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运行和发展中不可替代,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医院药学部门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是医院监督贯彻有关药事法规的重要保障。 《医院药事管理(供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学等专业使用)》共分16章,其中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分别对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念、职责、要求进行了简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为药品采购存储与质量管理、药品调剂管理、静脉用药调配管理、医院制剂管理、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讲解了医疗机构药品从采购、存储、调剂到使用的全部管理内容;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为临床药学方面的
《伤寒杂病率》之方,因其配伍,用药精深,疗效卓著,故称其方为经方。经方之所以能屡屡应期除疾,就在于组方用药能识药用真情,此又非浅闻寡见所能及。本书以仲景组方用药为基本点,深入而详尽地剖析中药用特长,分析药用不离方,以方治病为根据,就方而析药用,发掘并阐述药用功效,使仲景用药真谛能为众人所习用。
《用方临证指要》将中医临证潜方用药,以新的内容、新的方法、新的观念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以新的思路与灵感把《用方临证指要》运用到临床中去。 《用方临证指要》编撰特点是以适应证与代表方为基本点,突出配伍焦点,重视临证访谈,更新方用视点开拓药用研修,追踪医案助读,达到既教人以渔,又授人以鱼的目的。 全书共19章,设用方心法及代表方106个。内容安排是:代表方、组成、用法、治法、适应证、配伍焦点、临证访谈、方用视点、药用研修、医案助读等、、全书思路新颖,重在创新,内容翔实,切合理论指导实际,是中医院校及西医院校学生学习和中医与中西医临床工作者用活方剂治病的用书。
本书为《色谱技术丛书》中的一册,着重介绍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全书共6章,前二章综合介绍药品质量的分析现状与进展及色谱基础知识。以后逐章论述色谱技术在中药、化学药、抗生素和生化药品中的应用,内容涉及药品前处理技术、手性药物拆分、体内药物分析以及联机技术等。本书内容新颖,并列举了药物质控及相关科研中的许多实例。 本书适合于从事色谱技术研究人员和药物分析人员参考,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
《眼病 》作者本着“削繁存要,择效而辑”原则,编写了《中国丸散膏丹方药全书》,其中《眼病》一书共收录17种常见眼病的552首成方。其中大部分为丸、散、膏、丹传统剂型,同时还收录了一些现代制剂,如口服液、胶裘、片剂、颗粒剂、饼剂、冲剂等。不但丰富了剂型,还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每方均按“组成、制法、用法、功能、主治、加减、附记”等依次排列,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本书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生、患者、中医爱好者等广大读者。
《张锡纯医学全书2:中药亲试记》有创新特点: 个特点:将卷佚浩繁、广博厚重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全书,进行分门别类,按册出版,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张锡纯在世之时,考虑到其所有著作卷佚浩繁,超过一百万字,于是张锡纯本人将其医著系列分为“处方、药物、医论、医案、伤寒”五个分册,以方便读者阅读。而目前所出版的张锡纯著作,多为将著作汇为一册的厚重开本。所以,本次分卷出版恢复张锡纯生前对其医著的分册原旨,将《医学衷中参西录》系列医著分为五册:处方篇(即《屡试屡效方》)、药物篇(即《中药亲试记》)、医论篇(即《中医论说集》)、医案篇(即《医案讲习录》)、伤寒篇(即《伤寒论讲义》)。 第二个特点:对张锡纯原著中前后章节错乱的地方予以“重新编辑”。
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比较广泛存在的化学成分,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生化活性,因此引起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兴趣和注意。芦丁在药用上,从1936年SzelltGyorgylA发现它能增加毛细血管的坚韧性,防治老年人毛细血管脆性等心血管疾病方面,已经应用70多年了,现在仍然起着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学者在植物药研究中,发现许多黄酮类化合物是该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如黄芩、葛根、知母、满山红、映山红、照山白、石苇、石吊兰及白毛夏枯草等黄酮类成分。
