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的修订工作继承三十年传统,坚持一贯原则,在第五版的基础上对全书内容进行修改、充实和完善。本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含医师、护士、医技三个分册)特点如下:1.坚持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的“三基”原则,保持“三基”系列图书知识框架;体现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和保健医学地融为一体;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文医学与临床医学并重。2.根据新版医学本科规划教材,查阅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白皮书”,参考医学本科专业培养大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等,力争使修订工作达到“夯实基础”和“补充前沿”的目的要求。3.基础医学尤其生理学、病理生理和生物化学等学科发展快、进展多,甚至某些方面颠覆了学科既往认知。此次修订秉承“为临床医学服务的
主要内容:1.急诊医学和急诊护理总论与服务体系;2.急诊预检分诊;3.临床理论与实践,包括常见危重症、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4.灾难管理;5.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6.急诊特殊人群的管理;7.安宁疗护;8.急诊专科技能与操作;9.急诊各种抢救仪器、药品的管理;10.急诊科的感染预防与职业防护;11.急诊专科相关新指南新进展;;12.急诊应急管理;13.急诊风险管理;14.急诊持续质量管理;15.急诊资质教育管理
《肝病用药十讲》是论述肝病用药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列十个专题,对肝病用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有关理论探讨、原则方法、经验总结、常见肝病用药、常用中药选介及现代研究等,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并通过验案介绍和临床总结展示了个人的用药经验,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切合临床实用,是肝病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之参考书。
本书是一部纪实性专著,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组织实施的旨在推进新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的“1035工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1035工程”是为适应知识产权保护的新形势,提高我国自主创制新药的综合实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初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从新药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各环节和各学科配套的、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加速我国自主研制新药的进程,于1996—2000年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全书共分8篇,分别是战略篇、药物篇、平台篇、产业篇、国际合作篇、人才团队篇、药事药政篇、启示展望篇,总21章。本书对“1035工程”组织实施的时代背景、战略部署、目标任务、组织实施与管理、主要成果等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并对其历史贡献和意义、组织实施经验与启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我国新
《连锁药店执业药师基础训练手册》旨在提升连锁药店执业药师的执业能力、用药安全管理能力、顾客专业服务水平。本手册围绕连锁药店执业药师在零售药店的业务活动,包括处方调剂、用药指导、药物治疗管理、慢病管理、药事照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健康宣教等,分为绪论篇、药品和药品管理篇、基础理论篇、商品基础知识篇、常见疾病与药物治疗篇。绪论篇分述执业药师的定义与岗位设置,执业药师业务规范,执业药师与药学服务,药房形象管理,公关及礼仪服务;药品和药品管理篇包含药品的含义及其剂型,药品的分类,假药和劣药的区别,药品管理和供应,处方调剂,用药安全;基础理论篇叙述了药物治疗基础知识,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药学基础,药物的储存与养护等内容;商品基础知识篇包含西药20个类别,中药饮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机构授予当代30名著名中医师“国医大师”光荣称号。《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编入的邓铁涛、路志正、何任、周仲瑛等几十位中医临床大家,都是享有盛誉的国医大师。《“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大师李济仁经验良方赏析》汇集了国医大师李济仁先生43种常用的临床经验良方,由中医科学院等多单位高年资的学者专家列出功用、适应证,还从解读和赏析的角度精选了李济仁先生的部分临证心得并做了阐发和提示,力求能够体现其临床用方特点及辨证思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医大师经验良方赏析丛书:国医大师李济仁经验良方赏析》是对珍贵中医资料整理、研究的结晶,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供中医师、中医从业人员、中医院校学生和广大中医爱好者研究、选用。
全书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以及培养。第二部分是儿科临床药师岗位要求及培养目标,按不同专业常见疾病制定药物治疗和药学监护要点。第三部分是儿科临床药师的能级体系建立。第四部分是儿科临床药师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 本书从儿科临床药师技能培养、能级设定到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设计儿科临床药师的培养与考核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儿科临床药师考核体系已经在新华医院实践了多年,实际证明该套管理方法科学、高效、易行,对儿科临床药师人才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药饮片用量标准研究》以临床处方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为主体,探讨制定中药饮片用量标准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参合医家论述、典型医案、中药化学、药理毒理等研究进行综合评述,提出中药饮片用量建议标准。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介绍中药饮片用量的研究背景和必要性,并阐述中药饮片用量的调查及其数据分析,探讨中药饮片用量标准的初步制定方法;各论针对临床实际用量与药典规定用量出入较大的中药品种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建议的临床质量。《中药饮片用量标准研究》供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及医院药房等相关人员参考。
