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丛书:针灸大成(典藏版)》是由山明代杨继洲原著、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由于作者是经验丰富的中医针灸临床家,使得《中医临床***丛书:针灸大成(典藏版)》具有鲜明的临床实用特征,其间不乏作者的精辟论述,对明以后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成为针灸临床的***之书,住当今仍不失为一部具有启发实用作用的临床针灸参考书。且有图表140余幅,十分方便读者理解、记忆。本次整理采取*精良的版本,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穴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中医临床***丛书:针灸大成(典藏版)》为针灸专业人员的***之书,可供中医临
张志远先生,生于1920年,是我国*名中医学者,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70余年,阅历宏富。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上)(精)》为临床医话类*作, 內容包括:医友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深富教益,启人实多。
1.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本书共10卷,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
李翰卿先生是建国初期山西四大名医之一,他主持的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 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评为 重大贡献一等奖 。研制的宫外孕Ⅰ号方、Ⅱ号方,至今仍刊载在中医妇科教科书中。《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录、整理而成。书中承载着两代人数十年学习、研究、应用《伤寒杂病论》经方的临床实践及经验,反映作者博通医籍经典,但不泥古、与时俱进,注重古为今用,擅用经方、小剂的学术特色。闫云科先生在整理校订书稿时,又附载了所存之李翰卿先生麻黄汤、桂枝汤、大承气汤三份讲稿,可以说是三代人的心血铸就一部伤寒论临证录。
张志远先生,生于1920年,是我国*名中医学者,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70余年,阅历宏富。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下)(精)》为临床医话类*作,内容包括:医友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深富教益,启人实多。
腹诊和按摩是中医诊疗的特色方法。本书作者以仲景《伤寒论》腹诊为纲,基于在北京按摩医院二十余年的按摩诊疗经验,详解百余种中医腹诊按摩体征以及对应的辨证施治手法。书中所载病例,广泛涉及现代人因工作生活压力、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导致的不适症状,一些病患检查各项指标正常,但就有各种难忍之痛,经腹诊和按摩后,得到缓解疗愈。作者生动详实记述腹诊思考和按摩治疗的过程,其深入独到的思考,细致的手感分析,对临床按摩医生多有启发;作者对按摩诊疗过程的描述清晰生动,读之如临其境,如亲身所感,既有助于同行学习,也有助于读者关注和辨别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及时诊疗,恢复健康。本书作为一部既具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案例方法的腹诊按摩著作,无论是从业医师、病患,还是关注自身健康的读者,读之必能从中获益。
《张氏医通》是清代初期著名医家张璐的代表性著作他 博采众长,贯以己意 ,详细论述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和方药应用。以内科为主,兼及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由于他是一位有60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学大家,而且才学兼备,所以能以理论联系实际,广搜博览,由博返约,做到 千芒一明贤至论,统叙一堂;八方风气之疾,汇通一脉 ,成就卓著。本书共16卷,内容以杂病为主,兼及外感,编纂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证治,并附以验案。其中卷一~卷七为内科,卷八为五官科,卷九为外科,卷十、卷十一上篇为妇科,卷十一下篇、卷十二为小儿科,卷十三~卷十五为专方,卷十六为祖方。先将各种疾病分门别类,再按照具体疾病与证候类型阐述病因病机,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择的对方药,并解说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
张士杰 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针灸学会荣誉理事、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主任医师,因善用太溪穴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故得名 张太溪 。 张老擅长针灸兼通方脉,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遵循《易经》、《老子》、《黄帝内经》等著述,运用阴阳离合、开阉枢等理论,结合临床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思想。
本书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丛书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必读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全书共8卷。主要围绕血证机理、表现、鉴别和治疗进行论述。本书特点有二:一是内容及议论之自多由心得而起,发明医理有自己独特见解。其二是本书体例条分缕析,务精且详。本书问世以来已成为医者治疗血证的必读之书。本次整理新增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系中医临床丛书之一。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所选医籍均为精善底本,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本次修订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更新使用说明等。本书共分五卷,末附一卷。书中明确提出辨证八纲、施治八法理论,并对伤寒及内、外、妇、五官疾病作了系统论述。其论全面中肯,语言简明平易,治法切于实用,故自清代以来,成为初学中医者的之书。本次整理,乃以雍正十年程树滋堂原刻本为底本整理而成,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陈彤云是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自幼随其父著名中医陈树人先生出诊;后在继承哈锐川先生治疗经验的同时,又得到赵炳南先生的指点。她继承发扬了哈老和赵老在中医皮外科领域的丰富经验,对各种皮肤病的治疗颇具效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疾病谱的变化,逐步形成了自己以治疗损容性皮肤病为主的临床特色。
