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 多动症 ,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行为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本书是一本详细介绍ADHD的手册,系统地提供了ADHD从诊断到治疗,以及患儿成长至青春期和成人后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ADHD,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细致认真的观察,做出总结,为医生提供客观准确的描述,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书中对于重要的内容,如ADHD不同类型所对应的表现等,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简洁明了。书中还融入了ADHD患儿与家长之间的故事,有助于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在部分章节的末尾附有问答环节,解答了一些常见问题,增进与读者的互动。同时,本书也对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的医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帮助医生加深对ADHD的理解,提高日常工作中对ADHD筛查的重视,
.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家庭版,适合于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专业人员和家长使用,内容主要包括不同阶段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内容包括:一、儿童康复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二、儿童康复训练理论基础;三、运动障碍概述;四、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方法;五、儿童康复新理念及实践;六、粗大运动发育元素及常用训练方法;七、婴幼儿上肢功能活动分析及常用训练方法;八、小儿推拿。。
罕见病(rare disease)是指发病率极低、患病人数相对很少的疾病或病变,诊疗难度较大、治疗具有不可替代性。罕见病作为医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进入中国已有数十年,目前公认新生儿发病率低于1/10000,患病率低于1/10000,患病人数低于14万,符合其中一项的疾病,即为罕见病。据2022年国际罕见病日会议上报道,全球约有3亿人受罕见病的影响,全球已知罕见病种类超过7000种,患者中近50%的受累人群是儿童,50%在出生时或儿童期即可发病,约30%于5岁前死亡;其中约有80%为遗传病,90%为严重疾病。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以及罕见病病种繁多,罕见病患者并不罕见,患者数达总人口数的3%~7%。 罕见病可造成多系统严重损害,约75%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一项欧盟国家调研发现,约40%罕见病患者首诊时被误诊,约25%罕见病患者需要5~30年方得以明确诊断。罕见病
1.本书共21章,约38万字,浓缩《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内容,对新生儿各系统疾病诊治、危重新生儿监护等以流程图的形式进行阐述,包含了一批国内制订的基于循证的规范化的临床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内容实用,文字精炼,结构严谨,实用性强。 2.运用大量图表、流程图与经典影像图示的方式重新呈现,引导医师快速获取新生儿疾病临床诊疗上不同环节的路径,迅速掌握疾病诊疗的难点与要点,规范新生儿疾病诊疗,提升临床工作的精准性,是儿科规范化培训医师、进修医师、住院医师及专科医疗工作者的工具书。
近年来,儿童自闭症的患病率日渐上升,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共同注意缺陷是自闭症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的核心缺陷,如何提供科学干预,提高儿童的沟通注意技能是儿童自闭症康复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本书基于儿童 共同注意 能力的正常发展规律和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特点,结合二十年的临床研究和康复实践,创设科学系统的自闭症儿童 共同注意 技能干预模式。全书分为基础篇和应用篇两个部分,共12章:第1章 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概述 ,第2章 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评估 ,第3章 自闭症儿童共同注意的干预 ,第4章 自闭症共同注意干预模式的建构 ,第5章 回应能力 ,第6章 听从简单指令 ,第7章 反应式共同注意 ,第8章 发起式共同注意 ,第9章 建立主动分享意识 ,第10章 指引他人的注意跟随 ,第11章 注意和分享他人的兴趣 ,第12章 平行能力 。本书适合从事
《儿童感知.运动活动指导:儿童运动和学习技能训练指南》二书是为学龄前儿童和上小学的儿童提供的一个发展感知一运动技能的训练课程。这个课程包含200个分等级的活动(分4个部分,每个部分上8周课),可在32周内按顺序进行,或者你也可以采纳特定的技能活动。 你还可以获取有助于你完成这些课程和活动的网上资源,包括: ◆有助于你设置和监测所有活动的卡片 ◆本书以外的一些活动 ◆可以测试学生运动技能的记录纸 ◆等级运动音乐 ◆活动中使用的彩色学习卡片 本书可用于指导儿童发展其单侧技能、平衡能力、积极的自我想象、追踪技能、空间关系、运动技能以及控制技能的运动活动。通过这些训练,儿童不仅可以提高其身体技能,而且其情感、社会和认知技能也会得到提高。
