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论述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花甲虫分类和访花甲虫与有花植物互惠共生关系的专著。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讨论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花甲虫的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动态、访花甲虫-有花植物网络结构特征等。下篇主要介绍了访花甲虫分类,编制了各访花甲虫类群的分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详细描述了各访花甲虫物种的形态特征和访花习性等。配有访花甲虫标本照片和大量访花甲虫的访花生态照片。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工具书使用。读者对象:昆虫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学生。
本书是一本论述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花甲虫分类和访花甲虫与有花植物互惠共生关系的专著。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讨论了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访花甲虫的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动态、访花甲虫-有花植物网络结构特征等。下篇主要介绍了访花甲虫分类,编制了各访花甲虫类群的分科、分属和分种检索表,详细描述了各访花甲虫物种的形态特征和访花习性等。配有访花甲虫标本照片和大量访花甲虫的访花生态照片。本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工具书使用。读者对象:昆虫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学生。
蚂蚁是一类高度进化的社会性昆虫。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对蚂蚁进行科学的分类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和20世纪前30年,我国的蚁科昆虫分类研究工作多是国外学者报道,西方蚁类学家相继报道过我国沿海和北方局部地区的蚂蚁,至1930年,Wheeler记述了我国已知蚂蚁7亚种,58属,138种。1982年以来,学者唐觉、吴坚、徐正会、周善义等从全国范围作了一些系统分类研究,但广大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系尚不清楚,其中湖北省的蚁科昆虫仅记述42种,且无人对其区系和分类进行系统研究,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开展了湖北省蚁科昆虫的区系和分类研究工作。
这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物种;这是一种美丽与速度共存的精灵:这是一种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动物,它就是蜻蜓。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它们就飞翔于天际。它的飞行能力在昆虫界无以匹敌。它生活的环境多样,遍及大地。在海南岛的无数大川小溪、湖沼湿地中,多元化的淡水生境孕育了165种蜻蜓,其中有22种属于海南岛独有。《蜻蟌之地海南蜻蜓图鉴》展现了海南岛常见蜻蜓的形态、习性和特色。
本书通过细致的彩色铅笔画展示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鸣虫,借助鸣虫声还原大自然的多样声景。读者可以通过精简、清晰的图鉴认识各类鸣虫,也可以跟随跨页的微缩景观追寻它们的踪迹。让我们开启自然观察中的听觉维度:在聆听虫鸣的风雅之中,体察更广域的大千世界。
昆虫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昆虫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从事昆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本书对昆虫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著者结合教学、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借鉴了昆虫学研究中外农林院校一些实验的优点,参考了近年来外相关专业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旨在满足当前昆虫专业教学的需要,同时为各校昆虫生化与分子学同行,提供一些常规的研究方法和参考资料。本书包括昆虫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基础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基本技能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昆虫蛋白质含量测定、糖类和氨基酸物质检测与分析、脂类物质检测与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酶学实验技术、核酸的分离与纯化、基因克隆、表达与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