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几十家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及相关专业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写,供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学习、实践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的图书。 本次修订根据近年来我国感控法律法规、感控指南更新情况、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等,对各标准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更新。全书围绕手卫生、不同传播途径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医院感染监测、多重耐药菌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职业安全与防护等15个主题,共纳入临床常用、重要的143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与前一版相比,此次修订更多采用了表格形式,使内容更简洁明了。同时配以流程图和简单示意图加以注解说明,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及内容的易操作性。 本书的读作对象包括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临
本书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和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几十家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及相关专业专家与学者共同编写完成。全书共8 章24 节552 题。依据国内外有关法规、规范、指南、专家共识,参考国际感染、感控领域新循证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及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征集并解答552个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疑惑。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相关定义和术语、医院感染监测、基于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防控策略、手卫生、安全注射、诊疗器械和环境的清洁消毒、隔离技术与职业安全、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报告单解读、多重耐药菌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医疗废物与污水管理等方方面面。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查阅,附录中收录了感染病学、医院感染管理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指南目录。
数十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在诊治经典传染病及感染病的医疗中具有学科特色和优势,收治了大量疑难和发热待查病例,其中不少病例是较为经典和疑难病例。本书精选这一两年来较为精彩的确诊案例,对它们的诊治过程加以描述,附上医师经验体会和诊疗思路,配以翁心华教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师的实践心得,并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加以病例评论,相信对临床有浓厚兴趣的医生可以从这些最后揭开谜底获得确诊的疑难杂症分析过程中获得独特享受,在愉悦的医学思维流中获得疑难感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Ferri s Clinical Advisor 2021一书详细描述了 988 种医学障碍和疾病,涉及呼吸、感染、心血管、消化、肾病、风湿、血液、肿瘤、内分泌、妇产科、骨科、神经、精神、急诊等十余个学科,涵 盖的医学主题总数超过了1200个,包括数以百计的插图、流程图、表格,足可以称为医学百科全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用性和实用性。本书为其中的心血管疾病诊疗分册。系统介绍了心血管各疾病的诊疗要点与治疗精要,适用于临床医生作为随查口袋书随时查阅学习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感染病学(供8年制及7年制5 3一体化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第3版)》既精简了部分教学内容,突出学习重点,又关注学科进展以及近年来疾病谱的变化。本次编写按照总论、朊粒感染、病毒感染、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原虫感染、蠕虫感染、系统感染概述、感染性疾病临床相关问题、特殊情况下的感染及其他感染相关问题的顺序编写。编写过程中在病原体编排部分增设了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等章节,增加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人无形体病、放线菌与诺卡菌感染、厌氧菌感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病、肺孢子菌病、梅毒等疾病;在系统、症候编排部分对临床常见的发热、发疹、腹泻、肝功能异常和头痛等症候进行了重新梳理,力求帮助八年制学生在掌握感染病学理
本书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案例为主线,围绕着具体工作方法,讨论不同工作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采取措施后的效果、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和关键点,系统地介绍各项工作如何正确地开展,如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案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案例、医院感染高风险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的推进工作案例、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案例精解、手卫生推进工作案例、如何推进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建设等。
《内科诊疗常规》主要内容包括内科常见危重症、肝病内科常见疾病、肝病消化专业常见疾病、感染科常见疾病、皮肤性病专业常见疾病、结核病专业常见疾病及新生儿科专业常见疾病章。对各专业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疗效评价、预后与预防及随访监测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内科诊疗常规》体现了以传染与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特色,同时将临床路径、慢性病随访服务管理体系、器官功能评价及十二级分级诊断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佑安特色的诊疗规范。
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预防正不断面临新的变化,可是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应的感染病学专著去迎接这样的挑战。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很普遍,是各科医生经常面临的问题。但是,目前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也较普遍地存在着误区,使得临床中的感染问题变得愈发复杂和严重。随着抗感染药物选择压力的逐渐增大、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及相形之下新药研发的减慢,很多以前可治的细菌感染现在变成了“不治之症”。 作者编写本书的初衷只有一个:促进感染病学学科的发展和提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我们力求以比较新颖、实用的方式和编写体例来达到这一目的。 本书设十一章,论述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十一个重要问题。章下设节,每一节由一个实际病例引出我们的问题、经验和思考。一个病例就是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作出分析和评
该书以介绍感染和肝病专业病例的方式来展示医学知识。通过一个病例,系统阐述1~2个知识点,深入剖析临床思路,系统总结相关临床问题,认真反思错误出现原因,努力解决临床医师对类似病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或误解,实用性强,指导意义大,相信对各级医师、各层次医疗机构都会有很好的指导参考价值。