1.本书追溯津沽小儿推拿理论形成和发展历史,详解津沽小儿推拿流派特色、临证要点。向读者原本呈现津沽小儿推拿以八纲辨证为主,结合脏腑、经络、体质辨证,指导运用核心特定穴推拿、小儿腹部推拿、皮部推按等方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特色理论方法体系。 2.针对临床常见病,辨证施治,充分展现了临证中的中医思维,并极具实用性,指导小儿推拿从业者临床处方操作。 3.64种常用小儿推拿手法、55个常用小儿经络穴位,20种小儿常见病症,不仅有每个穴位的图示,还有每种操作的图示,并且在常见病治疗的介绍中,也一步一图,便于学习和操作。不仅有图,本书还附有15段小视频,让读者更加立体直观地学习。家庭小儿保健也可参考使用。
主要针对常见的儿童肾脏疾病或症状的诊治、肾脏替代治疗、肾活检术提出规范,包括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肾衰竭、遗尿等疾病,为临床医生在诊治儿童肾脏疾病时提供清晰、必要的参考和诊治思路,提高儿童肾脏疾病的确诊率和治愈率。本套丛书系统完整,结构严密,科学准确,可读性强;合适的图表、诊治流程图,能帮助儿科医务工作者快速诊断病情。
在世界过敏组织(WAO)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CMEA)合作的讲师培训教程的基础上,CMEA儿科专委会组织了全国儿科过敏领域专家编写出一套适合省级和基层培训的儿科过敏中文版教程。本教程采用要点知识 病例导向分析的形式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免疫治疗、过敏原诊断、鼻窦炎、接触性皮炎、药物过敏、过敏反应、特应性皮炎、哮喘、中国儿童哮喘指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课题。本书可作为儿科医师的执业培训学习用书,亦可作为儿科临床参考用书。
随着国家对于儿科事业的关注,国内增加了很多儿童医院,从事儿外科的工作者也随之增多。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异,全国小儿外科发展不平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小儿外科的诊疗工作需要统一的基本指导,基于上述原因,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组织了《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2021修订版)》涉及的7个专业的专家,在上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更新、修订。 全体编委认真负责,力求精益求精。《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2021修订版)》的特点和一般的依靠证据等级、经常更新的临床指南有所不同,是在已经明确的疾病诊疗概念的基础上,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转归等方面做以概述,使之适用于不同规模医院的小儿外科医生做基本参考。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系列教程之三危重新生儿护理》旨在介绍县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和非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新生儿科护士应掌握的普适性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以期提高其对危重新生儿症状的识别、处理和转诊能力。 全书共分十章,*章总论部分主要介绍新生儿护理学的定义、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和持续质量改进以及新生儿保健等;第二章介绍了新生儿发育支持护理;第三章主要对新生儿产时的护理和转运,以及急诊、分诊、评估和治疗进行了介绍;第四章至第八章分别对新生儿呼吸、心血管、神经、消化和血液系统的常见疾病介绍了相关护理知识;第九章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护理进行了阐述;第十章为相关护理技能介绍,每项技能从技术的定义、作用、用途以及执行此项操作的目的、意义、流程,决定操作成败与否的重点、难点内容
全书37万字,在上一版的基础上修订30%以上,共六章,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结核病、真菌性疾病、立克次体病和螺旋体病,以及寄生虫病,重点介绍可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和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传染病。更新病种,剔除过时内容,结合的指南及进展进行更新,内容丰富实用。
本书大纲依据于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南的要求;2.本书基础部分纳入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相关行业组织关于新生儿救治体系建设的系列规范文件、以及新生儿救治基本知识和技术,适应中心建设和管理需要;3.本书临床部分内容按系统疾病 症候 和救治技术 技术 编排,贴近临床实际需要; 4.编写者均为省级以上NICU带头人。本书内容包括新生儿病房分级与管理,新生儿急诊、分诊、评估,危重新生儿转运、新生儿穿刺与置管,新生儿标本采集,影像检查基础,极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处理,母源性疾病概要。
1. 新生儿学作为儿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常迅速,日益受到重视。区域化管理使初级和二级母婴保健机构的一线专业人员肩负了更多责任。基层医生的培养对儿童的终生健康至关重要。 2. 本书立足于基层医生对新生儿疾病以及基本诊疗技术知识更新需求,重点解决临床存在的问题。对常见病、常用操作、常用治疗技术、临床管理要点进行简明扼要阐述。 3. 内容包括母胎疾病、高危儿管理、新生儿疾病管理、新生儿治疗技术、早产儿管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技术等。3. 本书适用于实习医生、住院医生、全科医生、基层儿科新生儿科医生、中级及以下新生专科医生。
