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87502097967 书名:明代特务政治 定价:99.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清代两淮盐引案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由孙绍文著
本书近百年的断代,以作者卒年为准。有时为叙述方便起见,其卒年不在百年范围内者,亦加略述,但以超过不远为限。 本书有时为方便于叙述起见,一书或同见于两节中,如傅乐焕先生的《宋辽聘使表》,既见于断代史研究节中,复见于旧形式的撰述节中。 本书有三编,代表了三个部分,主要描述民国史学由旧转新的过程。在顾颉刚看来,传统史学中有不少有益的成分,为新史学的成就起了一种铺垫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他把新史学的成功,主要归之于新史料的开发,这自然包括那时对文献史料的考订与批判,而“古史辨”之功劳独大。本书既然是以《当代中国史学》为题,自然必须有一种包容一切、兼顾大家的态度,将这些不同的派别一一作评。 本书既然是名家名作,因此在出版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它也成为史学史与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史料。
本书是关于研究“史家史籍史学”的研究专著,具体包括了:《唐前五代史和五代史志》、《试论中国古代史学史分期问题》、《要给学案体以应有的历史地位》、《阅读古籍应当注意选择版本》、《章学诚与浙东史学》、《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等文章。
本书根据方壮猷在武汉大学历史系讲授中国史学史之讲录简编而成,同时参考了孙秉莹(季明)、解毓才(冠三)诸生之听课笔记,成书于1943年。1944年邓广铭(恭三)作“序”并将其推荐给中国文化服务社的“青年文库”丛书,1947年在上海出版。邓序说,该书“以史体为经,时次为纬,条析绳贯,区为章节,各章后又附后人考校、注释、订补诸作。汇万殊于一编,驭繁碎于简要”。《中国史学概要》依史体分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制度文物史、方志与家谱等七章,为治国史者提供了入门之津梁。 有学者指出:“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探讨史学的起源和发展,此以方壮猷《中国史学概要》为代表”(《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8期),认为此书是20世纪上半叶有代表性的中国史学史著作之一。
19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我们谨以《史学概论》,作为对这位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纪念。在五十年代,同志们在一起谈天,提起史学概论来,都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写这么一本书;同时也认为,在高等学校历史系应该开设这门课程。至于《史学概论》应该怎么写,这门课程应该讲些什么,大家一时想不出办法来。一年一年过去了,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认真讨论过。后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开了这门课程,主要讲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但我并不认为这种讲法是对的。因为我觉得,如果只讲历史唯物主义,这门课就应该叫历史唯物主义,不应该叫史学概论。我为这个课程内容问题,多年来一直感到不安。去年,因为《史学史研究》季刊的需要,我每一季度撰写一篇文章,交它发表,总题目是《谈史学遗产答客问》。在酝酿这四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