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精油疗法是当前治未病防治中最为推崇的一种自然疗法。2015年理疗级植物精油正式进入国内,目前已经有近百万人在尝试着把精油运用到日常保健与康复理疗中。本书将从中医角度来探视植物精油的应用,试图给精油使用者及爱好者、中医爱好者一个全新的视角。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施今墨对药(第4版)》由老中医施今墨的得意门生吕景山编写,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每对药的组成、药物图像、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为军医版书之一,日本、韩国已先后译成本国文字出版;台湾省已用繁体字出版。《施今墨对药(第4版)》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中草药彩色图谱》遴选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 动物和矿物),涵盖基原识别与中药应用知识,内容涉及药材来源、基原动植物形态、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并配图展示中草药原动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材性状,是一本实用的中草药教学、生产、检验、贸易以及家庭用药参考书。
本书为中成药解读类图书,作者根据多年的学习和研究经验,总结、整理了日常生活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中成药,并对其进行了非常通俗的解读,涉及的中成药包括六味、保和丸、加味保和丸、龙胆泻肝丸、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丁蔻理中丸、香砂六君丸、归脾丸、明目等。解读过程中重点解释了中成药配方组成中各个中药所起的作用,以及配伍后的功效,并对适合的症状和人群给出了建议。最后还提醒广大读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本书按功效进行分类,收载了2000余种临床常用中成药,涉及内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皮肤科等。每种药介绍药物组成、性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规格、注意事项等。注意事项则收载了特殊注意内容,将常规的饮食宜忌、孕妇、老人及小儿用药注意等医务工作者应掌握的内容均省略。书后附有笔画索引和拼音索引,方便快速查阅。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此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400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要,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但由于四言韵语之限,文词偏于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便于读者学习,我社于60年代出版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一书。该书刊行后,深受读者欢迎,已先后修订4版,印行25次,印数近400万册,经久不衰。为了更加适应现代读者需求,原编者北京中医药中药教研室对该书进行了第五版修订。本次修订忠实保存原著歌雇在白话解方面更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一步丰富了药性功效的论述;新增补了常用配伍方法和方、现代药理研究等内容;有的还加了按语,以阐述未尽之理;并对前版中的错误予以纠正,删去前版补入的“中草药”。使本书不仅保留了易记易诵的特点,而且读者一书在手,即可对400味常用中药全
本书收录了我国花类药用本草260多种,每一种花药均按照别名、基原、产地、采收加工、植物形态、花药性状、质量要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应用举例、本草记载的顺序编写。本书配有高清原植物彩图,配图高雅唯美,具有艺术观赏性。该书既可作为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单位、中药相关企业、药品检验鉴定等部门专业人员的参考工具书,亦可供中药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为中草药鉴别类图书,共收集各种常用的中草药约2800余种,以系统顺序排列,内容包括各种中草药的中文名称、别称、拉丁名称、用药部位、功能主治等信息,并给出典型特征生境彩色照片,书后附有中文与拉丁名索引。本书图文并茂,排版紧凑,内容信息去粗取精,关注读者感兴趣的重点内容,图片关注中草药鉴别重点特征,排版页面利用率高,信息量大。本书可以作为工具书,为中医药学院师生,制药领域中药专家,中医领域专家以及对中医药感兴趣的民众收藏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为方剂“葛根汤”的药理研究和临床运用等。葛根汤是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一个经典方剂。本书以葛根汤的临床应用为主线,行文中强调详细分析、应用为主、药病具备。对于葛根汤中每一味中药的古代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都有探讨,而对于葛根汤临床使用病证均从西医、中医不同角度仔细剖析,力求能帮助临床工作者准确识病用方。中西医结合认识,资料全面详实为本书重要特色。本书适合中医医务人员及中医爱好者学习研究使用。
本书全面、系统地收载了700多味、2300余种常见中药材,每个品种均按、非和伪制品进行分列。真伪鉴别要点精准、突出,可靠,共配有3945幅高清度彩色照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读者对照此书,能一目了然地分辨中药材的真伪,实为中药生产、经销、检验、使用、科研、教学和监督管理等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立足于青藏高原红景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回顾红景天的药用历史,综述红景天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外研究成果,同时融入了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红景天积累的经验和数据,编写了这本书。本书包括红景天植物的分布、种类、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药材鉴别、产品开发、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扩展到红景天药材和成方制剂的检测、红景天苷的合成、人工栽培、组织培养、药用和保健食品开发等多种领域,涉及化学、生物、药学等诸多学科,力求对红景天属植物在较高层次上的开发利用提供全面的研究信息和方法。
《中医药书选粹·方药存真:本草名释与传说故事》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药书选粹·方药存真》的一个分册,收录了230多味中药的本草名称和传说故事,每味药分为别名、基原、正名释义、别名释义、推演性能、传说故事等几个部分进行阐述,语言通俗,可读性强。
本书收集治疗妇科疾病的效验良方1500首,包括妇科经、带、胎、产、杂病、前阴病、炎症、肿瘤等多种常见病,所收之方以名医的名方较多,其余则为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有效验方。该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供从事妇科临床科研工作者参阅,也可供患者自疗时参阅。
本书作者本着“削繁存要,择效而辑”原则,编写了《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其中《脾胃病》共收录了18种常见脾胃病的539首成方。其中大部分为丸、散、膏、丹传统剂型,同时还收录了一些现代制剂,如口服液、胶囊、片剂、颗粒剂、饼剂、冲剂等。不但丰富了剂型,还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每方均按“组成、制法、用法、功能、主治、加减、附记”等依次排列,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患者、中医爱好者等广大读者。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 诀)》以临床实用性为原则,收集和整理了近现代中 医临床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其中不乏对一些临床疑 难病症的独特用药体会。所录内容皆属经验之谈,对 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临证用药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中 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寻找中药重剂取效的秘诀)》内容 丰富。实用性强。适于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 校师生阅读参考。本书由陈云志、刘俊主编。
《中草药大典》一原色中草药植物图鉴,本书收载我国所产较为常见的中草药之原植物,其中1000余种。全书文字精练,分类科学,图片清晰真实。中草药以植物基源、原植物、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应用、科别。由十多位专家多年悉,心编写而成。更为可贵的是,该书的植物名及植物拉丁学名,体现的植物分类学成果,对于外开展中药研究交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