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针灸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经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基于对传统中医的思考,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针灸模式,这种针灸模式在技法上极其简约,疗效也非常好。本书中,作者正是抛开复杂的中医理论,换个角度带我们去理解关于针灸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针灸的真实意义,也换个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小白,也一定获益匪浅。
《湘西刘开运小儿推拿》是一本中医小儿推拿科普图书,也是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作。本书以作者跟随刘开运学习16年的讲义、笔记、心得体会为基础,从四诊、辨证、穴部、手法、疾病推治等方面,较完整、准确地整理了刘开运小儿推拿的学术思想。书中整理了70余种小儿疾病的推拿治疗方法,以及小儿四季保健推拿和常见疾病保健推拿方法。此外,还包含了150余种小儿推拿穴位推拿手法图示,并配有教学视频,书后附有穴位索引,方便使用时查询。
本书介绍了按摩推拿疗法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要点,配合大量彩色图片和视频资源,参考性强。本书包括三章。第一章为成人推拿手法。根据不同的着力部位和受术部位,分为63个手法。每个手法均配有图片和操作视频,详细讲述了手法的基本操作、动作要点和适用部位。第二章为推拿临床检查法。重点讲述了颈部、肩部及腰背部等八个部位的特殊检查方法,共计52种特殊检查方法。每种检查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述了检查法的操作、阳性体征和临床意义。第三章为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本书从各部位常见疾病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九种疾病,详细讲述了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推拿治疗。其中推拿治疗的具体方法,还可作为同部位其他疾病治疗的参考。本书可供推拿按摩专业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大众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辑录了三本清代小儿推拿的重要著作,分别是由熊应雄所辑《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所辑《幼科推拿秘书》和钱櫰邨所辑《小儿推拿直录》。《小儿推拿广意》重点阐述儿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并以歌诀或图解的形式介绍小儿推拿的常用穴位及推拿手法,以及儿科常见病证的证候、病因及其推拿治疗,内服和外治方剂。《幼科推拿秘书》文字大多为歌赋体,通俗易懂,对儿科病症诊断方法、小儿推拿穴位的分部主治,以及儿科病症的推拿治疗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小儿推拿直录》重点叙述儿科病症及推拿治法。
本书为介绍五输穴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专著。全书分为五输穴基础理论和五输穴应用两篇。基础理论篇整体介绍五输穴之意义、属性、命名、位置及原理;应用篇详述五输穴的古今各家用法及作者应用五输穴的经验。适合从事中医临床、针灸临床、针灸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内容共分十四章,第一章概括介绍了经络的发现、经脉循行、经脉的要点;第二至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十二经脉的经脉循行、病证,以及中医的对症治疗方法;第十四章介绍了奇经八脉对于生命的意义、任脉和督脉的循行、督脉病及督脉锻炼法等。 本书按照《灵枢·经脉》篇的经脉次序逐字逐句编写,同时对奇经八脉也作了详细的说明,指出经脉畅通是生命的大药,便于大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的经络理论。 本书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中医经脉的理论、病证,并且对个别病证的中、西医疗法进行了对比,同时给出了具体的经络手法,便于大众实际操作。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社会大众,尤其是中医爱好者和养生保健爱好者阅读。
本书根据《小儿推拿专项职业能力鉴定规范》编写,内容包括小儿推拿岗位职业道德和规范、中医基础知识、正常人体解剖基础知识、小儿推拿概述、常用推拿手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小儿保健、小儿常见病调理。附录部分包括推拿练功的三种功法和小儿推拿古籍选。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章节共介绍了近90个常用穴位,并按照头面部、胸腹部、腰背部、手肘部、下肢部分类,并详细介绍了每一穴位的部位、推拿方法、推拿次数、功用、主治、临床意义,同时配有穴位部位图和推拿操作图。在小儿常见病调理章节共介绍了24种常见病,并详细介绍了每种病症的定义、病因病机、分型和调理。本书可供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时使用,也可供儿科医生、社区医生及家长和小儿推拿爱好者参考使用。
本书由德国物理治疗、解剖、神经疾病专家,以及经络与穴位研究人员联合编写而成,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经络、穴位、扳机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针灸与扳机点镇痛技术,涵盖所有主要腧穴、耳穴和扳机点,提供了穴位、扳机点的定位、针刺深度、操作方法和功能的详细说明。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技术。而在学习这一传统的临床技能时,常用到有关经络、穴位的相关知识,而中医的经络和穴位繁多,具有知识点多、记忆困难的特点。 本书将中医经络腧穴知识分门别类予以系统整理,择其精要配上直观的插图,以供初学者学习与记忆,且用表格列出了常用特定穴的名称、定位与主治,以便于查找。并在每一门类下进行歌诀配备,以增强人的记忆力。该书内容充实,切近临床,可作为学习中医经络腧穴的的辅助读物,对初学针灸者很有帮助,而且由于书中的“临床运用”摘录了大量的腧穴配伍和效验处方,所以对临床医生也很有参考价值。
