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载药品近1690种,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近年来国内研制、投产或即将投产的新药和制剂(包括新剂型),以及部分进口药品共300余种,删除了少部分非处方用药(OTC)、少用或不用,以及临床认为疗效较差、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200余种。 本版仍采用表格形式,药品名称规范,剂量、用法准确,作用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点详实。突出特点是编排巧妙、栏目清楚、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广大医学、药学、护理工作者的工具书,也可供家庭用药参考。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8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着社会的进步和医药科技的日新月异,医院所用药品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使一线医务人员很难掌握所有药品资料,也不清楚医院现有药品品种。有鉴于此,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组织编写了这本《临床药物速查手册》(第三版),介绍本院现使用的西药、中成药和医院制剂,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药品说明书和其他权威资料,以介绍临床一线日常处方所需要的药品基本信息为主,包括商品名、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和给药说明等项目。书后还附有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峰谷血药浓度范围、常用药物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及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临床药物类工具书,书中所收录药物以西药为主,共收载临床常用药物2223种,药物收载原则以国内外临床*及常用药物为主。全书针对每种药物均列出其中英文通用名、药物别名,并对其药理作用与用途、体内过程、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制剂规格等内容进行详细收录记载。本书药物分类主要根据其药理作用进行划分,药物处方中常用拉丁文缩写、药物剂量单位、不同年龄药物用量计算法、液体疗法中常用溶液所含离子的摩尔数等内容则收录在附录中。书末附有药品中文索引,方便使用者检索。 本书可供临床医护人员、药剂师、患者等在用药时参考查阅。
为给广大药店店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帮助与指导,特撰写此本新颖而实用的工具书。本书主要介绍了药店店员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法律法规知识,并用案例、小链接等生动的形式向店员展示提高工作技巧的经验。本书内容分为职业素养、完美沟通、药店店员促销策略与实战、中药学和药学基础知识、药物应用实用知识、疾病初步诊断及用药知识、药品相关法律知识等。书中所列药物为2009、2010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 本书实用性强,内容全面,可作为药店店员工作手册,也可以作为店员培训之用,同时还可以作为药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使用。本书对提高我国药店店员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搜罗群书,汇常用的600余味中药之名为一书,编著而辞书《中药正别名集》,罗列别名13000条,按药材正名、别名、商品名、混异品名进行了分类,并注明该药的文献出处。本书以药品正名为词目,正列药材名、别名、商品名、炮制品名、混异品名,对各种药材辩识颇清,而又要言不繁。此书一出,中医药工作者争相传阅,尤其是各药店药房人员更奉为至宝,于捡方配药之时,遇有疑难之处,翻阅此书,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中药正别名集》非单纯为集名而集名,其主旨在对于众多的名称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参阅文献2000多种,收录常用或较常用中药613种,集古今文献及市井、民间流传的别名13000多条,系目前同类书籍收集广全者,编排以正名为词目。 本书是一部医药临床、教学科研、药业生产等广大工作者和后学者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本书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中药 471 种,按功效分类,介绍其来源、产地、采收、性状、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用法用量、经典方(包括经方、验方和药膳方)。本书与《国家药典中药识别图鉴》(呈现中药材与饮片)共同填补了药典无彩色照片图之缺憾,是国家药典的图文解读,有助于指导临床和家庭用药。本书重点突出中药的原植物形态,对多来源中药,原则上择药典*来源的原植物作重点阐述,分部位列述其主要识别特征,通俗易懂,辅以多角度大图,图文结合,让专业或非专业读者都能轻松识别中草药。此外,其内容丰富,收载有代表性的经方或验方或药膳方,集认药、用药于一书,实用性强,对读者了解和应用药典常用中药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被称作中国科技的“五大发明”之一。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中药的应用经历了数千年的实践,形成了“理、法、方、药”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因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袤,中药名称则有古今之异、区域之别,或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或彼此混称,或张冠李戴,造成许多混乱,甚至出现医疗事故。为了给中药研究、种植、采制、经销、使用提供翔实可靠的依据,作者参阅了大量古今文献,逐一甄别,去伪存真,编写了这部辞典。该书收编常用中药700余种,收录别名、商品名、处方名2万余个。同时,还分别介绍了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慎忌、用量及注意问题等。书后附有各类名称索引备查。全书共分20篇,计90余万字,是我国部中药名称大典,被誉为“本草新声”。 本书由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卫生部
本《辞典》是一部查检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的综合性工具书,共收载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诊断、内经、伤寒、金匮、温病、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含骨伤科学基础、筋伤学、正骨学、骨病学)、针炙学、推拿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急症学等学科的常用名词术语共5701条。但涉及医史文献的人物、著作、事件不在收词之列。 释文一般先定性后解释,包括拼音、分类、出处、定义、释义。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酌情应用浅近的文言,力求风格统一。一般不引用文献,避免用原文代替释义。所用文字,以通用的规范的简化汉字为准,但个别字因中医学的学科特殊要求,则仍用繁体字。 释义采用叙述体,文内不另标题。一词多义且属不同范畴者,按①、②、③分别叙