本书分为五章,以法律、条例、办法、规范和指南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为序编排练习题,并在每章的后列出了练习题的参考答案。本习题集可作为各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以及临床医技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所用,也可作为各级医院培训和评价培训效果所用。希望本习题集的出版,能为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一定作用,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持续发展发挥正能量。
本书作者参阅了国际国内大量权威文献,结合自身临床检验工作实践,提出了“三层诊断、四层用药、两源控制、指南一道”的感染性疾病理念。三层诊断(p)指的是拟诊断、极似诊断、确定诊断;四层用药(t)指预防用药、经验治疗、抢先治疗、靶向治疗;两源控制(s)指感染灶控制、感染源和患者的控制;指南即国际、地区指南本身,当然也包括了循证医学证据。 对感染性疾病相关的临床、研究人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结合国内外感染性疾病谱的**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在第2版基础上增加了结核、深部真菌病等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新发传染病章节。内容分为四篇,分别为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常见疾病诊疗、诊断技术及抗菌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应用。附录收入常见传染病的消毒方法,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
由徐小元等编著的《传染病学》为北京大学长学制教材,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版。全书遵循 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 的原则,同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除了常见传染病,尤其增加了近年来新增加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禽流感等,以反映国内外在传染病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全书注重对专业词汇的英语训练,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
本书介绍8种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医院获得性肺炎、侵袭性真菌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胆道感染、阑尾炎、腹腔感染,每个病种分析5个典型案例。从疾病基础知识、临床表现到药物特点、合理应用,系统地分析和总结常见的用药问题和监护要点,并建立相应的规范化药学监护路径。
李为民、唐红主编的《感染科医生手册》共分四篇,具体内容包括感染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的诊断思路、常见感染性疾病、常用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常用感染性疾病诊疗技术。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规律性,为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本书篇介绍了感染性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如发热、皮疹、黄疸、咳嗽咳痰、肝脾大等的诊断思路,每章内容后都附有诊断流程图,清晰易懂。第二篇以影响我国人民健康较为严重的县级医院感染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介绍了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诊断、鉴别及治疗、防控要点,并创新性地针对县级医院医生归纳出以 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时机,危重并发症的处理,预后的判定以及及时判断患者有重症化倾向 为主要内容的注意要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第三篇介绍了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寄生虫药物以及糖
进入本世纪,呼吸道病毒较为活跃,先后在多个 国家或地区暴发了SARS、H5N1、H1N1等疫情。《流感的中西医治疗》由林棉主 编,笔者深入浅出地对流感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较为全 面的介绍,既是一本专业书籍,又是一本科普读物。书中详细介绍 了流感的规范化诊断、中西医 治疗措施、研究进展、防护措施以及饮食调养。本书的重点以及特色在于从中医学 的角度对流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论述,并结合自己的 临床经验,融合伤寒及温病学说对流感进行分期论治,提出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化湿宣肺三法合用的治疗理 念,创立的“羌银解热汤”在流感早期治疗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书中介绍的 流感预防、护理、调养知识对于广大群众有良好的指 导作用,避免大家在应对流感 时误入歧途。 在《流感的中西医治疗》即将出版之时,我国上海、江苏等地出现
蒋建新主编的《创伤感染学(精)》是我国**部系统阐述创伤感染的专*,全书共有36章,100万字,系统介绍了创伤感染的历史沿革、流行病学、病原微生物学、病原茵结构与致病机制、病原菌耐药机制、创伤感染免疫学、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机制、模式识别受体机制、信号转导机制、创伤感染风险性的遗传学机制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全面介绍了各部位创伤感染、特殊创伤感染、灾害性创伤感染、高原创伤感染、烧伤感染、战伤感染、、小儿创伤感染、老年创伤感染等临床特点,以及创伤感染防治原则、营养支持、中医中药治疗、创伤感染护理等内容。本书既充分体现了创伤感染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诊治技术,也充分突出了创伤感染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研究新进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全书内容新颖,注重实用,不仅可以作为创
本书由工作在传染病临床线的中青年专家共同编写,在总结编著者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著成本书。全书包括急症传染病症候学、备型传染病急症、病毒性急症传染病、细菌性与其他病原急症传染病以及监测、急救、护理、药物应用等内容。在病毒性急症传染病章节中,系统介绍了各型急症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本书全面反映了国内外急症传染病学的前沿研究成果,突出临床,注重理论的先进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从事临床内科、感染科等专业医师参阅,也适用于医学院校学生、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感染疾病的专科进修人员使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一书于1997年问世,于2002年进行了次修订再版。此书问世后,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使其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三大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者备受鼓舞。随着对幽门螺杆菌研究不断地深入,在H.pyfor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又有许多新进展,人们对H.pylori感染处理中的某些争议问题又有许多新见解和新认识,所以,作者于2009年作第三版出版。第三版无论从基础理论,还是到临床实践,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而且增添了新近国内外对H.pllori若干问题处理的共识意见和指导原则。本书由原来的89万字增到100万字。全书共76章,分成五个大篇:篇为指导性文章;第二篇为幽门螺杆菌的基础研究;第三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疾病;第四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第五篇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