本书初稿自1987年来一直作为讲学的教材,至今已易数稿。本着“继承传统不泥古,开拓创新不离源”的精神,以临床实用为目的,力求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取穴简便、准确、快捷、实效。根据祖国医学的整体治疗原则,综合运用,不拘一法,只要找准穴位,给予适当的刺激,使全身经络畅顺,便能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袪除邪气,达到一定的疗效。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治病是不可能完全照本宣科的,必须辩证施治,在整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全书分成六个部分,包括:经骆点穴疗法的概况;经络腧穴的内容;经络点穴手法;经络点穴治疗法;临床治疗;日常保健等。
本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解析》《中药临床》《经络临床》《医案》《医话》《探索篇》《养生》7个分册。其中,中药临床部分,主要是从现代理念出发,旨在将中医、西医的认识融汇合并。丛书所涉内容从理论探讨、临床实践和养生等诸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科学性、实用性强,并具有创新性,对中医理论研究、继承与发展以及临床实践均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并对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用心阅读,定能获益匪浅。 作者十分热爱中医,对中医理论体系进行了较深刻、较长期的探索,并在临床上予以实践和验证,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症。中药处方和针灸治病均甚擅长。导师为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作者深得导师赏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第三批全国很好中医临床人才。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医学专著中最重要的著作,也是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者的书目。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为“灸论”,列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中篇为“灸赋”,以韵文形式阐述针和灸的关系,以及临床治疗的各项要点;下篇为“灸例”,是作者临床案例的总结,翔实描述病人的症状、艾灸的穴位及其选择该穴位配方的理由以及成效。
《备急千金要方》,又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共30卷。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明代后,有按《道藏》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
本书是中医实用技术丛书之指压疗法分册,阐述了指压疗法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内、外、妇儿、皮肤五官、泌尿生殖科多种疾病中的具体运用。对于每一种疾病的治疗都配有插图,使读者一目了然。本书既有科学性,又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本书可作为中医基层医务工作者和一般读者自学自用的重要参考书。
按摩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医发展史中,按摩作为一种疗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回归自然的热潮席卷全球,按摩疗法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医学界不断进行研究,作用机制更加明确。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医学界都使用这一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在保健按摩方面,由于恢复疲劳、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所以,保健按摩的方法也被更多的人学习和运用。然而,保健按摩作为按摩界的一个寓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等独特功效于一体的手法医学,要求操作者不但要具备基本的医学解剖、经穴知识、还要掌握按摩的各种手法、要领等。 本套丛书包括《港式按摩》、《泰式按摩》、《韩式松骨》、《日式指压》、《新式踩跷》和《保健按摩手法》六
耳针疗法是祖国医学针灸学的一部分,它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实用、适应证广、疗效迅速的特点,早已被广大中医工作者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年来,耳针疗法迅速普及,无论在临床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已形成独立的体系。为了便于大家准确选取穴位,应用于临床更为有效,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给读者以直观、明确的耳穴定位。 本书主要介绍耳针概述、穴位定位与主治、耳穴诊断法、耳穴治疗操作方法、耳穴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和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