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史:历史学的“文化转向”》分为新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新文化史家与新文化史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三个维度的转向;转向:1980年代;新文化史的三个理论来源;微观史学与新文化史;精彩纷呈的文化史;彼得·伯克与新文化史;林·亨特与新文化史;娜塔莉·泽蒙·戴维斯与新文化史;罗伯特·达恩顿与新文化史;罗杰·夏蒂埃与新文化史等。
《黄埔军校年谱长编》带你用黄埔军校5.8万名毕业生的经历和视角重新、全面的认识当时的黄埔军校,首次披露蒋介石在黄埔军校的大量讲话和活动资料。 《黄埔军校年谱长编》在黄埔军校同学会历年积累、黄埔军校研究专家陈宇穷30年收集整理基础上完成,系统梳理了黄埔军校波澜壮阔的历史,史料详实,脉络清晰。这是海峡两岸第一部贯通黄埔军校全史的力作,完整记录了黄埔军校在广州、南京、成都、凤山各个时期的重要轨迹,详尽记述了军校创办、发展、荣膺世界籍名校的历史传奇。全书以1924年-1949年间黄埔军校本校历年事件为主体,同时前缀1911-1923年的“前期筹备时期”,同时以附录的形式补充了1950年之后在台的“凤山军校时期”的材料。全书体例,采取逐年、月、日排序纪事,部分条目根据叙事需要采用纪事本末体。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史料,详述
《历史哲学教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著作,它的出版不仅在当时标志着我国史学理论达到新水平,而且在它出版之后整整半个多世纪中,也是少见的历史哲学专著。当然,和其他学术著作一样,作为写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尚处在开创时期)的论著,《历史哲学教程》难免带有某些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局限性,我们不应苛求于前人,而且作者本人在以后的著作中也作了修正和发展。
《历史教材学和史学论丛土城集》分三部分,历史教材学概说、中国古代史论丛、专题探究、地域谱牒文化拾零。内容包括:历史教材学的研究范围、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裁、历史教科书编写原则等。