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美国皮肤病学家William Danby所著,内容全面翔实(涵盖痤疮多个亚病种),强调实用性,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痤疮的病因和治疗,涵盖系统及局部药物治疗、光疗、手术治疗,以及特殊人群如孕妇的治疗。书中还涉及饮食等对痤疮的影响、痤疮患者的心理问题等内容。全书配有大量高清临床照片和插图,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语言不失生动风趣,既适合作为 痘友 的自助手册,也可以作为皮肤科医生的临床指南。
《皮肤科临床护理》基本包括了皮肤病与性病专业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具体讲述相关疾病概述、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等内容,语言简洁,内容丰富,侧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力求详尽准确。《皮肤科临床护理》适合皮肤病与性病科及相关专业广大医生及护理人员使用。
本书引自国际知名的 Springer 出版社,由美国皮肤病学专家 Allison Hanlon 教授精心编著。 全书共有 12 章,对临床中常见的皮肤癌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非黑色素瘤性皮肤癌、黑色素瘤、附属器肿瘤和皮肤淋巴瘤等,每种疾病独立成章,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描述,同时配有总结性的表格和丰富的图片,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 书中所述引用了大量文献,以支持相关数据和观点,可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视角,对想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皮肤癌的临床一线皮肤科医师或从事皮肤癌治疗的医师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脑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从增强神经可塑性、降低炎症水平、保持肠道菌群均衡等角度介绍了如何通过食物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作者基于营养精神病学理论找到了12种抗抑郁关键营养素——叶酸、铁、长链ω-3脂肪酸、镁、钾、硒、维生素B1、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锌,并介绍了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另外,作者还提供了一个6周饮食计划,旨在一步步指导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以及其他饱受情绪问题困扰的人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心理健康。
本书是在1992年版杨国亮主编《皮肤病学》、1996年版杨国亮与王侠生主编《现代皮肤病学》、2005年版王侠生与廖康煌主编《杨国亮皮肤病学》的基础上,广泛汲取近年来皮肤科学界随着医学免疫学、遗传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众多诊疗新技术的发展而取得的对诸多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新认识,随着一些新的影像诊断和无创检测技术的问世而获得的对不少皮肤病诊断水平的新提高,以及一些新发现的皮肤病病种、新的治疗药物与新的疗法等编纂而成。全书包括皮肤病学基础、皮肤病学临床及皮肤病学防治三大部分,合计55章、300多万字,涵盖病种2000余种;另附《中国皮肤科学简史》1篇、中文病名索引与外文病名索引各一,以及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罕见或表现特殊的皮肤病彩色图片154幅。全书内容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既反映了当前
《跟皮肤专家学护肤》一书是由北京大学*医院皮肤科专家从医50余年后所写的美容科普书,书中很多内容来自于作者微博回答问题的文字积累,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患者来信,很贴近读者的具体想法和需求。从专业角度谈护肤、谈皮肤美容、谈公众所关注的皮肤问题,教给大家如何正确处理腠理之疾。 本书设计十分精巧,首先介绍了针对所有人都适用的皮肤护理基础三步曲,只要认真做好这三步,便会轻松拥有健康肌肤。中间两章分别介绍了一些需要在医院进行的医疗美容手段和可以在家进行的美容护理,给爱肤人士提供了科学、可靠的选择。*后一章针对一些常见的皮肤问题给出了既专业又易懂的解释。整体堪称一部非常实用的皮肤健康美容宝典。 本书写作时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加强趣味性,在突出护肤理念的同时注重实用性,在介绍美容技术时力求通俗性
《皮肤性病科临床实践 习 导引与图解》以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中的高年级医学生、临床型研究生及住院医师为主要阅读对象,围绕常见疾病的诊疗和专科诊疗的基本操作两个部分开展。编写内容以第8版《皮肤性病学》的编写章节和疾病种类为基础,强调常见病、基础病的诊疗,全书分为皮肤病的症状学、皮肤科常用检查法、皮肤科常用治疗方法、皮肤性病学各论四篇,共计28章,收录约120余种疾病。
中国人口有13亿多,其中约半数为女性,由于皮肤病的损害位于体表,极易影响外在美观、社会交往,乃至就业,从而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也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由于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从事几乎所有行业的工作。
本书版是根据当代杰出皮肤组织病理学家A. Bernard Ackerman教授(1936 2008)1982年在北京讲学录音基础上写成的,突出了 在扫视下对组织病理结构形式分析的诊断方法 。如果说版是 引进 ,第二版是 消化与吸收 ,那么第三版就 国产化 ,突显中国特色!与第二版相比,本版有以下变化:首先,本书配了临床及病理图。这些图基本都来自北大医院多年的积累。其次,章节作了适度调整,将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真皮胶原及弹力纤维病、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皮病及角化性皮肤病分别成为独立的一章,增加了病种,使全书内容更为充实。本书作者增加了两位新秀:陈喜雪教授及汪旸医师,她们分别是朱学骏教授及涂平教授培养的博士生,已在我科从事皮肤病理的临床及研究多年。陈大夫分工挑选病理片并照相。汪大夫除协助陈大夫的工作外,还
在记念李洪迥教授百年诞辰之际,由鲁重美,赵玉沛主编的一本缅怀当代皮肤性病学界的宗师,书中介绍了李洪迥教授的人生经历和后代对教授的追忆。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是影印记载。收录了李洪迥教授从青年到老年各个时期的照片,再现了李洪迥教授事业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部分是纪念文集。收录了李洪迥教授亲笔的自传,他的院内外弟子、同事、亲属撰写的回忆文章。文章用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崇高的理想追求。第三部分是李洪迥教授一生所发表主要论文的目录,清晰地展现了李洪迥教授发展皮肤性病学科的思想脉络和重要贡献。一帧帧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温馨的回忆,将我们的思绪带回那流逝的岁月,李洪迥教授高大英俊、博学多才、风趣幽默、亲切和善的形象力透纸背,跃然文字间。
