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第3版的基础上做了全面修订,汇集了116种常见血液病的国内外诊断及疗效标准,并由近70位血液病学知名专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体会,对诊断和疗效标准做了评论与诠释,以帮助读者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项标准。
本书为血液透析护士层级培训的专业教程,内容包括肾生理功能与功能障碍的基础理论,血液净化各项技术的应用、护理操作、并发症及处理,透析质量管理、人文关怀、护理带教、护理科研等。本书突出系统性、专业性、实用性,并以《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SOP)》《血液透析专科护理操作指南》《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操作指南》《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防控护理管理指南》为参考,制订培训目标与学习大纲,同时增加了拓展内容,以满足各层级透析护士学习的需求。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共15章,以国家《血液净化标准操 作规程》为蓝本,结合临床护理实践,详细阐述了肾病基础知识,血液透析原理,血液净化技术的治疗原则、方法、护理及应急处理。同时,也介绍了血液净化的常用药物与检验、血管通路的操作技术及护理、患者体液平衡的管理、患者营养管理、患者运动及康复指导、血液净化室的环境及资料管理等。
指南对规范临床医师的医疗行为和提高临床诊疗质量已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学习和熟悉各类指南的要点,是当前临床医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临床医师在学习、理解和应用各类指南时,常遇到许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对各类指南制定的背景资料不熟悉。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第1版于2004年出版,第2版于2006年出版,第3版于2008年出版,深受广大临床医师的欢迎。 《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第4版)》在重点介绍各类心血管诊疗指南要点的同时,还全面地复习各种指南中所依照或参考的重要临床研究证据。
《哈里森内科学(第19版):血液系统疾病分册》选自世界领域公认的标准内科学教科书 《哈里森内科学(第19版)》血液系统疾病部分,适合各大医学院校医学生在见习和实习阶段、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阶段使用,也可供高年资医生随时查阅与提高。进一步获取更
本书共分红细胞系统疾病、白细胞系统疾病、出血性系统疾病、血液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输血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五篇,包括血液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对策、治疗对策、病程观察处理、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价。内容保持基础与进展并重,在介绍基本概念的同时,注重新知识的引入,使本书在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不失科学性和前瞻性。 可供高等医学院校、临床、科研机关人员参考。
经过全国许多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同道戮力同心、辛勤耕耘,《白血病》书稿业已完成,并于2004年1月付梓,我们全体参编者以能为本专业乃至我国医学的发展再尽绵薄之力而备感欣慰。 《白血病》版于1979年春问世,迄今已整整24年,赢得了专家的赞许和读者的欢迎。但现今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领域瞬息万变,就白血病防治工作而言,其研究进展的目新月异,不禁令人有沧海桑田的感慨。在此期间,有关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由“冷”至“热”,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热门”之一,这一进展,使我们对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看到了预防和征服白血病的曙光;免疫学、分子生物研究的深入,使白血病的分类有了更科学的基础;一些前所未有的化疗药物,正作为新的武器,支持着血液病医
《血小板疾病(第2版)》由侯明、戴克胜、彭军主编,本书曾于2009年出版版,当时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有关血小板的生理和病理资料,以便读者解决或发现问题。编者们在完成本书的版编写后,由于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关于血小板研究的新的文献又陆续发表,有些甚至是该领域突破性的成果。因此在版的基础上,补充这些新的文献和资料不仅必要而且急需。该书修订时,为保持编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原来参与编写的人员基本保持未变,同时又适当邀请了某些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比如苏州大学戴克胜教授对血小板疾病基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延伸,使得本书变得更加厚重和丰富。恰如当初编著该书的心愿,如能给读者提供有关血小板的相关知识,我们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侯振江和杨晓斌主编的《血液学检验》修订继承 第3版的特色,创新网络增值内容。在强调“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思想性 、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全书除“绪 论”外,包括“造血检验”、“红细胞疾病与检验” 、“白细胞疾病与检验”和“血栓与止血检验”四篇 ,分别从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 行介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
《西氏内科学》是一部经典性世界医学名著。几十年来,多次修订再版,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被世界各国医学界誉为“标准内科学参考书”。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在翻译出版了《西氏内科学》第19版、20版之后,又获得了该书*版全世界范围内独家中文翻译出版权。 为了保证译本质量,准确地反映原著的内容和特我以,该公司聘请了我国著名翻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内科学家王贤才教授担任第21版《西氏内科学》总主译。
《血液病诊疗规范》是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数十年对血液病研究经验和目前的临床研究前沿诊疗技术汇聚而成的指导性书籍,涉及目前常见的成人及儿童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可以有效地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血液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规范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血液病诊疗规范》是国内部血液系统疾病诊疗规范专著,涉及血液系统各类疾病,全书共分为七章:章主要为各类白血病的临床诊疗规范;第二章主要为各类淋巴瘤的临床诊疗规范;第三章主要为各类贫血的临床诊疗规范;第四章主要为各类出凝血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第五章主要为各类骨髓增生性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第六章主要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诊疗规范;第七章主要为儿童血液病的临床诊疗规范。
