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的主编是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分四篇共42章。篇~15章,系总论部分。介绍感染微生态学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背景,详细讲述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正常微生物学宿主转移、定位转移与感染的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变异及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关系;逐一剖析临床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微生态的影响。第二篇系各论部分,包括6~30章,根据现有资料,讲解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第三篇包括第31~35章,详细介绍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包括第36~42章介绍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无菌.悉生动物的培育与应用。
《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的主编是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分四篇共42章。篇~15章,系总论部分。介绍感染微生态学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背景,详细讲述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正常微生物学宿主转移、定位转移与感染的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变异及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关系;逐一剖析临床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微生态的影响。第二篇系各论部分,包括6~30章,根据现有资料,讲解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第三篇包括第31~35章,详细介绍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包括第36~42章介绍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无菌.悉生动物的培育与应用。
《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的主编是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分四篇共42章。篇~15章,系总论部分。介绍感染微生态学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背景,详细讲述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正常微生物学宿主转移、定位转移与感染的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变异及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关系;逐一剖析临床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微生态的影响。第二篇系各论部分,包括6~30章,根据现有资料,讲解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第三篇包括第31~35章,详细介绍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包括第36~42章介绍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无菌.悉生动物的培育与应用。
本书是一部专门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处理的专著。虽然其他专著中也有涉及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内容,但随着移植病人的逐年增加,有关移植后感染的处理仍需进一步研究。随着该领域的重要进展在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上的发表,目前,移植感染已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本书主要包括:移植后感染的风险与流行病学、特殊部位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感染控制等内容,并对选择抗巨细胞病毒感和真菌预防治疗的时机也做了阐述,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平衡特殊感染预防策略的利与弊,更好地造福于移植患者!
本书为“新图说泌尿外科学丛书”之一,由日本临床一线的专家、学者联合编写。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尿石症及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基本知识。全书共分尿石症和泌尿男生殖系感染、炎症两部分,内容包括:尿石症的流行病学,上尿路结石的诊断,下尿路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泌尿系非特异性感染的诊断与治疗等。本书思路新颖,图文并茂,颇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日本泌尿外科同仁对学术求精求实的精神和活跃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本书是一部专门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处理的专著。虽然其他专著中也有涉及免疫功能受损患者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内容,但随着移植病人的逐年增加,有关移植后感染的处理仍需进一步研究。随着该领域的重要进展在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上的发表,目前,移植感染已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 本书主要包括:移植后感染的风险与流行病学、特殊部位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以及感染控制等内容,并对选择抗巨细胞病毒感和真菌预防治疗的时机也做了阐述,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平衡特殊感染预防策略的利与弊,更好地造福于移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