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是一部现代妇产科学教科书。全书共37章,配有220幅插图。内容包括妇产科学绪论、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普通妇科学、妇科肿瘤学、女性生殖内分泌学、妇科泌尿学和盆底重建外科学、妇科内镜诊断与治疗、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妇产科学》立足于“好教、好学”;力求系统性、完整性;强调经典性与创新性。每一章节正文前凝炼知识要点,正文后总结英文摘要,并附有病例摘要型多选题。本书主要作为医学本科生教材,同时适用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亦可作为中青年妇产科医师的临床案头用书。
本书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反应科是中国临床反应学的发源地和摇篮。1956年5月1日,个反应科在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创建,至今已经58年。北京协和医院反应科在最早将变应原制剂用于诊断和治疗过敏。50年前,叶世泰等反应科的前辈们用4种美国变应原制剂诊断中国患者未发现阳性反应;根据疑似患者临床特点经过缜密的环境调查、花粉曝片、皮肤试验和鼻黏膜激发试验,最终证实蒿属花粉是中国北方地区诱发夏秋季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重要花粉。
全书分为绪论及上篇、中篇、下篇。绪论全面介绍临床思维(诊断思维和治疗思维)的内容和方法;上篇:内科临床思维程序,介绍了常见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思维方法和步骤;中篇:常见内科疾病的临床思维,结合临床资料,分别对呼吸、循环、消化、泌尿、血液、内分泌与代谢、神经系统疾病及风湿病和结缔组织病的诊疗思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下篇:思维讨论病例,列出了一些较复杂的病例,并进行了示范性讨论。本书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楚,简明扼要,理论联系临床,实用性强。本次修订不但补充了许多内容,还结合外进展进行了更新,适合广大医学生及各科临床医师,尤其是内科医师参考。
《临床研究设计(第4版)》内容全面、丰富,不仅包括了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计量和计数资料的描述性统计与推断性统计方法和研究设计,并且包括一些统计方法学的新进展。帮助读者较快地熟练掌握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技能,《临床研究设计(第4版)》以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为主要目标,介绍各种常用的研究设计,借助数据统计分析的案例介绍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规范丛书:不孕不育诊治技术规范》以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参考外相关指南及经典著作,针对导致不孕不育的相关疾病,以临床诊疗指南、诊疗流程、临床路径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阐述。内容简洁,以期在不孕不育诊治过程中明确致病因素、合理诊治步骤、优化诊治流程、提高诊治效率,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主治医生究竟该读什么样的参考书?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不要再去读大学的统编教科书了。其实只看教科书根本无法解决真正的临床实践问题。主治医生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面临两大任务,一是繁重复杂的临床问题,二是专业上不断进步的要求,这是大学教科书无法提供的,于是就有了针对主治医生的这本书。 本书强调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在疾病诊断、治疗、病因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强调的是前沿性、前瞻性和学术性;二是临床问题的解答,重点介绍在临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疑点、难点和重点,强调的是实用性、经验性和针对性。所以本书不会追求全面性和系统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内科诊疗常规(2012年版临床医疗护理常规)》编著者胡大一。提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要有效的领导,这种领导支持来自于医疗机构的许多方面,包括治理层领导们、临床与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处于领导职位的人的支持:质量与安全更扎根于每位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当医生与护士评估患者的需要并提供医疗服务的时候,本书的内容毫无疑问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如何做到切实改进质量,以帮助患者并降低风险。同样,管理者、辅助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通过北京市《临床医疗护理常规》的学习并应用于日常工作中,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资源利用率,从而达到质量持续改进与医疗安全的目的。
《15天熟记内科》一书是联想记忆应考系列之一,共47章,按照经典内科学教材的框架介绍了内科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各系统的内科疾病。本书特点在于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字、词的联想归纳,将大量的重点内容化繁为简,方便记忆。本系列丛书主要针对医学院校学生以及临床医生熟记内科知识所用。 《15天熟记内科》由施福明编著。
本书系国家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集体编写的性技术操作规范。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对妇产科常用和特殊检查、各种常见妇科手术、腹腔镜及宫腔镜检查术、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辅助生育技术、产前诊断、产前保健、产科手术操作进行了系统规范。每项操作均对适应证、禁忌症、操作方法及程序、注意事项等作了具体规定。本书内容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对于规范妇产科诊疗技术操作,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指导作用,是妇产科医师的技术工具书,也是医疗行政管理人员评定技术质量、处理医疗缺陷的重要依据。
本书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及原卫生部医政司编写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为依据,从二级医院开展的检验项目出发,以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为主要内容,系统介绍了检验项目、标本采集、正常参考值、临床意义以及各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院内微生物监测与采样方法、常用血液成分制剂的种类和临床应用等,简明实用,查阅方便,适合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