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波刀是主要用于肿瘤的一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治疗模式,对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化疗,或手术后复发的情况均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对部分肿瘤甚至可以达到根治性效果。《射波刀肿瘤治疗新技术》基础部分讲解了射波刀治疗原理、治疗流程、物理质量控制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新设备、新技术等,各论部分阐述了射波刀治疗部分恶性肿瘤的方法,包括肝脏恶性肿瘤、肺部恶性肿瘤、胰腺癌、前列腺癌、脑部肿瘤、骨继发性恶性肿瘤、肾脏恶性肿瘤等。每种治疗包括治疗适应证、禁忌证、具体治疗方案、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并精选典型病例加以解析。病例提供病情分析及临床各项检查资料,并将治疗前后的检查加以对比。
全国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自2001年正式实施以来,目前该考试体系已趋制度化,实行了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考试时间。医药卫生专业人员惟有考试合格而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方可得以晋升、受聘对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我们编写了《放射科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题纵览与应试题库》与《放射医学技术(士)资格考试全真模拟及解析》,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考生和影像医学工作者的热情关注、好评和厚爱,再版之声不绝。有感于此,我们修订、再版本书《放射医学技术(士)资格考试全真模拟及解析》,以飨广大放射医学初级资格(技士)考生,满足其短时间复习备考的需求。 医学在不断发展、进步,永无止境;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也有更新、有章法。我们组织了经验丰富的影像技术和影
本书从电离辐射核物理基础入手,比较详细地概括了放射防护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电离辐射来源,放射防护目的、原则与标准,内外照射防护措施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医用电离辐射过程中对患者的防护及相关的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事故的应对和医疗行业的辐射安全文化素养,作为知识的扩展,描述了电离辐射在工业和军事领域的应用与防护和对非人类物种的辐射防护。 本书是医学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适用教材,也可以作为电离辐射医学应用从业人员和电离辐射监管人员参考用书。本教材是2007年江苏省精品教材立项建设教材。
本书主要内容有CT设备原理、主要构成、重建算法、设备剂量、图像参数、图像伪影、质量保证和新技术等。本书作为教材使用,主要适用对象是医学影像工程专业和医学影像诊断专业的本科学生;对于从事CT影像诊断和设备维修检测等相关人员也可作为参考用书。
本书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之一,新版教材是纸质内容和数字内容相结合的新型融合教材。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放射物理学基础、剂量学基础、电离辐射的基本测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体系、职业照射防护、医疗照射防护、辐射防护的监测与管理。同时配备数字资源,主要包括PPT、习题、微课、视频、图片等。根据新时期科学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从新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放射防护学基础理论和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放射治疗、核医学和放射剂量学设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0/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焦春营、冯健、甘然然、刘慧、聂韬。
本书是国内部立体放射治疗学学术专著,分8篇35章。系统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的发展与现状,放射生物学基础及γ刀、X刀等治疗设备系统的类型、结构特点、操作方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立体定向近距离放射治疗的发展概况、治疗特点、物理剂量学、方法学,以及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副作用、并发症、疗效及其评价,对正常器官与组织的放射损伤及其预防,对儿童和青少年病人生长发育的影响等。 主要读者对象为神经外科、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等相关科室医师、工作人员、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等。
本书选材注重知识性、科学性、时代性,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放射医学专业各方面的知识,包括放射物理、辐射剂量、放射化学、放射生物、放射毒理、放射临床损伤和放射卫生防护等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本书的选材以放射生物、放射临床损伤和放射卫生防护文献居多。全书共有二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A,B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在阅读课文前提出指导性的问题,并在课文后配有专业词汇、词组、难句分析并附参考译文、正误判断及简答问题等内容,书后附有核科学大事记及总词汇表。 本书为吉林大学“十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放射医学专业学生英语教材,亦可作为从事放射医学与卫生防护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学习放射医学专业英语的工具书。
医疗质量是医院永恒的主题,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规范各项操作是医疗质量的根本保证。2004年,我院临床各科专家教授集思广益,编写出版了《北京协和医院医疗诊疗常规》系列丛书(以下简称《常规》),深受同行欢迎。《常规》面世7年以来,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并逐步成熟,同时也应广大医务人员的热切要求,对该系列丛书予以更新、修订和再版。 再版《常规》丛书沿袭了版的体例,以我院目前临床科室建制为基础,扩大了学科覆盖范围。各科编写人员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方法、严格的要求)的作风投入这项工作,力求使《常规》内容体现当代协和的临床技术与水平。
本书保持了原版的绪论、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物理学基础、肿瘤放射治疗学的生物学基础和临床放射治疗学四部分的编写框架,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力求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概念明晰,详略适度,实用性强,并多有创新之处。 本书除作为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之外,也可作为放射治疗住院医师的参考书。
本书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之一,新版教材是纸质内容和数字内容相结合的新型融合教材。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放射物理学基础、剂量学基础、电离辐射的基本测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辐射防护体系、职业照射防护、医疗照射防护、辐射防护的监测与管理。同时配备数字资源,主要包括PPT、习题、微课、视频、图片等。根据新时期科学发展对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从新的视角全面介绍了放射防护学基础理论和医学影像中的辐射防护知识。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介入放射学的基本知识,使大家知道哪些疾病可以进行介入治疗,使医务人员知道该如何进行介入治疗,使病友和家属知道该怎么接受介入治疗。
本书的作者对放射治疗生物学、物理学基础、放射肿瘤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肿瘤的发病情况、防治以及放射治疗的应用等作了全面且有重点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旨在为广大医学生在肿瘤放射治疗方面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还可作为从事放射治疗的进修医师、住院医师的参考书。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遵照中华医学会的部署,组织近40位有关专家编写《临床诊疗指南·放射学检查技术分册》,包括7项技术指南: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指南、MRI技术指南、儿科放射学检查技术指南、乳腺X线摄影指南、放射学检查中对比剂应用指南、医学影像的诊断和诊断报告书写指南以及介入治疗操作指南。约计50余万字,较全面地涵盖了目前我国放射学检查技术。
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开展已有20年的历史了。由于它在微创、高效与安全深受医患双方的欢迎,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受到国家科委与卫生部的重视,为介入放射学单独立项作九攻关项目,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本书以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为主题,除章介绍简史、器械与导向影像设备与基本原理外,二至八章以系统为单位编排,第九章其它部分为暂无归属或涉及多系统者。本书内容比较深入,图文并茂,几乎涵盖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的各个方面,有些在国内尚属新的工作。 本书从应用解剖开始逐项讨论适应证与禁忌证,对于所用器械与操作方法作比较详细的介绍,以利读者掌握,还要求各编者介绍术中注意事项与术前、术后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以利医患双方。
路筝编著的《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手册》分10章,详细论述了医用放射性粒子源的特性,放射物理学、生物学基础,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临床常用放射性粒子分布剂量模拟,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超声内镜引导下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腹腔内肿瘤,放射性粒子支架的临床应用,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的放射性安全。附录部分为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专家共识,常用放射性核素数据表。《放射性粒子临床应用手册》内容精练,科学实用,便于携带,是消化科医师的口袋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