书收录了2008Revit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业。相较与以往,这设计作业有很大的提高,它们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设计表达能力的增强,图面表达效果良好,尤以三、四年级设计作业为突出,学校之间的质量差异明显缩小,从中反映出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设计前期分析问题能力增强,特别是采用了一些新的信息资料收集方法和手段,反映出学生有较强的立意构思能力;三是针对综合性和复杂性问题的选题增多,如旧城改造和旧建筑改造、城市设计等作业参评比例增大,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所提高;四是设计内容出现不少紧密结合国家建设急需的课题,特别是围绕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等课题不断涌现,体现了为国家建设服务的设计创作大方向。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形成基础扎实,要求严格、注重实践、综合发展的教学风格。本书全面地介绍了规划专业2002~2007各年级的教学大纲、教学思路及代表性学生作业。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专业教师及学生学习参考。
继2006年中国高校环艺专业毕业设计主题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之后,学年奖活动又经过主办方近一年紧锣密鼓的筹备,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作品征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城规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美院等相关院校教授组成的评委团的认真评选,大赛结果终于亮相。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45个院校获奖。金奖(*概念创意奖)、金奖(*设计方案奖)、银奖(*概念创意奖)、银奖(*设计方案奖)、铜奖(*概念创意奖)、铜奖(*设计方案奖)、优秀奖(*概念创意奖)、优秀奖(*设计方案奖)、*指导老师奖、光与空间*表现奖等奖项相继诞生。现汇集成册,供广大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师生和设计
《天津大学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作品选集2008—2015》是近年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国内外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优秀作品汇编,集合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自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重要学生设计赛事中的获奖成果。其中收录的学生竞赛作品,不仅为广大建筑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参考的作业范本,也记录了近年来国内外竞赛水平和方向的发展变化,更体现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育人为本、教精学优的教学传统。
在成功举办 首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 第二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再次联合举办了 第三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 。本届景观毕业作品展首次按照 景观设计 和 景观规划 两个方向遴选优秀作品。共收到景观设计类作品272份,景观规划类作品128份,学科方向的细分不仅利于交流,而且还很好地体现了评比的公平和公正原则,同时对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参展作品质量也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作品选题更加关注城多发展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议题。
第六届全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竞赛,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作品征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城规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美院等相关院校教授组成的评委团的认真评选,大赛结果终于亮相。本书将获奖作品汇集成册,供广大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专业的师生和设计师参考使用。
今天,我们的建筑教育面临着进入新世纪以来强烈的挑战。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建筑创作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建筑教育。本书将讨论全球化与地域性的交织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并作为本书的重要目标展现出多重方向的教学体系。本书着眼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努力认识、发掘建筑教育的新内涵,促进各个学校间的交流,使我们的建筑教育在充分展示各自特色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的创新。通过锐意进取,在日益复杂化甚至常常自相矛盾的建筑实践环境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失去自我。这对于建筑和建筑设计的未来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的要求,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内容、设计阶段以及设计成果要求。 贾开武、王喜强、李素娟、郝婷玥主编的这本《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建筑工程方向)》重点内容是从建筑、结构两方面对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规范标准规定等内容进行介绍。 建筑部分包括:常用规范条文介绍,从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定到无障碍设计、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节能设计等。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施工图设计方法、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分别就住宅、教学楼、办公楼三种常见的工程形式进行了专项设计介绍,并附有设计示例等内容。 结构部分包括:结构抗震与概念设计,结构选型与布置方法,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与组合设计,构件截面设计,楼板、楼梯与基础设计,平法施工图的绘制,并附有框架
由伊恩 杰克逊*的《建筑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指南(精)》这本建筑学专业职业生涯指南将有助于你 *好地与人沟通,每一页都在建筑的基本原理上提供必要的建议 通过使用这些技巧、原理和指南来指导你自己的设计。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在你的设计课上提高你沟通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在这里,大多数你读到的和看到的都在世界各地的建筑课程中每天被讨论,被当作课程辅导及评审之前的备忘录,因此你可以参与这些*愉快且*具挑战的设计空间的任务,并轻松的表述你想表达的。 本书汇集了20世纪*受尊崇的建筑大师绘制的 300幅**建筑画作品,它既是一本建筑风格的史书,也是对20世纪建筑学的纵览。本书按时间顺序分为五各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简短的文章作序,强调了这个时期的趋势和风格。
本书为第五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作品设计范围涉及公园、广场、住区、道路、新校区、商业街、滨水区、度假区、风景区、建筑单体及等不同类型项目。其中不乏优秀设计作品,理念新颖独到,设计思路清晰,文化韵味丰富,注重生态。
本届“晶艺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活动共有48所学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共提交学生作业327份,计857张。其中:一年级31份,二年级76份,三提级98份,四年级67份,五年级56份。经由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以及各地设计院知名建筑师组成的评委会的严格评审,共评选出来自于37所院校的92份优秀作业。其中一年级9份,二年级24份,三年级31份,四年级15份,五年级13份。所有获奖方案将在全国各地区的公共展览馆对社会进行公开的巡回展览和观摩,以期引起社会对建筑教育和建筑事业的关注。评选出来的优秀作业现结集出版,供全国建筑院系的大学生们参考。
本书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的教学计划安排、优秀学生作业以及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其内容整体反映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成果。 本书旨在体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方向——使国内建筑设计教育保持学术研究和现代建筑学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对国内建筑院校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参考价值。由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和国际接轨,通过本书也可以与国外院校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国际院校进行教学与学术上的交流。
本书收录了近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环艺系学生专业调研的部分作品,主要讲授完成调研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归纳出实质性的认识,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并通过摄影、实地写生、文字记录等手段完成信息采集工作,终完成系列研究成果,从而使学生获得专业调研的完整操作过程和对该课程的全面认知。搜集了大量有关资料,帮助读者掌握如何快速有效的完成各项规定的调研任务。
论文集以“人本聚落●品质民居”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民健康发展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思想。该书分为民居建筑的词与物、民居的品质营建、人居环境与健康、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活化 新几个部分,通过聚焦传统民居(聚落)人文传承和民居品质营造,探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人居环境与健康关系及意义,研究新时代 民居建筑发展方向和创新实践。
本教材是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根据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大纲,并参照我国*规范编写。本书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之一,是服务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辅导书。以本套书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已获“2005年*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被评为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本书内容涉及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民用房屋设计、厂房设计、道路设计、桥梁设计及地下建筑设计,以及结构抗震、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土木工程概预算设计等。本书以上述内容为阐述对象,介绍设计方法,并给出相应设计例题,供有关院校师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参考。 本书的配套主教材为沈蒲生教授主编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第2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辅助教材,也可供工程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