当前小儿神经科护理学已成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和完善中,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成为了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更高。为适应小儿神经科护理学科的发展,满足小儿神经专科护士的理论与技能需求,作者特组织长期从事小儿神经科护理工作的护理骨干、护理专家编写了本书。本书围绕小儿神经科的建设与管理、国内**小儿神经科护理动态、小儿神经科常见仪器的使用与保养及小儿住院期间发生紧急或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等方面展开,系统地介绍了儿童神经系统的生理特征、常见疾病检查评估及护理配合方法;针对小儿神经科不同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特点和后期的康复治疗进行阐述。本书依据小儿神经科的专业特色、先进的管理
1.全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更新约50%,共分7章,分别对新生儿外科、小儿普通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矫形外科、小儿心血管外科、小儿胸外科疾病进行了系统规范。每项操作均对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及程序、注意事项等做了具体阐述。 2.本书内容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对于规范小儿外科技术操作,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指导作用,是从事小儿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工具书,也是医疗行政管理人员评定技术质量、处理医疗缺陷的重要依据。
孩子个子矮就是矮小症吗?解密在这里; 想让孩子长高吗?专家的实用方案尽在这里; 想用省时省力又高效的中医方案促进孩子长高吗?这里尽数告诉您; 儿科专家和您一起共同呵护孩子健康长高! 究竟孩子能长多高?什么情况下需要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孩子在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控因素?有没有药物可以促进孩子长高?中西医促进长离的办法有哪些?促进长高的日常饮食和养护有哪些? 为了帮助家长们理清这些问题,让家长们对孩子身高有正确的认知,了解身高增长的相关知识和促进长高的办法,我们携手全国长期从事该领域诊疗工作的广大同仁,编写了《梦想长高不是梦》这本书。 内容包括儿童身高发育的正常指标、矮小症的基础知识、矮小症的西医治疗、矮小症的中医外治疗法
介绍汪受传业师、20世纪著名中医儿科学家江育仁教授的生平、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辑录江育仁教授的代表性学术论文、论著、医论医话、经验效方、临床医案等;评介江育仁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的学术创新及其临床应用;江育仁教授在现代中医儿科领域的学术地位与影响;介绍江育仁教授对江氏门人成才轨迹、学术生涯的影响,总结名医的成长要素。
重症医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中期的临床医学,是一门理论上不断创新、充满实践活力的临床专业学科。重症医学主要研究急性脏器功能受损、复杂性感染炎症反应以及全身内环境紊乱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上,以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为诊治目标。 重症监护病房或单元(intensive careunit,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目前ICU已成为实践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高新技术的重要前沿阵地。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护士和相关技术人员是ICU的主力军,他们需要更为广泛的基础医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敏捷的反应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的财力、人力资源受限,重症医学理论知识和技术还不够普及,ICU(尤其是儿科ICU)体制和组织建设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SARS、手足口
《线粒体遗传病诊疗》从线粒体的正常结构开始阐述,对线粒体病的诊断、人常见线粒体遗传病的诊疗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相关疾病进行了分别论述。在此基础上,《线粒体遗传病诊疗》更加注重线粒体遗传病阻断治疗研究的全新进展,着眼于生育与线粒体、核质置换技术及其安全性以及线粒体基因编辑及突变模型构建等前沿问题,将新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线粒体遗传病诊疗》实用性强,可供儿科、神经内科、妇产科、生殖医学专业医师及从事线粒体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医学生阅读参考。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识别与康复指导》共分为3篇:病例篇、检查篇、治疗与康复篇。病例篇共10个案例,包括孤独症核心症状之社交障碍、刻板行为以及共患病等,有助于家长全面了解孤独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早期干预。检查篇介绍了电生理学等脑功能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发育检查、孤独症常用量表评估以及基因检测等。治疗与康复篇列出了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如言语康复、运动康复、游戏康复、物理因子康复、感觉统合康复、音乐、中医药康复、个体化训练康复、饮食康复、沙盘康复、家庭康复及其他康复治疗方法。文后还附有孤独症儿童医疗救助资源介绍,希望能真切地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相关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