本书总结了近10年铁代谢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进展。全书共26章。第1~11章是基础部分,讨论了铁的生物学作用、毒性、吸收、转运、释放,以及参与铁代谢的主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第12~26章是临床部分,讨论了常见铁代谢紊乱疾病如神经变性疾病、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运动性贫血、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低氧、骨质矿化异常、妊娠期贫血等与铁代谢的关系,阐述了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系统在药物运输和定向给药中的应用及铁调素相关药物的药理学应用。 本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和相关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参考。
闫树旭、周合冰、李晓辉编*的《实用血液病鉴别诊断指导》共22部分,包括血液病诊断方法、症状鉴别诊断、相关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血细胞学鉴别诊断、骨髓细胞学鉴别诊断、溶血检查鉴别诊断、出凝血鉴别诊断、抗凝系统鉴别诊断、流式细胞学鉴别诊断、染色体鉴别诊断、基因鉴别诊断、血液病影像学鉴别诊断、血液病超声波鉴别诊断、血液病各论鉴别诊断、血液病综合征鉴别诊断、与血液病相关疾病鉴别、血液病中医辨证(鉴别)、血液病实验室检查正常值、血液病实验室检查的选择、血液病病情评估等。
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教材与之相适应。近几年来,血液学进展迅猛,找到适合血液病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学的教材已很困难。本教材由国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血液科专家编写,编写者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有血液界的中青年骨干。本教材力求先进性与实用性并举,涵盖了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及血栓性疾病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相关内容,在力求全面涵盖血液学的新进展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临床的实用性,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参考本教材进行临床实践。 本教材为血液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低年资血液专科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参考用书。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外科在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方面开展比较早,采用的方法较多,诊治的病例居全国之首。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参照国外*的临床研究进展编写此书。本书介绍了大隐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的各种疗法的利弊和经验教训,反映了当今临床治疗的*现状,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医师参阅。
本书分3章系统地介绍了血液系统正常细胞形态、血细胞化学染色和常见血液疾病细胞形态。另设有附录,均为血液实验室常用的各种简表,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以图片展示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全书259幅图全部来自临床标本,经过采集和拍摄,认真筛选,确保细胞形态真实、清晰,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文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适合于临床医师和检验技术人员参考阅读,亦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参考书籍。
血脂主要是指存在于血浆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异常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冠心病急性事件(冠脉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起重要作用。人类探索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研究已经历了100余年,充分认识到,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已进行了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其结果反复证实: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不仅能显著减少冠脉事件发生的危险,而且是目前针对冠心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一项有效措施。这些临床研究的丰硕成果又转而推动了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的基础研究,从而使临床血脂学迅速发展和日臻完善,现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卫生部近期公布的国人健康调查资料表明,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血脂异常发生率在快速地增加,中国约有1.6亿人存在血脂异常
本书的特点是:1.实用性:①着重描述关键性实用技术,用70%的篇幅(10章/14章)详细叙述;②介绍国际相关实践指南和中国2009~2010年相关血液净化规范。2.新颖性:①理论新,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文献,进行综合描述;②介绍*进展性技术,比如生物肾、透析膜未来等。3.广泛性:①本书读者群广泛,多学科,不仅针对肾脏科医生、透析医生,还针对急诊医学、感染科、免疫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医生,介绍以上科室相关疾病的治疗,比如多脏器衰竭-CRRT、儿童透析、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血脂分离技术、人工肝、妊娠与透析等;②介绍相关透析护理技术,细述护理操作规范;③介绍透析中心管理、质控知识。这对已建和将新建的透析中心的准入和规范化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教育,为基层、社区和农村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了整体内容的优化,在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突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全书除“绪论”外,分“造血检验”、“红细胞检验”、“白细胞检验”和“血栓与止血检验”4篇。每篇都从基本理论、检验方法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注重各部分内容的相互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在检验方法中,仅描述了“概述”、“参考区间”和“应用评价”,具体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质量控制等在本书配套教材《血液学检验实验指导》中详细介绍。因本书形态学分量较重,增加了图片。本书还配有多媒体教学光盘,方便广大师生使用。
本书对血友病的历史沿革、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实验室诊断、替代治疗、各种专科处理及优生优育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共分六章:章主要对血友病的历史进行回顾,同时对血友病的临床流行病学、正常止血机制和血友病的分子缺陷进行详细介绍;第二章主要介绍血友病的临床表现;第三章重点介绍血友病的临床及实验室诊断和鉴别诊断、家系调查以及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第四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血友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第五章则探讨了血友病患者的心理等问题以及出血的预防;第六章主要介绍了其他国家血友病防治的经验以及世界血友病联盟推荐的防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