娄绍昆经方系列 是著名经方学者、临床家娄绍昆先生40多年学习、研究《伤寒论》,探研、实践经方的第1手原始资料精选集。 《娄绍昆经方医话》是娄先生针对《伤寒论》、方证辨证以及经方有感而发的短小文稿结集。内容紧贴经方临床实际,简练、实用,观点直白、鲜明,语言朴实、真切,可读性强,启发性大。
恶性肿瘤的治疗是当今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我国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全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且发病率在30岁以后快速升高。郁仁存教授作为首都国医名师,是早期“西学中”的人员之一,长期致力于肿瘤临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丰富,疗效突出。临床中提出了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相结合、祛邪治疗与扶正治疗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阶段治疗与长期维持巩固治疗相结合的肿瘤治疗原则。本书从专病论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经验方及古方应用三方面对郁仁存教授的临证经验进行简要介绍,并由郁仁存教授亲自点评,以更好地体现郁仁存治病思路,促进医学同道的交流学习,推动祖国医学的发展。
《验方新编》为清代鲍相敖纂辑,梅启照增辑。全书共24卷,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所收验方大多简便易求,切于实用。 本书上册为清代鲍相敖纂辑内容,计16卷。卷1~8,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53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9~16,分别论述妇科、儿科、外科、急症、内科诸病等治疗方法及方药。 下册为梅启照增辑内容,计8卷。卷17~19,按人体部位从头到足的顺序,分为40部杂症论述其内外治法。卷20~24,分别介绍妇科、儿科、痧症、骨伤科、痈疽疔疮等病症的治疗方法及方药。书末附咽喉秘集1卷,载咽喉诸疾的辨证治法方药,并附图说明。 本次整理,以清光绪四年(1878)杭州东壁斋24卷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增加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查阅。是中医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特
跟师胡希恕五年多的陈雁黎主任医师,精心整理的胡希恕先生1963年~1965年为实习生讲课所写的《伤寒》《金匮》200余首类方辨析手稿,乃由胡希恕亲撰 方解 附注 ,独具匠心之言。
1.本书由 中医临床丛书 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2.所选医籍,多为医家推崇,尊为经典医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3.所选医籍均为各位专家遴选精善底本,加以严谨校堪,为读者提供精确的原文。4.本次修订拟从开本、装帧形式、用纸方面进行调整,同时针对原书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并改写导言,更新和增加使用说明等。全书共8卷。卷1前列 万金统一述 ,总论天地人、阴阳五行、脏腑功能、主病脉证等。次载药性歌、诸病主药、脏腑、经脉等项目。卷2~8分别论述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病证184种,每病均阐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内容,后附医案。卷末附 云林暇笔 ,载有 医家十要 等,有的版本还附有 龚氏家训 等篇。
本书系我国清代著名医家汪昂搜罗古今名方,精心整理编撰而成,书成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刊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 全书共分3卷,以正方及附方的形式选录古今临床常用方剂700余首,其中正方388首。全书按方剂的功用性质分为补养、涌吐、发表、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等21类。每方除列述方名、说明主治,介绍组成及附方加减之外,并引录各家学说阐明方义。书后附有提供仓促救急之用的 急救良方 及养生参考的 勿药元诠 。
晋献春教授是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三批重庆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本书对晋献春教授用中医方法诊治内科、外科、五官和儿科各类杂病的医案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重点对不寐、眩晕、心水、水肿、痹病、发热等疾病进行论述,每案附有晋献春教授治疗此类疾病的临证感悟和临床经验。本书着力于临床、实用性较强,适用于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相关专业学子阅读参考。
张志远先生,生于1920年,是我国*名中医学者,从医70余年来,躬身教学临床,阅历丰赡,目光如炬,日有所感,夜有所记,现予整理出版,以飨读者。 《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包括据症用药经验、名家经验传真、药物应用经验、名方应用经验、医家流派散论、读《伤寒论》余录、民间秘验方录等部分,文辞畅雅,简洁精当,七百余条,拔新领异,皆系心血结晶,*可珍视,对中医工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
《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中的医案部分是娄先生的亲诊验案,真实自然,四诊合参,尤重腹诊,方证辨证,活用经方,结合专病专方,并配合针灸放血、按摩等外治法,疗效显著。临证心悟平实真切,不落俗套。 医话部分是娄先生针对《伤寒论》、方证辨证以及经方有感而发的短小文稿结集。内容紧贴经方临床实际,简练、实用,观点直白、鲜明,语言朴实、真切,可读性强,启发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