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谱主要是为从事临床工作的皮肤科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提高诊断质量以及作为专题研究时的参考而编辑的。其内容是以少见病和比较少见病为主。另外还包括了一些指甲疾病、某些类型的麻风病等。除皮肤科医生以外,书中的某些内容也为妇产科、泌尿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全科医生的手边参考书。 由于皮肤病的发病部位在鉴别诊断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而本书按人体部位别进行编辑以利于在鉴别诊断时的参考。
《精液脱落细胞学与睾丸组织病理学(第2版)》对物理性、化学性和病毒性因素造成睾丸损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分别进行了介绍,并以典型病例加以说明。特别提出性传播疾病中,细菌阴道病虽然是女性的疾病,而男性是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通过 乒乓效应 和 四口循环 的性行为方式传播,成为该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性病是目前流行广泛、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 病。性病不仅可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而且对艾滋病 的蔓延起协同作用。规范性病的诊治是控制性病的重 要手段。由刘跃华、宋清华主编的《性传播疾病(中 国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教材)》详细介 绍了性病的临床诊疗过程、性病的预防服务、实验室 检查方法及其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梅毒、淋病、生殖 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阴道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 生殖器念珠菌病和阴虱病的临床诊疗与防治方法。
《新编中西皮肤药物手册》西药部分收录化学药品15大类,按功能分类包括内用药248种,外用药294种,诊断用药5种。每一品种分别介绍其别名、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制剂规格等。中药部分包括内用成药164种,外用成药217种,中药饮片151种,皮肤病辨证用药44种,22类疾病的中药方剂,10种皮肤科蒙药。汇编219种皮肤病的中、西药处方。《新编中西皮肤药物手册》是皮肤科医师及药学人员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强直性脊柱炎(第2版)》共分13章,系统阐述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史、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内外科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中医认识、康复治疗、精神调节、强直性脊柱炎与生育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强直性脊柱炎(第2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临床,取材新颖,图文并茂,反映了外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进展。
本书涵盖中医生殖学和西医生殖医学的核心内容,在保持两种医学各自体系和特点的同时,着力实现两者在临床上的“结合”,努力做到“和而不同”。全书共30章,介绍了男女不育不孕常见疾病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方法、辅助生殖技术及生殖影像学与中西医结合的辨证。本书还就孕期前后的生活调摄做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精子质量不断下降,精子受外界环境和理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 《精子能量学:代谢与治疗/继续医学教育教材》各章节内容按照其结构、来源、分布、生理功能、临床应用等逐项编写,特别注重了其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使读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 《精子能量学:代谢与治疗/继续医学教育教材》共分十三个章节。章:精子发生、成熟及运输关联器官的解剖和生理;第二章:精子发生;第三章:精子成熟;第四章:精子功能与能量代谢;第五章:精子功能与代谢的检查;第六章到第九章分别论述左卡尼汀、硫辛酸、辅酶Q10、氨基酸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男性不育;第十章:原发性和继发性肉碱缺乏症;第十一章:中医药与精子异常;第十二章:影响精子能量代谢的环境和理化因素;
《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图谱》共十九章,主要向你介绍了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病毒感染性皮肤寄生虫、昆虫性皮肤病、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皮肤属器疾病、皮肤肿瘤等有关皮肤病和性病知识。《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图谱》是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的诊桌上的小型参考书,希望它能为广大的皮肤科性病科临床医生日常诊断与治疗起到“助手”和“朋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