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以简单的英文交流而写成的书。这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现代的中医临证过于关注不和谐的病象模式,并专注于努力纠正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然而,传统中医并不只是汲汲于“局部”的不和谐,他们更关注整体,因为“局部”揭示着“整体”,他们直观地把握“整体”。只有深入学习古代经典,才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的基本原则来实践,而不至于在学习繁复又看似矛盾的后世各家学说时陷入迷惑。这样才能根据病患的体质、神质和邪正斗争反应情况,以药物的气味升降为基础,来配伍合适有效的方剂,而非根据课本上笼统的方剂功用来机械用药。对于有所领悟的医者而言,一切都只是开始。
《黄帝外经》又名《外经岐伯天师传》,为《黄帝内经》的姊妹篇,是黄帝、岐伯与二十五位大臣探讨养生修真和中医学的专著,补充了《黄帝内经》的许多不足,是传统中医的活水源头。全书九卷,每卷九篇,共八十一篇。书中畅论了顺逆、寿天、脏腑、经络、三才、四时、五运、六气、八风、春温、移寒、补漏、善养等,重点对养生和五行理论以及临证应用进行了阐发,从安心、守神、保精等方面论述了养生之道,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古人养生秘诀尽在其中,美不胜收。为了读者能正确理解和运用《黄帝外经》的理论,本书每篇都设有导读、原文、注解、译文,在 注释 时,参考各家,力求浅显易懂、精要;文字注释以原文为基点,难字注音。本书 译文 在段落、句型、标点诸方面尽量与原文相一致。在意译上,力求准确,究根求原,在 懂 字上努力探求,使这一文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李阳波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时相模式,先师在讲座中都有介绍。附录二是先师部分信件的摘录,从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师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部《导论》不但是运气学的《导论》,也是整个中医学的《导论》,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导论》。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深受读者欢迎。
本书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刘老看诊的真实临床情况,反映其诊治习惯和规律,疗效显著的医案、无疗效记录的医案,以及疗效不显的病案皆有选取。 本书为《傅选刘渡舟医案笺疏.3》选取刘渡舟门诊医案,逐一注解、阐发,说明诊断辨证依据,所用成方,加减理由等。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本书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耿建国“阴阳寒热辨治疑难危重症”的原创著作,收录了作者亲手诊治的危急重症、疑难杂症、复杂痛症等39则病案。作者贯彻始终以“阴阳辨证为纲”的学术旗帜,明确提出上下辨证和内外辨证:上下定病位,升降明病机,寒热辨病性。作者以其对疑难危重症有效诊治的医案为例,对于多脏失调、寒热虚实错杂等,从“因果关系、有余不足、整体局部”等方面提出了中医疗效提升与突破的路径:透过现象探寻本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本书阐述了卢永定老师所传授的郑卢医学中维护正气,维护阳气的医理医法。它突破了上千年不辨阴阳、错辨阴阳,背时方、成方的状态。认为“历代注家俱未将‘一阳潜于水中’底蕴搜出,以致后学懵然无据,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真千古流弊,医门大憾也”。非常重视辨别阴阳,阳虚不用阴药,诊断辨证中要达到“心手相应,人我相合”。指出辨证的准则是“洞鉴阴阳,显微毕露”,立法遣药要注重维护正气,要随守“法有章法,法无定法,法随证变,法定药随”的原则。出方则强调“病解灵法,法解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