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是以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针灸 焠刺 (火针)的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而改进的一种针刺方法,对经络学说的探讨、针麻原理的研究、针刺手法的改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扩大针灸的治疗病种都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深受患者的欢迎。 为了临床、教学及科研的需要,《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作者将多年的临床、教学、科研经验总结出来,编著成《电热针临床应用指南(汉英对照)》,以便电热针疗法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随着口腔医学的飞速发展,口腔专科器械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各类精密器械设备也随之增加。口腔器械大多内部结构复杂、腔隙多,使用、维护或消毒灭菌不当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口腔临床工作人员和学生迫切需要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的口腔专科器械设备指导书籍。目前国内暂时没有此类教材,因此,本书的编写将填补这一空白。 本书将结合百年华西口腔护理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总结,对口腔器械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维护方法、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及消毒灭菌危险度分级进行详细的介绍。口腔医护人员和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口腔器械设备,杜绝因维护或消毒灭菌不当而造成交叉感染,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本书对口腔临床医护工作者和医学生而言是实用性极强的指导用书,具有非常强的阅读性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药常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如查检各类字、词;查检中医药专用词语;查检中医经典词句出处及词义;查检中医人物及医学史事;查检中医药古籍书目;利用中医药书目、索引、年鉴、工具书指南;利用中医药学的图录等。本书还介绍了中医药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如查检中医药古籍、中药、方剂、中医药期刊论文等。本书还收录了汉至清历代纪元暨帝讳简表,方便中医古籍版本鉴定与中医文献研究。
本书为 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 丛书之一,旨在记录中国心身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以期对该专业后续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集全国心身医学同道之力,秉持*前沿、*客观、*实用的理念,旨在为心身医学同道系统化了解心身医学前沿进展及*成果提供简便、客观的途径,引领我国心身医学的发展方向。编者收集了近1年来的心身医学在心身相关障碍的分类、心身医学评估研究、心身疾病研究、药物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研究、物理治疗研究、中医心身研究及科研等心身医学各个领域的*前沿的学术动向,紧密围绕心身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焦点、难点问题展开阐述。本书具有学术引领性和规范性,是心身医学同道的案头经典著作,可作为心身医学专业医疗、护理从业者,实习医师及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包括危重症各个领域相关的循证知识,包括成人及儿童危重症、神经危重症、心脏危重症、移植/烧伤及新生儿危重症等。加入“ECMO与心室辅助装置”相关内容,针对肥胖患者及老年危重症患者中的特殊问题进行详细描述。本书设计简洁,配有大量的图和表格,便于读者快速查阅重要信息。
《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典》(上、下卷)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等科研成果编撰而成。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总论”讲述中国药用动物的应用历史与特点、分类分布、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驯养技术以及常见的鉴别名词术语;第二部分“各论”为全书的核心内容,收载常用药用动物567种,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开论述,每一个药用动物均有其外观形态的高清彩色照片,还力争提供其药材、饮片图,并附有文字说明,内容包括来源、鉴别特征 、生境分布、采制、分子生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主治、用量用法、评述等,内容详实,重点突出;第三部分“附录”主要收录相关的规范文件,记述主要参考文献、索引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集原动物、动物药
《中国非处方药物年鉴》自2001年4月份开始编辑,历时两年左右,于2003年4月份出版。《中国非处方药物年鉴》共分十个部分和一个附录。部分是历史沿革,第二部分是推动药品分类管理体制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第三部分是药品分类管理的法规建设,第四部分是药品分类管理相关法规及文件,第五部分是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第六部分是药品流通领域推行药品分类管理的进展,第七部分是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推广,第八部分是药品分类管理的重大活动,第九部分是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医药卫生界人士,第十部分是国际交流。
本书为上海善小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对边远、特困地区的乡村医生免费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教材。本书简略介绍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与体质辨识的方法;围绕中医药的特色优势重点讲授了适用于乡村实际的中医适宜技术与临床实用技能操作;选择乡村常见、多发、中医药治疗效果好的病种,以理论为辅,操作为主,使用乡村常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突出 简、便、廉、验 的优势。旨在使乡村医生经过培训,能够简单运用中医药技能处理乡村常见病和多发病。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历代中医药文献概况的中医书目辞典,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20世纪末的中医药书目23000余种,堪答医籍辞书之。每书目下,扼要介绍了卷册数、著作者、成书或刊行年代、流传沿革、内容提要、学术特点或价值、出版单们、版本存佚情况、藏书单位等项,内容全面丰富。书末附有书名索引和作者名索引,查阅使用极为方便。
本书收录中国中成药药品1412种。每种中成药设有名称,汉语拼音文字名称,处方,功能主治和注意五个栏目,按中文原意进行英译。本书基本涵盖了内、外、妇、儿科常见病治疗的常用中成药。编写目的是方便国外读者了解相关中成药的信息,如组方的药物内容和使用范围等;在国内则为制药厂家编写出口中成药资料或说明书时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中成药制药厂家的外贸部门,技术部门,宣传广告部门和中医药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辞典根据国家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术语国家标准的选词和定义及其英文版的翻译原则、方法和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颁布的《西太区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WHO Internatio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颁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 Chinese-English Basic Nomenclature of Chinese Medicine)、世界卫生组织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第11版第23章ICTM(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术语组的工作和中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ICTM的推荐方案,对2875条涉及治则、治法、证候与疾病名称的中医临床术语和317条同义词及其定义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英语翻译,可供国内外中医院校的师生、临床工作者、翻译者和研究者使用。
对学术进展的选条,密切追踪各学科重大项目的连续性报道。如基础性研究条目突出反映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实验研究,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各科栏目,重点反映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疾病的治疗特色和用药经验。本卷《年鉴》引用公开发表中医药期刊杂志,含国家 973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资助项目的论文6300篇.
本书为了规范法医学科术语名词及其英汉表述,取词出自科技期刊、鉴定文书、教科书中常用名词,参考了《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MeSH)、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Pubmed等国内外认可的标准体系,从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整理归纳了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遗传学、法医毒化学及法医精神病学5个主要分支学科的术语名词及其英文表述,以望规范我国法医学名词术语的统一。
生物靶向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研究前沿的领域,本书的出版也将有助于该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本书应用于临床,将为哮喘生物靶向治疗在临床的规范应用提供指导,有助于降低哮喘对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对经济发展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全书共分为21个部分,共计87章,包括表格256个,流程图122个,图片47幅,知识框2个。主要内容包括休克管理、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电解质异常、酸碱平衡异常、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疾病、体温调节、中毒、感染性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产科与妇科、手术相关问题、营养、操作相关问题、临终关怀等。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2016》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具体组织编写的资料性工具书。全书分为 专论 校院长论坛 学术进展 记事 索引 等几个部分,全面反映了2015年度全国中医药发展的学术动态、业界大事及新理论、临床研究成果,是中医药专业学习者、从业者重要的参考书。附光盘一张,包含 2015年新订中医药规范、原则、标准 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2015年中医药科研获奖项目 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