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结合热点和实际,贴近前沿,引证详细,论述客观,权威性很好,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全书分五篇,共29章,主要讲述了美容皮肤科学近年来的进展、皮肤屏障的影响因素、药妆品配方时应当考虑的问题、不同的药妆品剂型、药妆品功效测试、药妆品功效性成分、不同的美容需求与配方和功效成分各论等,并对药妆品的未来作了展望。
“中德精神分析性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已经连续举办20余年,本书由该项目德方教授执笔,他们均为接受过严格培训的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会员和私人开业的精神分析师,既有长期在该培训项目任教的经验,又有丰富的临床经历。该书不但反映了当前精神分析性治疗理论和技术的近期新进展,同时也考虑到中国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在学习精神分析性治疗时特点和困难。本书的出版,对于精神分析性治疗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培训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将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相关心理卫生工作者,如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精神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以及对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感兴趣的各科医生,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参考书。本书为英文撰写,由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肖泽萍院长主持翻译为中文。
本书是“临床护理丛书”中的一册,主要针对皮肤性病科护理进行介绍,综合了临床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典型病例护理示范,涵盖了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指导,并将知识点转化为一问一答的形式,便于读者检索和学习,同时也增强了互动性,避免了传统医学书籍的冗长枯燥。本书编排重点突出,讲解深入浅出,在理论部分概括总结了护理关键要点,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在操作技能部分,以流程图的形式规范了临床常用的各项基础及专科操作,简洁实用;还提供了丰富的典型病例护理示范,归纳、总结了护理经验,可以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及操作部分的内容。 本书适合护理专业的学生,皮肤性病科新进护士、进修护士、专科护士,以及相关专业的护理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牛的病毒性疾病,以皮肤上出现结节为特征,主要由蚊、其他吸血昆虫和苍蝇传播。这种疾病对农村生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生计往往强烈依赖于牛,因为它会削减牛奶产量,并可能导致公牛不育和母牛生育问题。它会破坏皮革,并导致牛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由于疾病的存在引发了严格的贸易,对国家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虽然传统上LSD仅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但近年来已经慢慢侵入中东和土耳其等地,并且自2015年以来,蔓延到大多数巴尔干国家、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即将传入周边未感染国家的风险非常高。目前,中东和欧洲的感染国家和风险国家的兽医机构首次面临该病。因此,官方兽医、养牛农民和价值链上的其他人对该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可用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都不了解。本书旨在通过为兽医专业人员和辅助专业人
《现代病毒性皮肤病学》是一部基础与临床密切结合的专著。总论重点阐述了病毒性皮肤病的发展现状、流行病学,感染与免疫,致皮肤病病毒的分类,病毒性皮肤病的诊断、防治原则、护理基本技术以及疫苗的新应用,力求把人类病毒学的研究进展和皮肤这一特定器官紧密结合起来,把病毒的共性和病毒性皮肤病的常见病原体结合起来,由面到点、由总体到个体,为读者了解病毒性皮肤病的基础理论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清晰的思路。各论详细介绍了各种病毒性皮肤病的病原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力图从皮肤科专科的角度对人类病毒性感染的诊治及其他临床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厌食症,全称为神经性厌食,早在150年前由英国医生威廉·格尔爵士和法国医生查理斯·拉赛格命名。20世纪中叶,厌食症曾被认为是仅见于发达国家的、在“以瘦为美”观念影响下的“西方文明病”,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早期的治疗方法要么仅限于改善体重、内分泌等生理指标,要么让患者陷入漫长的精神分析中越来越瘦。 本书作者希尔德·布鲁赫在20世纪70年代开创性的工作打破了这一心身割裂的僵局,她指出了优先改善厌食症患者极低体重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对产生和维持厌食症的心理过程的深入剖析和理解。布鲁赫里程碑式的研究发现重塑了现代医学界对厌食症的认知,从此,厌食症的谜团被一步步揭开。 作者在本书中带着对厌食症患者深切的同情、尊重和理解,以生动平实的叙述,勾勒出他们挣扎艰难的人生;同时,又恰到好处地将简洁深刻的心理分
本书四个 之* 本书是 十一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书共有400余万字,收录了2000余病种,全书有2000余幅珍贵临床、病理照片。这本书由全国各地94位皮肤性病学权威专家倾力奉献,是皮肤科学界*权威、*全面的经典巨著。 1. 著作基础*牢靠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从组稿到上下两册精美的图书面向读者,总共花了近4年时间。然而,这本巨著不仅仅是这4年时间的辛勤汗水。主编赵辨教授和其他编者从1981年在我社出版了《临床皮肤病学》*版以来,随着该书的再版,不断地积累资料,不断的总结,才能有今天的鸿篇巨著《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2. 图片质量*、数量*多 本书共有2000余幅图片,基本上本书提及的疾病,都有相应的临床或病理图片。每一张图片都弥足珍贵,是从众多图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程度地展示疾病表现,让读者过目难忘。主编赵辨亲临排版
本书是一本关于头发和头皮疾病治疗方面的指南,简明全面,主要讲述了头发类型、形态和种族如何影响头发疾病和治疗。本版是在 版基础上进行 新和修订,增加了皮肤镜学、如何果将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以及年老相关性头发病变等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