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长期忍受疼痛,并且你的活动能力受到影响时,你并不一定要通过手术等有创方法来消除你的疼痛。很多人都不知道,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常常由其他部位导致,有时疼痛的根源和疼痛的部位相距甚远。物理治疗师和按摩治疗师经常采用触发点疗法来消除顽固的疼痛。 本书将帮助你发现肌筋膜触发点造成的问题,辨认疼痛的根源。触发点是受伤或劳损的肌肉上形成的收缩的小结节,就是这些小结节造成了长期疼痛。触发点疗法能恢复肌纤维弹性,达到长效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本书包括: 快速辨别疼痛根源的方法; 便于自我治疗的大量插图; 拉伸、冰敷、热敷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的*时机; 针对专业按摩治疗师的临床按摩指导; 关于按摩和消除疼痛的教学资源与渠道。
这是一本针灸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经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基于对传统中医的思考,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针灸模式,这种针灸模式在技法上极其简约,疗效也非常好。本书中,作者正是抛开复杂的中医理论,换个角度带我们去理解关于针灸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针灸的真实意义,也换个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小白,也一定获益匪浅。
《中医特色护理手册》是建立在我院10年来临床广泛使用基础上积累的成果,很切实用,向为医林所推重。包括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常用中医护理技术31项,并将这些应用于临床颈肩腰腿痛、恶心、呕吐、便秘等领域,形成中医特色护理项目200余种,对临床各种不适症状起到较好的干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每项技术操作都是严格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规范操作,建立在循证与实践基础上,具有规范的理论内容,包括概述、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健康教育及院感相关内容、技术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等要求规范,关键技术步骤配有少量照片,特色护理项目均为我院10年来临床应用后的总结,临床有效率有效率达93.59%。全书内容切合实用,且多独到见解和经验之谈,对推广中医护理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发展有较大
《卫生室的经方故事》 最底层乡村医生,真心挚爱中医,默默践行经方,用真实、确切的疗效赢得尊重,获得赞誉,也得到快乐。所记录的卫生室一个个真实、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质朴、平实、真切,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让你不得不由衷地钦佩、赞叹。从他们身上看到中医的根,看到了经方复兴的希望,正如黄煌老师所说的:真正能够传承中医、传承经方的,就是这些基层医生! 《卫生室的经方故事 第2辑》 医不在名,有效则中。 这是一位长年工作在乡村卫生室的医生平时所记录的经方案例故事,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更没有什么花哨的噱头、点缀,质朴真实,鲜活生动,干货满满,别开生面,读后让人耳目一新,获益匪浅,不得不由衷地钦佩,为这位乡村医生的智慧和坚守点赞!为中医经方的疗效喝彩! 第二辑依然保持了第一辑风格,全都是近两年作
本书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选取“系统辨证脉学”团队临床常用的经方、时方,梳理关键脉象特征组合,提取主要脉象特征,并附相关方剂的有效辨脉使用案例,为方剂的临床精准辨证与使用提供指导方向及借鉴作用。本书从“系统辨证脉学”的视角对经方、时方的使用进行诠释,将为中医临床以及广大“系统辨证脉学”使用者、学习者及爱好者提供很大的启迪作用、参考作用及指导作用。
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明确指出中医脉学乃是一种用深邃的心灵与灵敏的触觉形成的经验科学,并客观地说明这种经验科学的实用价值。第二章是对两手寸关尺六部分候脏腑的机理,试图用寸口之脉乃是心血管之脉与经络系统之脉的合金这一观点作出阐释与探讨。第三章为“脉象分类及各种脉象的病理基础”,提出新的脉象分类的标准,并吸收临床上常能见到的,为西医所称道的5种脉名,中西合流共为36种脉象,依照二分法的划分原则,分为形态和节律两大子项,再由子项划分为若干亚类,每种脉象附有病理因素示意图。