《中医常见病证明用药举要》是一部研究中医临床用药的专著。书中介绍了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证50种,每种病证列举了临床常见中药10余味,立足临床,注重实用。重点介绍了药物性能特长,明确临床用药指征,突出辨证(病)用药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可供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参考,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由从事多年肿瘤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近期新的理念、政策和指南精心编写而成,将肿瘤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以问答形式呈现,涵盖了肿瘤预防、化疗职业防护、化疗安全管理、分子靶向治疗安全管理、免疫治疗安全管理、内分泌治疗安全管理、静脉管理、放疗护理、介入治疗护理、症状管理、并发症管理、围手术期护理、营养支持、造口护理、皮肤管理、肿瘤急症护理、终末期护理、对主要照顾者的支持、临床试验、护士的压力管理等二十篇,内容丰富、形式直观、具体实用。本书不仅适用于肿瘤科护士,同样适用于为肿瘤患者提供照护的护理人员。
本书内容涵盖了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近几年研制生产的抗肿瘤新药,分为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7章)、影响体内平衡的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生物反应调节剂、防癌变及促分化药、核素治疗药、肿瘤治疗辅助用药、及常见肿瘤化疗方案,共15章,收载西药和共计1300多余种。本书参考了大量外文献,每一药品收载了通用名称及较常见的其他名称、结构式、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制剂规格及贮藏等内容,书末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常见肿瘤的化疗方案,并附有药名中、英文索引。本书内容翔实,方便实用,为肿瘤临床医师、药学工作者、护理人员及医药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钟赣生教授主编,包括总论和各论,共28章。内容主要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总论1-7章,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方法。各论8-28章,分类以图表形式介绍了不同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章末则为各类中药功用归纳小结、功效及主治病证背记表。本书主要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收录目前市场供应的临床常用药物1600余种,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和近年上市的新药物,能全面反映临床用药和药品研发的信息。书中按应用解剖系统和临床科室分类,以药品通用名称制剂为纲目,详细介绍每种药品包括复方制剂的常用商品名、作用与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制剂规格。书中设药名中文名称双字轮排及英文索引,提供多种检索人口。可快速检索到所需药品信息,是临床医生、药师的奸帮手。
作为一门日益发展的传统和边缘学科,胶体与界面现象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物理化学的范围,渗透到医药学、生物学、材料科学、食品工程、石油开采等众多领域。《应用胶体科学系列》旨在系统总结胶体科学对诸多学科发展的推动及应用的前景,内容组织上强调以相关基础理论为铺垫,突出技术应用。本书是《应用胶体科学系列》的一个分册,介绍与药学直接相关的胶体化学基础理论以及胶体化学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概况。作者在整理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生课程“物理药学”讲义的基础上,吸纳多年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素材,将胶体化学的基本原理与药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帮助药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方便地运用胶体科学知识,进而促进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本书适合用作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本科生的物理药学、胶体化学、表面
本书是国家精品课程主讲,由国家精品课程“中药鉴定学”课程负责人、黑龙江中医药王喜军教授担任主编,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从事中药鉴定教学与科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而成。本书分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共19章。总论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内涵及任务,中药鉴定学的方法,将传统的鉴定融合于中药的真实性鉴定、中药的有效性鉴定及中药的安全性鉴定等内容之中,并将现代数码成像技术、指纹图谱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及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用于中药的鉴定。各论选取100余种常用中药作为重点示范讲解,配以大量珍贵的中药材原色图片,图文并茂,详细介绍药材的基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成分、理化鉴别、功效、应用及现代研究。同时,收载其他中药150余种,重点叙述其来源、药用部位、主要成分及功能主治。附录中收集常用中药的理化鉴别实验
《血证秘验方》分十二章,章中分节,凡四十二病,集一千零四十五方(法)。编写体例,采用以病统方,每方下分功能主治、药物组成、辨证加减、使用方法、临床疗效、说明、处方来源七栏。选方原则以杂志报道为主,具方、药、效、验特点。如原资料中有药无方名者,或几个方名相同者,编者根据用药、作用予以补充或调整其方名,并以“△’表示。全书统一使用公制计量单位,凡无法折算者,仍守原义,如:“蜈蚣1条’等。
我国中药企业距世界发达 医药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提高中药企业的管理效率及竞争力,为中药企业制定管理及竞争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部分上市中药企业与化药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构建上市中药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技术(TOPSIS)和灰色关联技术等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形成对上市中药企业绩效与竞争力的评价思路,并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将该指标体系运用于上市中药企业管理效率及竞争力的测度,对上市中药企业与化药企业进行绩效与竞争力的评价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