为加强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简称药包材)的监督管理,2001年12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将药包材纳入药品监督管理的范畴,明确规定了对药包材的监督管理内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02年起启动了药包材国家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陆续颁布了药包材国家标准。2004年7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局令第13号),对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统一监管,取消了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1号对于药包材实行分类管理的规定,国家制定药包材注册目录,并对目录中的产品实施生产和进口注册管理。为了从事药包材生产、检验、注册、监督等工作的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家对药包材的生产、注册的监督管理法规,药包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药包材国家
中药配伍应用是中医处方的基础,中药鉴别应用是合理正确选药组方的关键,笔者长期从事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于中药配伍和鉴别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书详细介绍了常用的400余味中药的常规临床配伍、鉴别的应用经验,对于提高中医师处方的临床疗效、加深中医药专业学生对药性的认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全书选载当代实用的植物、动物、矿物和菌类中药共530种,分布全国各地。例举汤、饮、散、丸和现代新剂型方剂共1100个。全书20篇,整体结构,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传统功效分项。为突出每味中药功效、主治的重点,故功效分项相对较细,便于临床较准确的集中选药,力求疾病与中药效应相统一,用药少而精,费省效宏、事半功倍。每味中药均按基原品质、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成分药理、现代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方剂举例8个要点叙述。所例举方剂保留了传统的汤、饮、散、丸名称及成人常用药物剂量。对现代改制的诸多新剂型,如片、膏、丹、酒、茶、酊、糕、胶囊、冲剂、水剂、合剂、糖浆、栓剂、擦剂、颗粒剂、注射剂、口服液等共21种剂型。剂型较为齐全,使用极为方便。 相对比较,本书有体例严谨、源流并重、收罗宏富、例举方多、剂
为配合每年一次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应试人员参考,我们组织了具有多年培训经验、全国知名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专家编写了本书。 全书内容紧扣大纲、覆盖全部考点,并力求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每章均分为考点进阶详解、真题模拟与解析两大部分。每本书末都附有三套全真模拟题,以帮助考生迅速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不同国家对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和形式不尽相同,这不利于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亦不利于国际贸易及技术交流,同时还造成生产和科研部门人力、物力的浪费。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洲联盟的前身)、美、日三方政府药品注册部门和药品生产研发部门于1989年起协商成立“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遵循从患者利益出发的原则,尊重科学技术的规律,通过协商对话使三方对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取得了共识,制定出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共同技术文件,并已在三方的药品审评中得到应用。这无疑可促进药品的国际贸易,缩短新药的审批时间,降低新药的研制成本,使新药能及早地用于患者。
本书是从护士使用药物角度撰写的。其内容分为基础篇、药物篇及附录三部分。基础篇,重点阐述了药物及药物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关系。药物篇,主要介绍了临床常用药物及近两年上市的新药,共计800余种。对每一种药物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不良反应及处置等作了详尽的阐述。附录中收载了常用护理药学计算、常用注射剂的合理使用及配伍禁忌、常用粉针剂的溶剂选择及溶解后的稳定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抗感染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等。
为配合每年一次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指导应试人员参考,我们组织了具有多年培训经验、全国知名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辅导专家编写了本书。 全书内容紧扣大纲、覆盖全部考点,并力求简明扼要,层次分明。每章均分为考点进阶详解、真题模拟与解析两大部分。每本书末都附有三套全真模拟题,以帮助考生迅速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考试思路,提高应试能力。
张树林主编的这本《内分泌科医生案头药物速查》尽可能全地收集了目前内分泌科临床上应用的众多药物(包括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药,并根据本专业的临床规律和药物作用特点进行分章节编排,以突出本专业特点,力争做到本专业涉及的药物全。每种药物均按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其他名称、药理作用特点、适应证、用法和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剂型和规格的统一格式进行分项说明。
徐世军主编的这本《基层中医师***药物手册》针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和基层医疗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的现状,根据“辨证论治、个体诊疗、对证用药” 的理念,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为主,共收录530种基层常用中成药,同时附录了200味常用中药性能主治和药理及252种常用西药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便于快速查找。中成药的编写按临床分科分为内科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男科用药、头面五官科用药、皮肤肛肠科用药和骨(外)科用药。每个中成药下设【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特点分析】、【药理作用】、【传统应用】、【现代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板块。书后附录中医病名索引、西医病名索引和方名索引,便于读者快速查找和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