本书从生物类似药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谈起,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生物类似药从研发到上市应用的全过程及相关事项。本书的撰写基于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对生物类似药监管的关键要素进行调研、专题研讨、形成研究报告以及提出完善建议。本书分为生物类似药概述、开发与市场、研发与评价、生产与质控、审评与审批、临床使用、药物警戒、市场准入等十个章节,力图广泛提升制药企业、医生、支付方、患者以及公众对生物类似药的认知与关注,进而提升生物类似药的可及性,满足临床用药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110个生病“小人儿”| 76个高频考点| 58个洗脑式口诀主要内容:本书共分为呼吸、循环、消化、血液、心血管、泌尿、风湿7个系统,以执业(助理)医师考点为基础,以漫画形式,将临床医学中的复杂、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帮助医学入门者快速记忆知识难点,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同时,也能启发读者运用类似方法学习其他的学科;内容版块:漫画、临床表现、病因、病理类型、机制、体征、学姐敲黑板、学姐叨叨等
日人渡边熙氏说:“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中药的药量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居住的地域、气候和选用的方剂、药物等进行考虑的。由于使用的目的不同,用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 中药用量的决定,要从多方面来考虑,要它发挥新的作用或起到特定的疗效时,就必须突破常用剂量,打破顾虑,才能达到目的。如益母草用作“调经活血”时,其用量一般为9~15g,倘作“利水消肿”之用,则需大剂量,始能奏效,因为“矢虽中的”而“力不及彀”,即“药虽对证”而“用量不足”,往往不见效果。而利尿作用,一般每日用30~45g尚不见效,嗣后加至60~75g始奏明显之效;90~120g,其效更佳。孙台石在《简明医彀》说:“凡治法
《四物汤》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理论研究部分介绍了四物汤的来源、组成、功效主治、衍生方等;中篇临床研究部分介绍了四物汤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下篇实验研究部分系统总结了四物汤在制剂与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四物汤》内容丰富,侧重于临床,适合于广大中医、中药专业临床及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全球每年要消耗阿司匹林两千亿片以上。它的适用范围,从最初的治疗头疼脑热、风湿痛,逐步扩大到预防心肌梗死、中风和一部分癌症,以及防治老年性痴呆和牙周疾病。 本书对阿司匹林起伏跌宕的历史,从古代埃及这一起始点谈起,一直到医学进入21世纪,其中又以19世纪末的工业开发、1918年的流感大爆发,以及以拜耳公司为代表的大医药公司的强力发展为主线。 读者在书中会接触到印地安纳·琼斯式的美国冒险人物、英国小镇的基督教牧师、被驱赶出历史的犹太裔科学家、澳大利亚药剂师和新西兰的广告圣手等诸多人物;更能听到几桩深刻揭示出医药与市场紧密关联的故事——拜耳公司及其专利,为推介阿司匹林而在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南美多个国家进行的商业大战,这一药品在“第三帝国”时期的法本公司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第二次世
本书共分为10章,包括靠前章变革中迎接机遇,发展中应对挑战;第二章中药资源普查;第三章中药资源质量与安全性;第四章资源的价格;第五章中药资源的产量;第六章中药资源的靠前贸易;第七章中药资源的产业发展;第八章中药资源的保护;第九章中药资源的热点问题;第十章各省中药资源评述。系统论述了中国中药资源2017年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2)》以实用为宗旨,故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兼收并蓄,并取图文对照形式编排。全书共收载中草药720余种,彩图730余幅,分三册出版。册收录207种,以华南地区常用中药为主,其中相当部分为该地区习惯用药,故有一定的地区特色。第二册收录230种,全为植物药,主要是我国南部、东部和中部疗效较确切的民间草药和部分中药,故该册对热心研究民间草药的人士特别有用。第三册收录280种,其中动物药约80种,矿物药约40种,并于植物药中选收我国产名贵中药近20种以及部分进中药材。这些内容在通常所见普及性中草药书藉中尚不多见,故可补其不足。
《中草药彩色图谱》遴选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 动物和矿物),涵盖基原识别与中药应用知识,内容涉及药材来源、基原动植物形态、采制、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并配图展示中草药原动植物形态特征及药材性状,是一本实用的中草药教学、生产、检验、贸易以及家庭用药参考书。
《内科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手册(住院医师版)》分13篇,161章,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编写了涵盖:急救及生物、物理、化学性损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神经系统疾病等370余种病。每种疾病主要围绕四方面撰写:诊断要点、常用治疗策略、用药指导和主要药物注意事项,供在临床诊治疾病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