本讲稿是在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在中医本科班讲课的视频基础上整理完成的,相关视频在4年内点击播放已达400余万次,目前逾2000万次。本次修订整理,仍保留课堂授课生动活泼的特点,书中观点新颖,言辞幽默,读来流畅痛快,宛若在课堂上亲耳聆听,使人受益匪浅。本书适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本专科学生,以及自学中医人员学习方剂学之用,也可作为中医研究生班、成教班、乡镇医生培训班、中西医结合班等学生的参考用书。
叶天士系清代名医,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医家之一,也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之一,卫气营血辨证创立者。临证善用经方,注重小方,应用经方80个,医案多达1185个,治疗病证逾140种;应用1-5味药的小方,其医案近600个,治疗病证逾109种,均疗效明显。本书将叶天士应用经方、小方医案析出,合为一编,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方为纲,分方剂组成用法、仲景所治病证、主治病证、临证医案举例四部分。下篇以科为纲,以病为目,按照中医学教材排序。以冀掌握叶案经方心法,擅长小方精髓,启迪辨病与辨证思路,指导临证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发挥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田合禄“五运六气系列图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田合禄亲笔撰写。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在现存中医书籍中优选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田合禄学术观点多有创新,为五运六气学术的代表性人物。其“五运六气系列图书”从中医学各种角度,对伤寒、金匮、内经、
《经方半表半里证(少阳病与厥阴病)》 胡希恕经方医学 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本书是胡希恕先生弟子与再传弟子的临床文章汇编。 《经方里阴证(太阴病)》 《经方里阴证:太阴病》由马家驹著
大道至简,我们的手和前臂分布着许多的穴位。本书的“穴方组成”推拿方法,就是用简单的穴位,花最少的时间,解决复杂的问题。本书所授推拿方法和食疗方法适合孕妇、中老年人、年轻人的保健调理,婴幼儿、青少年的保健调理,详见系列著作《一推就好3:儿童篇》。较之先前出版的著作,本书新增了板门穴双补法、脾土穴双补法、大肠穴双补法、小肠穴双补法、肺金穴双补法、天河水穴清泻法,在各自所属的经络里起着调解寒热的作用,帮助人体恢复阴平阳秘。 穴位自己推,全家人受益。正确体质掌握准,食疗法则心中印,日日坚持身体棒。入手本书,让她成为你身边的健康导师!
本书作者杨骏教授,全国名中医,勤耕针灸临床近四十年,每年诊治患者万余人次,在完善针灸理论、创新针灸方法、特色灸法运用、针灸标准化研究等方面成果突出。本书系统反映了杨骏教授对任督二脉腧穴的学术认识和临床运用经验,讲授任督二脉重点腧穴的定位取穴技巧、临床运用方法、临床配穴方法、运用禁忌、具体适应病种等,个人学术见解特色鲜明,案例生动,按语详实,对中医临床工作者,尤其是对初中级临床医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笔者在从事50多年针灸工作的基础上,将自己在针灸教学、针灸临床和相关针灸内容研究的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各部分的规律性、特殊性、实践性,以帮助针灸专业的学生和针灸爱好者尽快掌握针灸学的内容,尽可能提高针灸疗效,从而使针灸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在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对中医、针灸医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针灸知识、掌握针灸技能方面有所帮助。对针灸研究生在设计课题、完成研究方面有所启迪。对广大的针灸爱好者在强身健体、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所贡献。
本书分别介绍了食养、食疗和膳的源流,品种,剂型,常用,常用膳本草,并收录常见疾病110种,常用1139个(内科疾病50种,常用608个;外科疾病11种,常用67个;皮肤病8种,常用63个;妇科疾病13种,常用131个;小儿疾病8种,常用43个;五官疾病10种,常用78个;老年病5种,常用78个;养生方5类,常用71个)。为了方便读者掌握膳所需原料、制法、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每个相关条括组成、制用、按语四个部分,同时表明引用文献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